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坚守道义不分事情大小

前面陆贽进谏说李楚琳的事,德宗能听;这回说姜公辅的事,他却不听。因为李楚琳的事,涉及国家生死存亡;姜公辅的事则没有什么严重的后果。所以,处理姜公辅,他就要按自己的心情来办。但是正如陆贽所说“应问理之是非,岂论事之大小”,我们要做一个好人,要执守道义,就要至诚无息,一以贯之,不能有选择性。正是因为在小事上不讲究,才会积累出大祸:“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2 加授西川节度使张延赏为同平章事,以奖赏他保障供应无缺。

23 朱泚、姚令言数次派人诱降泾原节度使冯河清,冯河清都斩了他们的使者。大将田希鉴秘密与朱泚勾结,杀冯河清,归附朱泚。朱泚任命田希鉴为泾原节度使。

24 皇帝问陆贽:“最近从山北来的一些小官,都不是什么好人。有一个叫邢建的,论说贼军声势,语气最夸张,看他的样子,很像是来窥探侦察的,现在已经把他安置在一个地方了( 看这口气和下文是关押起来了 )。像这样的,还有数人,如果不追查,恐怕让他们奸计成功。卿想一想,怎么办才好?”

陆贽上奏,认为如今朱泚这伙盗匪占据京城的宫阙,而对涉险远来奔赴皇帝行在的人,应当酌量加以恩赏才对,岂能猜疑囚禁他们!其大略说:“以一个人的耳闻目睹,而想要穷尽宇宙的变化;以一个人的思虑提防,而想要胜过亿兆人的奸欺,用的心智越精密,离大道就越远。项羽接受秦军降卒二十万,担心他们心怀诡诈,再次叛变,就一举将他们全部活埋,对于防范他人,这是做到极点了。汉高祖豁达大度,天下之士前来投奔的,纳用而不疑,他对于防备考虑,可以说是非常疏忽了。然而项氏因之而灭,刘氏由此而昌,蓄疑之与推诚,其效果固然不同。秦始皇严肃雄猜,而荆轲奋其阴计;光武帝宽容博厚,而马援输其款诚。岂不是因为虚怀待人,人心也希望归附你;靠心计去驾驭人,人们始终不亲近!人心愿意归附就会感动喜悦,就算本来是寇仇,也化为心腹了;人心不亲近就会惧怕抗拒,就算是骨肉亲人,也结为仇敌。”

又说:“陛下智慧超群,有轻待人臣之心;思虑周密而能洞察先机,有独驭天下之意;谋略胜过众人,有过于谨慎之防备;对群情明察秋毫,有先于事发的觉察;严厉约束百官,有以严刑峻法治理国家的规划;威制四方,有以力量扫清残余叛贼的志向。这样一来,有才能的人都因为自己得不到任用而怨恨,忠心耿耿的人忧虑自己要被猜疑,功勋卓著的人恐惧自己得不到包容,心怀反侧的人害怕马上就要被征讨,逐渐招致叛变,构成祸灾。天子的一举一动,天下人都密切关注,小事尚且需要慎之又慎,何况这不是小事!愿陛下以覆车之辙为戒,才是国家最大的福分。”

【华杉讲透】

德宗的问题是实际存在的,来那么多人,当然可能有敌营间谍,要有一套办法来审查和防范。不过,他问陆贽,问错了人,陆贽不懂这个方面,也不是能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的人。

陆贽回答的第二段,则是借题发挥,指出德宗的性格缺点,即缺乏领导力。这样的领导,谁都不知道怎么伺候他才好,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办。只有卢杞那样的奸臣,才能如鱼得水,那又是另一套“本事”,陆贽不懂,我也不懂。

陆贽的话,每次都把德宗扒得精光,说得狗血淋头、体无完肤,胡三省评论说:“此数语,曲进德宗心事,异日安免追仇乎!”德宗现在忍着,以后他就要报复陆贽。

25 四月十七日,皇帝任命前山南东道节度使南皮人贾耽为工部尚书。

之前,贾耽派行军司马樊泽到皇帝行在奏事。樊泽既复命,贾耽正在举行盛大宴会,有急牒送达,任命樊泽替代贾耽为节度使。贾耽把命令揣在怀中,宴饮如故,面不改色。宴会结束,召见樊泽,通知他朝廷的任命,并且命将吏们谒见樊泽。牙将张献甫怒道:“行军替尚书去问候天子起居,怎敢为自己图谋节钺,夺取尚书土地,事人不忠,众心不服,请杀了他。”贾耽说:“这是什么话!天子所命,就是节度使!”即日离镇,带张献甫跟自己一起走,于是军府安定下来。

【胡三省注】

贾耽即日离镇,既得“君命召,不俟驾而行”之义,也阻绝了变乱源头。把张献甫带走,让樊泽无所猜疑,也是为了保全张献甫。

26 左仆射李揆从吐蕃回来,四月二十四日,薨逝于凤州。

27 韩游瑰引兵与浑瑊会师于奉天。

28 四月二十六日,加授平卢节度使李纳为同平章事。

29 四月二十七日,义王李玼薨逝。 Y7iIK7LrIL4JIUwQo+11wWJc0dcjqD+nlL/iCuGIBXjaDxlbk4Gp8uXO2TtoQ1b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