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1.扯张虎皮做大旗

韩愈云:“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确,人类的诞生、繁衍、发展……一直到成为万物生灵的统治者,都是因为“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在韩愈看来,为人处事成功的关键在于一个“假”字,善于假借往往能让人走向成功。

韩愈是一代文豪,其内心充满文气,从而把利用外物成为是君子的行为。像韩愈这样的纯粹文人总是把事情向最美好的一面想,认为“善假于物”是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是人类智慧的体现,这样的人才具有君子的特征。

韩愈错了!“善假于物”不一定是君子的特征,那些精于厚黑的行家们同样“善假于物”,其中有一种做法叫扯张虎皮做大旗,即把极有号召力的旗号拉扯过来,以此来壮大自己的声威。目的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同,或给他人以威慑。试想,在韩愈的眼里,这种人肯定不是一个君子。

纵观古今,那些善于扯张虎皮做大旗的人,往往都精通厚黑学。他们在开始时往往力量很弱小、无力形成强大的声势时,借助别人的旗号后,布置成了有利于自己的阵势,让自己顺利走向成功。

刘协从登基即位的那一天起,就是有皇帝之名而无皇帝之实。虽然只是一张虎皮,但他毕竟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谁掌握了他,谁就能以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地方割据政权发号施令。

建安元年,袁绍谋臣沮授曾劝说他,如果能“西迎大驾,挟天子而令诸侯”,就会收到没有谁“能御之”的功效。袁绍觉得献帝是个废物,把他弄来还得养着,怪麻烦的。于是,就没有采纳沮授的意见。

成功总是属于有心计的人。初平二年,曹操做东郡太守不久,皇室刘邈在献帝面前称赞曹操忠诚,曹操为此十分感激。初平三年,治中从事毛玠向他建议“奉天子以令不臣”,一语惊醒梦中人,聪明的曹操觉得应该利用既有的资源,为自己立威造势。

于是,曹操开始为“奉天子”做准备。

献帝东迁后,曹操觉得机会来了,当时宫中食用困乏,曹操便经常向献帝进献食品和器物。

迎接汉献帝来许昌,是曹操的一个杰作。他最初提起此议时,只有荀彧赞同,并极力说明迎献帝的迫切性和对今后斗争的有利性,说这是一件“大顺”、“大略”、“大德”的事。但最初的迎接由于董承等人的阻拦并未如愿。后来董承为抵抗韩暹的势力暗召曹操到洛阳。部下董昭又提醒他只有把献帝迎到他的地盘许昌,方可成就大业,万事无虞。这样,曹操借口京都无粮,要送献帝到鲁阳就食,把献帝安全转抵许昌。建安元年,汉献帝迁都于许昌。

曹操对献帝的物质保障和适度尊重,果然得到了他所期待的巨大回报。献帝授给曹操节钺,录尚书事,任司隶校尉,迁都许昌后,又任命他为大将军,实际获取了高出于所有文臣武将的地位。

这样,一张虎皮就给曹操扯起来了。接下来,曹操做事顺利多了。

建安元年八月,曹操进驻洛阳,立刻趁张杨、杨奉兵众在外,赶跑了韩暹,接着做了三件事:杀侍中台崇、尚书冯硕等,谓“讨有罪”;封董承、伏完等,谓“赏有功”;追赐射声校尉沮俊,谓“矜死节”。然后在第九天趁他人尚未来得及反应的情况下,迁帝都许,使皇帝摆脱其他势力的控制。此后,他还加紧步伐剪除异己,提高自己的权势。他首先向最有影响力的三公发难,罢免太尉杨彪、司空张喜;其次诛杀议郎赵彦;再次是发兵征讨杨奉,解除近兵之忧;最后是一方面以天子名义谴责袁绍,打击其气焰,另一方面将大将军让予袁绍,稳定大敌。

曹操他不换皇帝,他利用这个现成的皇帝,而且把这个皇帝客客气气地供奉起来,利用皇帝这张牌来号令天下、号召诸侯,这个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不难看出,曹操要是没有献帝这张王牌,做事往往是师出无名,更不会在军阀混战中获得绝对的权力。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是精于厚黑的典范,当然,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也是一个成功者。所以说,我们在做事的过程中,要善于借势。

人们之所以说“扯张虎皮做大旗”属于典型的厚黑哲学,原因往往也就在于一个“借”,殊不知做事时要是“借”的巧,也不失为是成事的大智慧。

厚黑学智慧今用

当自己的力量不够时,不妨把极有号召力的旗号拉扯过来,以此来壮大自己的声威。有了一定的身威,就会得到别人的认同,或给他人以威慑。 e/BZMqpFU/3E/d06GtNmkOT6A1U+ouBVWruCDBKC9ZCl5JbssMKVhcj/+wWvYSx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