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9.大树底下好乘凉

树大好遮荫。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夏天炎热而干燥,人们感到十分难受,喜欢到树荫底下乘凉,树荫底下也的确比其它地方凉快些。原来是树叶遮住子一部分太阳光的辐射。厚黑者深知其妙处,在为人处世也学会“靠大树”诚然,一个人要是因顺应了时势,投准了明主,一定能得以建功立业。

东汉末年至三国时代,天下扰攘分裂,群雄逐鹿,既有贤能之士尽展才华之秋,也有他们较难择主的时代。贾诩就是一个善于择主的人。他先后事过数主,但都能显得优游从容,仕途得志。

贾诩,字文和,本是武威郡姑臧人,少有才智,孝廉出身,初仕为郎官(汉时对中郎、侍郎、朗中等官的通称,贾诩当时究竟为何官,也不可考),后来做太尉段颖的掾史。太尉段颖是他的第一个主子。在段颖手下表现如何,史无明文。但段颖是自杀而死的,段颖的死对贾诩的仕途没产生任何影响却是可以肯定的。

董卓进入洛阳后贾诩做上了讨虏校尉。校尉是低于将军高于都尉的武职军官,讨虏是加在校尉前的名号。当时他在董卓女婿牛辅的军中。牛辅死后,他名义上虽然仍是朝臣,实际上已裹在李榷等董卓的部将中,即李榷实际上成了贾诩的主子。

当李榷等人准备解散队伍逃亡时,贾诩劝阻道:“听说朝廷准备将你们凉州人全部杀了,如果你们单身逃亡,一个亭长就可以捉住你们。我看不如干脆统兵杀向长安,胜利了便可控制朝政,失败了再逃亡也不晚。”

后来,事情的发展证明了贾诩的意见是正确的,李榷等人驱逐了吕布,杀死了王允,一度控制了朝廷。贾诩这一主意不但救了李榷等人,实际上也救了自己,一则因为贾诩本来也是西凉人,二则当时他正在董卓部将的队伍中,如果当时李榷等人解散部队单身逃亡,李榷难免被捕而被处死,贾诩也会有不测之祸。

但李榷并不是什么有雄才大略的人,仅仅因王允一时失策而使他暂时得手。所以贾诩先后拒绝李榷以皇帝名义封给他的侯爵,只是做了尚书。李榷等对他很是敬畏。贾诩做了不少力所能及的辅佐汉献帝、匡济时政、保护皇帝和大臣的事。

汉献帝建安元年,汉献帝被军阀杨奉等威胁离长安回洛阳,贾诩主动辞官,缴还自己的印绶,前去依靠军阀段煨。段煨是贾诩同乡,当时驻军在华阴。

段煨是混战的军阀中较为开明的一个,他注重农业生产,不干剽掠百姓的事。汉献帝东还洛阳时,他以礼迎送,贡献财物,后来做到光禄大夫。但当时贾诩名望已高,段煨害怕贾诩以客代主夺取兵权,表面上虽然对贾诩恭敬备至,心里却总提防着他。

贾诩见机而作,决定离开段煨以避祸。但他要走得光彩,要走得值得,让迎送双方都满意。

当时张绣拥兵在南阳,实力比段煨大。贾诩派人和张绣联系,张绣派人来接贾诩。有人劝他:“段煨对您太厚待了,您还要到哪里去呢?”那人大概是贾诩至亲或至交,所以贾诩掏了自己的心里话:“段煨性情多疑,心中忌我,对我虽然很热情,我却不能长久在他手下,否则会遭他暗算。我离开他,他必定高兴,他又希望通过我联络交结一个实力大的人作外援,所以必然对我留下的老婆孩子厚待。张绣有兵有地,但无谋主,也真诚欢迎我去,这样一来,我家属和自身两者都安全了。”

贾诩的分析是精明透辟的,行动是明哲的。

贾诩到了张绣那里后,张绣把他待作师长。于是贾诩又换了一个主子,一个对他言听计从的主子。

但张绣的才略和土地兵力在群雄角逐中很难持久独立。到了袁绍与曹操官渡大战时,袁绍派人来招降张绣,又是贾诩在陪同张绣接见袁绍使者的座位上不等张绣表态就大声说:“你回去告诉袁绍,他与兄弟之间都不能相容,还能容纳外姓人吗?”张绣当时很吃惊,又私下问贾诩:“我们该投奔谁?”

贾诩当时表示,应投奔曹操。张绣认为曹操实力不如袁绍,而且他以前曾与曹操作过对头,打过仗,怎么能投曹操?贾诩言惊四座:这正是应投奔曹操的理由。他分析道:“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从一也;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宜从三也。愿将军无疑。”

就是时隔17个世纪,今天来读贾诩的这段话,也不能不感到贾诩的见识是深远独到超乎常人的。

于是张绣和贾诩投奔了曹操,曹操以礼相待张绣,并握着贾诩的手说:“是先生使我在天下人心目中的地位提高了。”

贾诩继二段、张绣之后,又换了新主子,即曹操。曹操也敬重信任贾诩,先后为他奏报朝廷做上执金吾、太中大夫等。

曹操晚年,在选择太子时于曹丕、曹植两个儿子间犹疑不定,贾诩巧妙劝说以废长立幼造成恶果的袁绍、刘表为戒,曹操终于下决心立曹丕为太子。

贾诩在曹操手下,虽受敬重,但他“夹起尾巴做人”,自知不是曹操手下旧人,却策谋深长而被重用,为避免猜忌,经常闭门自守,不和朝官私自交往,不和有地位的人家攀儿女亲家。正因为采取了这些避嫌措施,所以他安然为官无人猜忌谗毁。

曹丕继位后,知道贾诩曾劝曹操立自己为太子,自然感戴贾诩,贾诩的官位便升到了最高点——太尉,并进爵魏寿乡侯。77岁时贾诩寿终正寝,又被谥为“肃侯”。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就是要良鸟择木而栖,良仕择主而事。纵观贾诩一生,虽是智术之流,但明于去就,事数主而来去从容,仕途上可谓从无险阻,步步高升,不能不说他是个伴君有术之臣。

厚黑学智慧今用

谁都知道大树底下好乘凉,只需与强者拉上关系结成对子,背靠这棵大树,必定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 XiOlfo2fPIRUlQpMhIFm3A5WRT7lBlliDM9iPpujRBQmwjD4mIhoF+bnwovRjuo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