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大学》第二学案:格物致知

原文

爱问:“昨闻先生‘止至善’之教,已觉功夫有用力处,但与朱子‘格物’之训,思之终不能合。”

先生曰:“‘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

华杉详解

徐爱问:“昨天听老师讲了‘止至善’的道理,觉得自己的学问功夫有了用力之处。但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和朱熹老师‘格物’的训导有所不合。”

王阳明说:“‘格物’就是‘止至善’的功夫,知道了‘至善’,自然就知道了‘格物’。”

这个话题大了,涉及王阳明和朱熹思想最大的分歧——对《大学》里“格物致知”的解释,我把它称为《大学》第二学案。

我们先来学习一下《大学》 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里讲了“八条目”的逻辑次序: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次序好理解。从“诚意正心”到“修齐治平”,也没疑问。但为什么要先“格物致知”,然后才能“诚意正心”呢?这一点,我刚开始读《大学》的时候也想不通。

“格物致知”这个提法只在《大学》里出现了这么一次,之后再没作出任何解释。其他先秦文献也都没有提到“格物致知”。所以这四个字到底什么意思,就成了儒学的一大学案。

朱熹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解释说,《大学》的前五章是讲“格物致知”的,但是原文丢失了,于是他就按照程颐老师讲解的意思,作了如下的补充: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其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致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

所谓致知在格物,就是说我们要想有所知,就要探究事物,求得事物的原理。天下之物莫不有其原理,我们不能穷尽这些事物的原理,就不能全知。所以《大学》一开篇就教导学者,凡天下之事,都要根据其已经明白的道理,越发去穷究它们,以求达到一种极致。这样日积月累,就能豁然开朗,融会贯通,对万事万物的表里、精粗的认识,无不到位,而我心的全体也无所不知、无所不明了。所以说,格物致知,物格而知之至也。

朱熹的这个解释在后世成为权威正统,今天的《现代汉语词典》就是这样解释“格物致知”的:“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清末的洋务学堂,最开始时也把物理、化学等学科称为“格致”。

朱熹这样说,确实有道理。不过,穷尽天下万事万物之理,似乎是全人类、全体学者的事,而不是某一个人的事。如果我要格物致知之后,才能诚意正心,才能修齐治平,那我要格到什么时候去啊?这有点不好理解。

王阳明年轻时,试图去践行朱熹的格物致知。他想,我就先格竹子吧,看看能格出什么理来!于是,他一连七天对着竹子静坐,想悟出竹子的理。他目不转睛地看着,废寝忘食地想着,直到支撑不住病倒了,还是什么都没格出来。于是,他说朱熹老师错了。

其实,王阳明靠静坐、盯着看来格竹子,是不科学的。我们人类对竹子的“致知”,不正是靠一代代“格”出来的吗?农民去格竹子怎么栽种,厨师去格竹笋怎么烹调,建筑师去格怎么用竹子盖房子,船工去格怎么扎竹筏。物格而知至,这些都是格物之道呀!

但不管怎么说,王阳明还是提出了他对“格物致知”的解释:知,不是知识,而是知善恶,也就是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格,是一个格子,是善的标准,拿着这个善的格子去框各种事物,对得上就是善,对不上就是恶,要匡正匡正。所以他对徐爱说:“格物是止于至善的功夫。懂得止于至善,就懂得格物了。”

和“善的格子”严丝合缝,这就是“止于至善”。后来,王阳明把这个思想总结成著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听了王阳明的解释,我觉得把“格物致知”放在“诚意正心”前面这个顺序,就好理解了。因为你总得先有个善恶对错的标准,然后才能诚意正心嘛!

那我是不是就认为王阳明是对的,而朱熹是错的呢?非也!学习第一是要立志;第二是要敬畏老师,不要去评判老师的对错;第三,学习是一种行动反射,而不是要得到标准答案。不要答案,要行动!朱熹的格物致知,我们要笃行;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我们也要笃行。这就是我们的“学习学”。学习,就要先懂“学习学”。

“格物致知”这一学案,已经争论两千多年了,明末刘宗周说:“格物之说,古今聚讼有七十二家。”如果你去把这七十二家说法都看看,应该会有很多收获。这里我们就选两位最有声望的老师来讲一讲,一位是东汉的郑玄,另一位是唐代的孔颖达。

郑玄说:

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

孔颖达说:

致知在格物者,言若能学习,招致所知。格,来也。已有所知则能在于来物,若知善深则来善物,知恶深则来恶物。言善事随人行善而来应之,恶事随人行恶亦来应之。言善恶之来,缘人所好也。物格而后知至者,物既来则知其善恶所至。善事来则知其至于善,若恶事来则知其至于恶。既能知至,则行善不行恶也。

这两位老师的时代,都在王阳明之前,也在朱熹之前。他们的解释很一致,也很简单:“格”是“来”的意思,“格物致知”就是,你想什么,就会来什么。你心善,善的东西就来到你身边;你心恶,恶的东西就会向你聚拢。

这有点像我们现在说的“孕妇效应”:平时你不去注意有多少人怀孕,但是一旦你自己怀孕了,就会发现满大街都是孕妇。也就是说,你的关注决定了你的觉知。另外,在学习上也有一个类似的道理:对答案孜孜以求,往往是因为没找对问题;一旦你找对了问题,就会发现,满世界都在向你提供答案! qBNL9iPDm7EQ3eeSDgGTSoQ5qdhkREmwH48Eo0lhzNM28TA/lq5nKKby8gqKNXP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