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6.做人绝不露锋芒

做人要有锐气,但锐气不代表锋芒。锐气可以展现自我的内心,但锋芒却给别人压力。精于厚黑之道的人认为,要想在事业上一展才华,可以用一点“心眼”巧妙展露,要记得时机没有成熟之前,千万别锋芒太露。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见,人不知我,心里老不高兴,这是人之常情。尤其是年轻人,总是希望在最短时期内使人家知道你是个不平凡的人。想让全世界都知道,当然不可能;使全国人都知道,还是不可能,使一个地方的人都知道,也仍然不可能;那么至少要使一个团体的人都知道吧!要使人知道自己,当然先要引起大家的注意,要引起大家的注意,只有从言语行动方面着手,于是便容易露出言语锋芒、行动锋芒。

锋芒是刺激大家的最有效方法,但若细细看看周围的同事,若是处世已有历史,已有经验的同事,他们却与你完全相反,和光同尘,毫无棱角,个个深藏不露,好像他们都是庸才,谁知他们的才能颇有位于你上者;好像个个都很讷言,谁知其中颇有善辩者;好像个个都无大志,谁知颇有雄才大略而不愿久居人下者,但是他们却不肯在言语上露锋芒,在行动上露锋芒,这是什么道理?

因为他们有所顾忌,言语露锋芒,便要得罪旁人,被得罪了的旁人便成为你的阻力,成为你的破坏者;行动露锋芒,便要惹旁人的妒忌,旁人妒忌也会成为你的阻力,成为你的阻力,便也成为你的破坏者。你的四周,都是你的阻力或你的破坏者,在这种情形下,你的立足点都没有了,哪里还能实现你扬名立万的目的?

年轻人往往树敌太多,与同事不能水乳交融地相处,就是因为言语有锋芒的缘故,言语之所以有锋芒,行动之所以有锋芒,是急于求“知于人”的缘故,处世已有历史经验的同事,所以藏锋不露,也是因为曾受过了这种教训。

陈先生在年轻时代以兼有三种特长而自负,笔头写得过人,舌头说得过人,拳头打得过人。在学校读书时,已是一员狠将,不怕同学,不怕师长,以为他们都不及他。初入社会,还是这样地骄傲自负,结果得罪了许多人,不过,他觉悟很快,一经好友提醒,便连忙负荆请罪,倒是消除了不少的嫌怨。但是无心之过仍然难免,结果终究还是遭受了挫折。俗语说,久病成良医,陈先生在受足了痛苦的教训后,才知道言行锋芒太露,就是自己为自己前途所安排的荆棘。于是懂得了要想避免再犯无心之过,就要效法金人之三缄其口,即使不能不开口,也多方审慎。

因此若听见旁人说你人情世故太熟,做事过分小心,不但不要见怪,反而要感到高兴才是。当然也许有人会说,采用这样的办法不是永远无人知道吗?其实只要一有表现本领的机会,你把握这个机会,做出过人的成绩来,大家自然就会知道。这种表现本领的机会,不怕没有,只怕把握不牢,只怕做的成绩不能使人特别满意,你已有真实的本领,就要留意表现的机会,没有真实的本领,就要赶快从事预备。

《易经》上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无此器最难,有此器不患无此时。锋芒对于你,只有害处,不会有益处,额上生角,必触伤别人,你自己不把角磨平,别人必将力折你的角,角一旦被折,其伤害更多,而锋芒就是人额头上的角啊!

厚黑学智慧今用

一个人处处锋芒太露,很容易引起别人的嫉恨,与其树敌的人会多起来,这样,他就会丧失人脉,成大事就会成为空谈。 o1WRu0GzdYP+nmUIWdLq8AbV/eao12mkYM7jZV/TjKT3F/nEYhZ0dS5gBxXvs6t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