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编辑说明

吴晗(1909年—1969年),字辰伯,浙江义乌人。著名的明史专家,现代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朱元璋传》是吴晗生前具有代表性的明史著作。

吴晗生前曾多次修改、先后写过四个版本的朱元璋传,分别是1943年版《明太祖传》、1948年版《朱元璋传》、1955年版《朱元璋传》和1965年版《朱元璋传》。

1943年版《明太祖传》篇幅较为简略,属急就而成。1948年,吴晗先生又对第一版进行了大量增加、修改,写成了第二版《朱元璋传》。后来,按照吴晗先生自述,“第一、二个本子内容都有许多错误,有些地方甚至犯了严重的错误,例如以我自己当时的超阶级思想来叙述坚强不屈的西系红巾军组织者彭莹玉和尚,轻率地根据不充分的史料,以为他功成身退,赞叹不绝,认为革命是可以半途而废,无须革命到底的。这个错误的观点在到了解放区以后,在理论上得到了启发,我承认了错误。……第二是我那时候不懂得列宁关于国家的学说,错误地以为国家机器只是官僚机构和军队,比喻为封建皇权的两个轮子。第三是由于当时对反动统治蒋介石集团的痛恨,以朱元璋影射蒋介石,虽然一方面不得不肯定历史上朱元璋应有的地位,另一方面却又指桑骂槐,给历史上较为突出的封建帝王朱元璋以过分的斥责、不完全切合实际的评价。……便决意重写,改正错误”(吴晗1965年版《朱元璋传》自序),写成了第三版。他曾将第三版油印一百多册分送友人,又收来了不少意见,加之他自己认为“第三个本子的主要缺点和错误,是对阶级关系、阶级矛盾、阶级分析注意不够,对朱元璋这个历史人物的评价也不够全面”(吴晗1965年版《朱元璋传》自序),于是又再次修改,写成了第四版。

今日对比四个版本,1943年版失之草略。后两个版本虽经前两版的修改,保留了前两版的框架,但是加入了较多的政治意识形态话语,使用阶级、国家学说分析历史,这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史学研究的科学性。1948年版虽也成书于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行文有作者的主观情感,按照作者所述“由于当时对反动统治蒋介石集团的痛恨,以朱元璋影射蒋介石”,对朱元璋有过分的指责,但比较四个版本,该版仍是论述朱元璋最恰当的,在今日仍有出版的价值,因此本次选取该版予以出版。 w07+ZvIuhyQjFGVo1XU1FIukDDSvmwkGmyQ7nLEFWqCoipHSRDsP3f4x+5Fhiwk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