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产品质量模型

在2013年微软收购诺基亚的会议上,诺基亚董事长约玛·奥利拉含泪说出了一句话:“我们几乎没有做错什么,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却输了。”

诺基亚真的没有犯错吗?

(一)重新认识商品价值

2007年1月9日,乔布斯发布了第一款智能手机iPhone。随后iPhone引起手机霸主诺基亚高管的集体嘲笑,对可以砸核桃的诺基亚手机而言,没有按键、跌落就破屏的苹果手机只是一个笑话而已。

好像一切都按诺基亚高管预料的一样在发展,2007年的手机“机皇”依然是诺基亚N95,2008年诺基亚全球占有率居然冲到历史最高的40%。但2009年诺基亚开始出现大幅度滞销,到了2012年市场份额只占6.4%。诺基亚也出现了30亿欧元的亏损,最终,2013年诺基亚以72亿美元把手机业务低价卖给微软。

诺基亚手机的质量是毋庸置疑的。一次笔者失手把诺基亚手机从三楼的高度跌落到水泥地上。捡起散落的手机部件重新装好后,除了外表有点划伤外,其他的功能一点没有受损,从此笔者就成为诺基亚的忠实粉丝。可见,在消费者心中能砸核桃的诺基亚手机就是高质量的代名词。

在乔布斯时代,苹果每年只发布一种型号的手机,而诺基亚每年要推出30多种型号的手机。从研发效率来看,诺基亚无疑是世界上一流的手机企业,但2012年30多种型号的手机的总销量还不及苹果一个型号销量的三分之一。

成本控制是诺基亚引以为豪的核心竞争力。诺基亚的手机器件归一化是世界上控制最好的,所有的手机只需要800个共有器件。这样对每个器件就有海量的订购量,所有供应商都会给诺基亚最低的价格、最优先的供货权和最高的质量。

(二)诺基亚手机的败因是失去价值

在我读大学期间,有一个学霸大学四年都是年级第一名。后来保送研究生,毕业后在北京诺基亚公司工作,在诺基亚手机业务卖给微软后去了微软。

大学同学聚会时和学霸谈到微软处理诺基亚手机的事情,学霸介绍说,所有诺基亚手机全部以200元处理,包括之前售价几千元的诺基亚旗舰手机,但并没有出现哄抢,还有很多手机没处理掉。

为何价值几千元的手机在2013年只能以200元被处理还无人问津?同年,售价5000元的苹果手机iPhone 5S在发布首周销量就达到了900万部。从客户的选择可以看出,质量(可靠性)和价格不再作为购买商品的首选标准。那么,什么是客户的首选标准呢?

客户选择商品首先考虑的是商品的价值,自从乔布斯推出了苹果手机后,手机的价值就被重新定义。像诺基亚N95在苹果新机推出后,从土豪标配逐步成为老年专用功能机。使用苹果则被作为成功人士的象征,虽然价格不菲,但还是让全球用户趋之若鹜。

(三)产品的质量模型——价值、质量(可靠性)、成本、效率

诺基亚的高管是在用“刻舟求剑”的静态思维来判断动态的世界,其错误在于诺基亚手机失去了在客户心中的价值。价值越高客户购买的动力就越大,而价值越低客户购买的动力就会越小,因此,商品的价值才是其最核心的要素。

成功的产品必定是价值优先,质量(可靠性)为本,效率领先,成本平衡,缺任何一个维度都会是失败的商品,价值体现了商品的功能和性能,质量(可靠性)、效率和成本构成了支撑商品价值的三大基石。

产品的质量模型如图3-1所示。

图3-1 产品质量模型

价值是客户购买商品和服务的重要理由,谁也不会购买低价值的商品和服务。而商品的可靠性是让商品保持价值一致性的基础,失去可靠性也将无法确保商品的价值。效率包括研发效率、制造效率和维护效率,如果某个环节效率较低,也将让商品最终失去市场。最后,成本控制也是商品成功的要素之一。如果成本控制高于商品价格,那么更多的销量就意味着更大的亏损。 +KIsR0XX479IdRFqmZVsSBS1T+e/r/fMG1KDEIxv9i84WbfODxdWfoFH1V8PZoI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