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实现乃人生大事。我个人的建议是,与其塑造自我形象,不如塑造自我。我希望人们能向内求索,真诚地表达自我。
——李小龙
李小龙改变了世界——武术界、亚美两地的电影界、不计其数的弟子和粉丝的个人世界都因他的才华而面目一新。李小龙的影响力经久不衰,数十年来,他仍旧不断启发和激励着形形色色的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他的思想感兴趣,称他是当代的哲学家和梦想家。人们在他的言谈中发掘出治疗时代病症的灵丹妙药,将他视作自律、力量和智慧的典范。李小龙的哲学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进步的世界,一个脱离苦海的世界,一个摆脱无知、迷信和腐朽的觉悟的世界。用李小龙自己的话说,即一个充满“爱、和睦与兄弟情谊”的世界。
在李小龙看来,哲学并非象牙塔中的专业学术,而是每一个人探索人类精神奇旅的门径。它照彻人类潜能的边界,驱散怀疑与不安的阴影。不同于其他人云亦云者,李小龙始终按照自己的方式追寻真理,并鼓励那些渴望与之同行的人借鉴他的方法。虽然李小龙推崇个人权利和个人发展,看重个人范围内的自主性,但他也探讨过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譬如,强调人类的共性所在,主张消除国籍、种族和阶级等人造隔阂,使全人类平等独立地和平共处。
李小龙拒绝盲从于外在权威。他鼓励人们最大限度地重视自我、珍惜生命,高度赞誉那些“生活的艺术家”,他们对生活自有判断,遗世独立,敢于反抗传统和主流观点。李小龙指出:“ 比起发明创造,我们总是对模仿更有信心。 ”由此,我们总是倾向于,也总是选择拿着自己的困惑,去向自身之外的他者求解。太多人因此进退维谷,既不知该信谁,又怀疑自己内心的冲动,不知未来何去何从。听凭他人“支配”,任由他人来决定“真正”的问题所在,以致精神萎靡、心智交困。
而《生活的哲学》一书正是要献给那些自由的灵魂,他们选择依靠自己的精神力量而活,拒不遵从对生活和生活方式指手画脚的条条框框。本书涵盖8大章节、72个主题、825条格言,谨献给失望于陈词滥调和教条主义的真理追求者。翻开本书,你会发现李小龙并没为你备好一堆草率的答案,而是提供了一种方法,让你走你自己的路。若你正处于痛苦、沮丧或焦虑之中,书中的真知灼见会给予你力量,安抚你忐忑的心灵。
我怎敢如此夸口呢?很简单,因为李小龙的言辞不仅对我产生过这样的影响,更影响了成千上万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人。他们纷纷抽空给李小龙教育基金会(Bruce Lee Educational Foundation)写信、发邮件,不约而同地表达了近似之意。李小龙的思想极具吸引力,因为他敢于说出别人敢想而不敢说的话,这份坦率消解了我们的不安和恐惧。他言近旨远,只言片语间就能传达别人长篇累牍述之不尽的道理。其言如山,以更高远的视角,审视生活的意义与生命的奥秘。而最令人唏嘘的是,如此深刻的思想竟是他短短32载春秋的结晶。
“哲思”是李小龙读过哲学家吉杜·克里希那穆提 的著作《最初与最终的自由》( First and Last Freedom )后,为自己撰写的一系列格言自拟的一个标题。将这些“哲思”写下来(后改为录音),是李小龙早年在香港时就已养成的习惯。本书收录的“哲思”均出自李小龙与记者、朋友和同事之间的谈话、采访与通信。其中部分内容李小龙早已自行打印齐整,没准是觉得有朝一日能派上用场,而另一部分他仅草草记下,以免过后遗忘。此外,还有些许内容是他读书时批在空白处的笔记。每当他细细研读某位作家或哲学家的思想时,总会灵光闪现,注下自己的“哲思”。
李小龙的私人藏书室里收藏了大量不同流派的哲学家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先贤的著作。他的眼界并不局限于身边人,而是对世间各类人看待人生悲欢的方式,有着广泛的了解。不过,对于像李小龙这样的人来说,这些众说纷纭的观点,不过仍旧是种工具而已。在生活陷入迷惘时,与其求得一个终极答案,李小龙更情愿思考多种可能性,让自己更加理智客观。毕竟,李小龙相信,武断作结往往意味着思想的风帆已偃旗息鼓。
李小龙常以格言警句作为自己的写作体裁和教学媒介,本书正沿袭了这一风格。这本《生活的哲学》与巴特利特 的《名言选》( Familiar Quotations )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一个人最终能从李小龙身上获得多少启迪,还当看他对李小龙关注到了何种程度。李小龙始终青睐个体之间的交流,他之所以写作,也多意在表达他个人对生命的领悟,并非是为断章取义地支持或反驳任何观点。李小龙深谙“少即是多”的哲学要义,因此,他的文章——尤其是他的哲言——优雅地摆脱了传统哲学的沉闷复杂,为那些看惯长篇大论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的哲学读者,带来一股清新之风。虽然抽象的哲理自有其用武之地,但李小龙的哲言与之有别,旨在激发内心的“斗志”。恰如他的一句哲言:
虽然思想最为神圣,但人的目的终究意在行动,不在思想。
李小龙的哲言往往从生活中常见却重要的方面切入,引导读者反思传统观念在这一问题上存在的偏颇。如此一来,他的哲言实是将问题交由读者自行思考,使其得出自己的解答。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笔头上,他总告诫弟子,不要赞同也不要反对——只要成长。
李小龙始终具有质疑精神,不断质疑各种假设,也质疑他自己,从而频频向我们揭示出许多传统观念的缺陷。正是这种质疑精神,为真正的理解打下了基础。诚如李小龙所言:“ 比较出新知。 ”李小龙坚信,即便他知道答案,即便他知无不言,也不会对别人有所助益。换言之,你得自行辨别李小龙对生活的看法,是否也于你有益。在李小龙看来,除非你几经独立思考,确实认可他的答案,否则他所得出的答案,对你便毫无价值可言。正因如此,李小龙的哲学著作才会显得尤为出众,它是一架桥梁,引领你走入自己的内心,甚而步入哲学的圣域。
探究与质询的过程必不可少,但务必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所得出的“结论”,没什么了不起的。因为我们的一切设想与信念,永远都要准备接受质疑。它们只不过是一座座中转站,我们还将继续求索,至死方休。李小龙深知他的个人观点,很可能被弟子奉为圭臬,为此他选择借鉴苏格拉底 反诘法,引导弟子(如今则是引导读者)在内心深处面对和解决困扰自身存在的问题。李小龙强调,若真有“法”可循,那也多半是别人的方法,不是你的。若你随波逐流,只会离自己内心的真谛越来越远。因此,真正自由的灵魂,绝不会把任何一本著作(包括本书)视作无上真理,否则它便只会沦为另一种权威。李小龙曾言:
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你只能独自求索,切莫依赖他人和书本。
李小龙在最后一部电影《龙争虎斗》( Enter the Dragon )中,也有过如是台词:
恰似一根手指指向月亮,千万不要一味盯着手指,而错过天上美景。
因此,本书实有一石二鸟之功:与李小龙交流,也与你自己交流。李小龙曾就他的教导提出过一条相当中肯的忠告:
生活是各类关系的绵延,请摆脱孤立和定式的桎梏, 亲身 体悟当下。记住,我无意得到你的认同,也无意左右你的意志。因而,切勿固守非此即彼的成见。我更乐意看到,从今往后,凡事你皆能自行求索。
李小龙在书中与你交流的内容,要靠你自行琢磨,其意义几何,尽取决于你。
约翰·里特(John Lit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