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六、结语

陈寅恪先生的理论与方法,在当时是超越时代的,四十多年以来,史学界累积了许多优良作品,其他相关人文社会学科也发展出许多有助于史学的理论与方法,在这些基础之上,我们遵循着前辈的正确方向,勉力向前拓展。

***

本书论文的时间范围是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时期,暂以“中古”二字简称之。

政治史的范围很广,如官僚制度、选举制度、政治动乱、政治思想等皆是。本书第二篇《北魏、东魏、北齐之核心集团与核心区》、第三篇《晋隋之际河东地区与河东大族》、第四篇《北朝东西政权之河东争夺战》、第五篇《西魏府兵史论》、第六篇《五朝军权转移及其对政局之影响》、第七篇《魏博二百年史论》、第八篇《五代之政治延续与政权转移》等,只是政治史之一部分。一九八九年八月初,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召开“民国以来国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大会,其主题之一是:史学方法与理论的检讨,我宣读的题目为《中古核心区核心集团之转移——陈寅恪先生“关陇”理论之拓展》,将本书第二、三、四、五、七、八诸篇中核心区核心集团部分连串起来,置于魏晋至五代这七百年核心区核心集团的演变之中。对于隋朝及唐初时期,我并没有专篇发表,这是因为我认为陈寅恪先生“关陇”理论在这一时期已有精彩论说,虽然陈寅恪先生的理论有人批评、修正,可是我认为在隋朝唐初时期陈寅恪先生的理论原则上仍然屹立不移,所以在《中古核心区核心集团之转移》一文中,隋朝及唐初部分依然采用陈先生理论,并与本书六篇贯穿在一起,使中古七百年之演变浑然一气。虽然本书第二、三、四、五、七、八等六篇除核心区核心集团主题以外,每篇还有其他内容,而第六篇因述及东晋、宋、齐、梁、陈之政治军事演变,无法与北朝、隋、唐政治发展直接相连,本人考虑再三,还是认为将《中古核心区核心集团之转移》作为本书的第一篇《绪论》,有助于读者了解本书各篇的最主要脉络。该篇之副题为“陈寅恪先生‘关陇’理论之拓展”,行文中理论拓展之商榷,是我在本书各单篇习作完成后,抽绎出一些史学理论、方法。理论、方法需建立在实证的研究之上,才不会落于空谈;而实证研究中的理论、方法得步步回顾与检讨,才能提升其包容性、准确性。学无止境,仰之高山,本书只是起步,但愿这是正确的一步。

[1] 后梁:东都开封府——汴州(大梁),西都——洛阳。
后唐:洛京(后改为东都)——洛阳,西京京兆府(后改为西京)——长安,东京与唐府(后改为邺都)——魏州,北都——太原。
后晋:东京——汴州,西京——洛阳,邺都(广晋府)——魏州,北京——太原。
后汉:因晋制,唯广晋府改为大名府。
后周:北京太原为北汉所据,仅余三都;显德元年(954)又罢邺都,则仅有东京——汴州,西京——洛阳。

陈寅恪先生“关陇”理论之拓展 9No3UAXCicCcjvDjrROElVfeLY2eV/WOPCPPmljXayFclCSwi27RYlPnU1b+dgz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