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本书献给为中华复兴、实业强国目标而奋斗的质量工作者。

2021年,中国人均GDP达到1.25万美元,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同时也落入“中等收入陷阱”。2022年,我国的支柱性产业房地产经济大幅缩水近30%,经济的边际效应在大大降低。于是,严峻的经济形势叠加疫情的影响,使得1000万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可见,靠传统模式拉动经济增长的方法已难以为继,中国经济转型迫在眉睫。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向创新要动力。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需要深入实施提升创新能力和效率战略,全面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将中国建成世界强国奠定基础。在短视频、快餐文化流行的当下,我国的质量发展理论已远远落后于时代,因此迫切需要新的体系化的理论作为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笔者有幸在华为工作17年,其中13年从事研发质量工作。这期间,经历了华为大大小小的流程变革近10次,深度辅导了近100个研发项目,挖掘了近300个优秀实践,从领域质量专家成长为体系级质量专家。

笔者在2012年做Discipline流程变革经理时曾定下目标:“华为拥有世界最大的硬件研发团队,也必须要拥有世界一流的硬件质量体系。”2018年12月,华为硬件敏捷流程变革成功结项,算是圆了笔者的心愿。

2012年,华为的产品研发处在危险边缘,终端手机被刚成立两年的小米挤压得没有立足之地。华为无线产品连续9年亏损,华为云相比同期启动的阿里云毫无存在感,引入的敏捷软件犹如在“裸奔”,一级事故频发,引起客户严重不满,因此2012年被定为“华为质量年”。面对危机,突破集成产品开发(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IPD)流程束缚并探索出未来研发流程架构,是华为发展的关键。

华为多年的商业模式是卖硬件送软件,硬件研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在商业上的成功。鉴于此,硬件质量承担了华为未来流程架构的探索任务。而笔者有幸作为Discipline流程变革经理主导了整个探索过程,新的流程架构在网络、能源、IT、终端、企业网、无线六大产品线同步试点,实现6个版本40个单板开发的一次性成功。

Discipline流程变革彻底颠覆了IPD瀑布架构,第一次以开放式场景设计流程;第一次将硬件、软件、芯片、装备、测试等以领域流程集成;第一次将优秀实践、质量标准写入进入流程;第一次将“软件敏捷”正式导入流程;第一次实现从规划、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到产品维护的系统性集成;第一次规范产品线流程定制入口。该项目于2013年年底顺利结项。

2014年华为步入发展的快车道,旗舰手机的研发周期从15个月降到8个月,同年推出Mate 7后引爆手机市场;无线产品线成立9年后利润大幅上升;能源产品线成立仅一年利润就成为世界第一;新产品质量迅速提升且多年未出现一级事故。

笔者于2016年深入参与硬件流程变革。作为总架构师,笔者推动了硬件敏捷流程变革的立项,并提出“5—4—3—2”硬件敏捷模型全面推广,让华为大硬件协作更上一层楼。其中,笔者辅导的5G产品从芯片立项到客户测试仅用了11个月。2018年5G产品获得巴展金奖,相比欧美顶级企业30个月的周期,超强的产品研发能力让华为站在世界之巅。据华为销售数据显示,华为销售额从2013年的2390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85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4%。

从2008年开始,笔者潜心研究了大量古今中外质量文献和案例。10多年来笔者一直有一个强烈的冲动,就是想把自己多年的思考和经验总结出来。2019年我从华为退休后,历时3年将自己的经验和想法进行了系统性总结。如今书稿完成,但鉴于笔者水平有限,再加上时间仓促,本书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望读者指正。

冉好思
2022年11月11日 OIZoZ2AfIz1MDXqFg7JqzAEH+4G5Mu8WXwo/H8JJ530L/kb3AiT/FzJVvqPmzVR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