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拓跋氏核心集团之孕育与核心区之建立

拓跋氏的先世居住地,据1980年发现的鲜卑石室推测,可能“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十公里。地当大兴安岭北段顶巅之东麓,属嫩江西岸支流甘河上源” 。石室内找到石刻祝文,即北魏拓跋焘太平真君四年(443)派遣中书侍郎李敞至此祭祀祖先时所刻。以当地的遗物及生态环境而论,东胡族的鲜卑支在远祖时期过着狩猎生活,《魏书·序纪》谓,拓跋氏祖先其后“南迁大泽,方千余里,厥土昏冥沮洳”,按鲜卑石室之定位,这个大泽,应当是呼伦湖 ,所以鲜卑人之迁移是从东北而西南,其生态环境之改变促使其生活方式由狩猎而游牧。

1975年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茂道吐公社舍根大队发现了有图纹的陶片和陶器,可能是东部鲜卑文化遗存,其时间也可能是北魏上推至汉,“鲜卑是以畜牧、狩猎为主的民族,其畜牧业主要是养马。而舍根文化的直接继承者契丹人旧俗也是‘其富以马’。在我们发现的舍根文化的陶器纹饰中,除大量的几何图案之外,还有一些马的图案。鲜卑人以畜马为主的经济特点也反映到陶器的装饰上。在我们发现的马纹装饰中有六种不同姿态的马纹图案,或万马奔腾,或漫步草地,或人驯马,或以马为主的复合图案。马的体态也或肥或瘦”

在汉朝时,东胡最著的种族有乌丸及鲜卑。乌丸居于汉族与鲜卑族之间,受两族势力的压迫而处于不利地位 ,曹操曾大伐乌丸 ,其后乌丸部落分离四散,在历史上不再扮演重要角色。东汉初期东胡的另一支鲜卑族人,原本居住于东北,随着匈奴内部分裂、在中国北疆塞外势力转弱,而乘虚南下,其间亦结合匈奴余种。《后汉书》卷九〇《乌桓鲜卑列传》:

和帝永元中,大将军窦宪遣右校尉耿夔击破匈奴,北单于逃走,鲜卑因此转徙据其地。匈奴余种留者尚有十余万落,皆自号鲜卑,鲜卑由此渐盛。

后汉末期,塞外出现了一个强大的盟主,取代了西汉以来的匈奴势力,其领袖属于鲜卑族,《后汉书》卷九〇《乌桓鲜卑列传》:

桓帝时,鲜卑檀石槐者……勇健有智略……由是部落畏服。乃施法禁,平曲直,无敢犯者,遂推以为大人。檀石槐乃立庭于弹汗山歠仇水上,去高柳北三百余里,兵马甚盛,东西部大人皆归焉。因南抄缘边,北拒丁零,东却夫余,西击乌孙,尽据匈奴故地,东西万四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网罗山川水泽盐池。……乃自分其地为三部,从右北平以东至辽东,接夫余、濊貊二十余邑为东部,从右北平以西至上谷十余邑为中部,从上谷以西至敦煌、乌孙二十余邑为西部,各置大人主领之,皆属檀石槐。

将塞外广大草原沙漠地带分为三部分统治,原是匈奴旧法,但鲜卑檀石槐分其地为三部,虽有大人领之,然每部之中皆有许多邑,实际上是具有更多独立性部落的结合,这种情况,马长寿称之为“军事大联盟”,这个联盟包括:

(1)东部——从右北平以东至辽东,接夫余、濊貊,为东部,二十余邑。其大人曰弥加、阙机、素利、槐头。

(2)中部——从右北平以西至上谷,为中部,十余邑。其大人曰柯最、阙居、慕容等,为大帅。

(3)西部——从上谷以西至敦煌,西接乌孙,为西部,二十余邑。其大人曰置犍、落罗、日律、推演、宴荔游等,皆为大帅。(以上摘引归类于《三国志》卷三〇《魏书·鲜卑传》注引王沈《魏书》。)

此处的“推演”,可能是北魏圣武皇帝诘汾,《魏书》卷一《序纪》:

圣武皇帝讳诘汾,献帝命南移,山谷高深,九难八阻,于是欲止。有神兽,其形似马,其声类牛,先行导引,历年乃出,始居匈奴之故地。其迁徙策略,多出宣、献二帝,故人并号曰“推寅”,盖俗云“钻研”之义。

檀石槐所建立的“军事大联盟”在其死后不久便渐次瓦解,可值得注意者有两事:其一,塞外东西虽广达万里,但其间生态环境、人民生活方式、交通等,若与近在咫尺的塞内地带相比较,则共同点较多,如有一股势力突然崛起,向塞外东西发展或联盟,并不十分困难,匈奴帝国、檀石槐大联盟是两个很好的先例,故北魏在平城时代先向东西发展,这是原因之一。其二,匈奴将大帝国分为左贤王、右贤王、王庭三大部分,檀石槐则分为三个较帝国松散的部落联盟,以部落为单位分而治之,在草原上自有其历史及生态理由。

鲜卑拓跋氏在草创时期也承继了这种政治社会组织,拓跋氏草创时期的重要人物是神元皇帝力微,在力微以前只能称传说时期 ,兹将草创时期的力微至建国时期的拓跋珪之间的世系(图2−1)列举于下,以便行文参考:

0

图2-1 拓跋氏早期世系

力微之子昭皇帝禄官分国为三部,《魏书》卷一《序纪》:

昭皇帝讳禄官立,始祖之子也。分国为三部:帝自以一部居东,在上谷北,濡源之西,东接宇文部;以文帝之长子桓皇帝讳猗㐌统一部,居代郡之参合陂北;以桓帝之弟穆皇帝讳猗卢统一部,居定襄之盛乐故城。

这种组织甚至反映在北魏帝国初期的大人制度上 ,但北魏虽然以部落为单位,其结构却有所改进,此即北魏建立的拓跋氏核心制度;环绕着此核心向外依亲疏、婚姻、功勋等因素,有一圈圈的同心圆。此核心人物的组成,与核心地区之选定,是拓跋氏能在复杂的民族、环境之中,势力绵延将近二百年的主因。塞外东西万里的地理中心是阴山一带,乃匈奴帝国的王庭所在地,也是鲜卑拓跋氏发迹之处。

按鲜卑族有许多分支 ,其中以慕容氏及拓跋氏最著。慕容氏南迁较早,居于辽东河北省北部一带;拓跋氏迁徙稍迟,且往西南方向。建安二十年(215),曹操罢省云中、定襄、五原、朔方等四郡 ,汉人势力南退,又予鲜卑族拓跋氏向塞外扩充的良机,《魏书·序纪》谓“历年乃出,始居匈奴之故地”,按匈奴故地应属阴山一带,即今内蒙古河套东部地区。内蒙古河套以东的乌兰察布市曾发现两处较大的鲜卑墓群 ,也证实了拓跋氏所谓“居匈奴之故地”。

在这“匈奴之故地”之中,自盛乐至桑干河流域一带渐渐成为拓跋部落之核心地区,此点在穆帝时已极明显。穆帝统合三部,遂有城郭观念,其都城有三,皆设于此核心地区之内,《魏书》卷一《序纪》云:

城盛乐以为北都,修故平城以为南都。帝登平城西山,观望地势,乃更南百里,于灅水之阳黄瓜堆筑新平城,晋人谓之小平城,使长子六脩镇之,统领南部。

昭帝崩后,穆帝猗卢遂总摄三部,以为一统。

西晋惠帝末,桓帝猗㐌(《宋书》中称猗驼)助晋并州刺史司马腾解晋阳匈奴之围,穆帝猗卢时遂向时任并州刺史刘琨求楼烦等五县,刘琨有赖于穆帝之援助,乃上书晋室予五县,《宋书》卷九五《索虏传》载:

索头虏姓托(拓)跋氏……晋初,索头种有部落数万家在云中。惠帝末,并州刺史东嬴公司马腾于晋阳为匈奴所围,索头单于猗驼遣军助腾。怀帝永嘉三年,驼弟卢率部落自云中入雁门,就并州刺史刘琨求楼烦等五县,琨不能制,且欲倚卢为援,乃上言:“卢兄驼有救腾之功,旧勋宜录,请移五县民于新兴,以其地处之。”琨又表封卢为代郡公。愍帝初,又进卢为代王,增食常山郡。

《魏书》卷一《序纪》云:

(穆皇帝)三年,晋并州刺史刘琨遣使,以子遵为质。帝嘉其意,厚报馈之。白部大人叛入西河,铁弗刘虎举众于雁门以应之,攻琨新兴、雁门二郡。琨来乞师,帝使弟子平文皇帝将骑二万,助琨击之,大破白部;次攻刘虎,屠其营落。虎收其余烬,西走度河,窜居朔方。晋怀帝进帝大单于,封代公。帝以封邑去国悬远,民不相接,乃从琨求句注、陉北之地。琨自以托附,闻之大喜,乃徙马邑、阴馆、楼烦、繁畤、崞五县之民于陉南,更立城邑,尽献其地,东接代郡,西连西河、朔方,方数百里。帝乃徙十万家以充之。

拓跋族移民这五县,表示已实际占有该地区,作为其后太祖拓跋珪所制定之畿内,从而成为北魏之核心地区。

其后鲜卑拓跋氏一度失国,依附他族,至昭成皇帝什翼犍才得复国,什翼犍即位于繁畤之北,称建国元年,《魏书》卷一《序纪》云:

(建国)二年春,始置百官,分掌众职。东自濊貊,西及破洛那,莫不款附。夏五月,朝诸大人于参合陂,议欲定都灅源川,连日不决,乃从太后计而止。……三年春,移都于云中之盛乐宫。四年秋九月,筑盛乐城于故城南八里。

太后反对定都的理由载于《魏书》卷一三《平文皇后王氏传》:

昭成初欲定都于灅源川,筑城郭,起宫室,议不决。后闻之,曰:“国自上世,迁徙为业。今事难之后,基业未固。若城郭而居,一旦寇来,难卒迁动。”乃止。

筑城是游牧走向定居生活发展过程中的现象,定都易给予敌人攻击目标,当时鲜卑拓跋氏复国未久,没有把握能避免敌人攻击首都,定都则迁徙不易,损害较大,但拓跋氏在盛乐、平城一带仍然多方筑城。自东汉以降,鲜卑拓跋族即居住在匈奴故地阴山一带,魏晋以降,拓跋氏之重心显然在云中地区至桑干河流域一带。这个核心地区有两个较大的都市,其一是盛乐,其二是平城。

北魏建国以后的政治组织,初期仍有分部而治的传统,《魏书》卷一一三《官氏志》载:

建国二年……分为南北部,复置二部大人以统摄之。时帝弟孤监北部,子寔君监南部,分民而治,若古之二伯焉。太祖登国元年,因而不改,南北犹置大人,对治二部。

帝国渐渐成熟时,尚书制度渐渐替代旧制,这属于政制发展课题,暂不赘述,值得注意的是人群组合的社会层面,《魏书》卷一一三《官氏志》后半段载:

魏氏本居朔壤,地远俗殊,赐姓命氏,其事不一。……初,安帝 统国,诸部有九十九姓。至献帝时,七分国人,使诸兄弟各摄领之,乃分其氏。自后兼并他国,各有本部,部中别族,为内姓焉。年世稍久,互以改易,兴衰存灭,间有之矣,今举其可知者:

献帝以兄为纥骨氏,后改为胡氏。

次兄为普氏,后改为周氏。

次兄为拓拔氏,后改为长孙氏。

弟为达奚氏,后改为奚氏。

次弟为伊娄氏,后改为伊氏。

次弟为丘敦氏,后改为丘氏。

次弟为侯氏,后改为亥氏。

七族之兴,自此始也。

又命叔父之胤曰乙旃氏,后改为叔孙氏。

又命疏属曰车焜氏,后改为车氏。

凡与帝室为十姓,百世不通婚。太和以前,国之丧葬祠礼,非十族不得与也。高祖革之,各以职司从事。

至神元皇帝力微时,时值魏晋之际,鲜卑拓跋氏已迁至定襄之盛乐,国力颇强,据《魏书·官氏志》记载,余部诸姓内入者有一百一十个,诸部其渠长皆自统众,与拓跋氏的关系是“岁相朝贡”,一百一十个部落包含各种种族,居住在塞外四方。姚薇元考北朝胡姓,又得七十五个,合一百一十个,加上帝室八姓,凡一百九十三姓,兹引文如下:

爰就《魏书·官氏志》所载一百十八姓,依据旧史纪传、姓氏诸书所载,参以文集说部、碑铭石刻、方志图谱,与夫近世中外学人之论著,校核推求,一一夷考其原义、种族、居地,以及改姓之人证。抉隐钩沉,触类旁通,间有得于《官氏志》之外者:上自汉魏之降胡质子,下及隋唐之蕃将胡商,靡不包涉。计所得凡七十五姓,汇为外篇,合内篇一百十八姓,共得一百九十三姓,都二十余万言。

“拓跋族的姓氏关系构成一个部落关系网,在网的中央是宗室八姓,八姓之内又以拓跋氏为核心,其他七姓拱卫在它的周围,辅佐拓跋氏的子孙对内繁荣世代,对外统治各族各姓,以及各部落之内的牧民。”

这些部落对于拓跋氏而言,也有亲疏之分,随着时代推移,这种亲疏之分也有变化,力微至拓跋珪之时,诸部与拓跋部亲疏已不可考,拓跋珪以降,有八个部落被特别提及,《魏书》卷一一三《官氏志》末段:

其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皆太祖已降,勋著当世,位尽王公,灼然可知者,且下司州、吏部,勿充猥官,一同四姓。

其他部落大人或部落成员,按照其在北魏政权中的官职定其族姓,也就是按照其对北魏政权之贡献而决定关系层次,《官氏志》继载:

原出朔土,旧为部落大人,而自皇始已来,有三世官在给事已上,及州刺史、镇大将,及品登王公者为姓。若本非大人,而皇始已来,职官三世尚书已上,及品登王公而中间不降官绪,亦为姓。诸部落大人之后,而皇始已来官不及前列,而有三世为中散、监已上,外为太守、子都,品登子男者为族。若本非大人,而皇始已来,三世有令已上,外为副将、子都、太守,品登侯已上者,亦为族。

上述所谓姓族,看不出层次,若对照《新唐书》卷一九九《柳冲传》的膏粱,华腴,甲、乙、丙、丁四姓看,则其高下差异立显,定姓族在当时是重大事件,因为在九品官人法之下,这是选举标准的凭据。

以官位姓族反映各部落人士与拓跋氏之亲疏关系,是拓跋氏正式建立北魏王朝后之事,上述一百一十个部落,“登国初,太祖散诸部落,始同为编民”(《官氏志》),即将部落打散,依其贡献吸收成为政权一分子,同时也成为社会阶层中的一分子。上述引文中除了部落大人以外,“若本非大人”而任官三世者亦可得姓族,便是具体的安排。长期参加拓跋氏集团者渐渐成为“内入诸姓”,扩大了其统治集团。除了建立科层节制的官僚体系以外,由于“凡与帝室为十姓,百世不通婚”,这帝室十姓得与其他部落姓族通婚,通婚有婚姻圈,婚姻圈的远近也代表其与拓跋氏统治核心之远近,“魏旧制,王国舍人皆应娶八族及清修之门” ,八族即上述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

再者,拓跋氏在政治社会中一直采取双轨制,除了太祖建国以来,渐渐采用魏晋官制而将部落打散纳入官僚体系以内,还有许多部落仍未被打散,论者常举高车为代表,《北史》卷九八《高车传》载:

道武时分散诸部,唯高车以类粗犷,不任使役,故得别为部落。

据周一良研究,自北魏初至魏齐之际,领民酋长之号甚多,在其二十余例子之中,“领民酋长皆鲜卑之敕勒、匈奴、契胡族” 。所以高车不是唯一未被打散的部落,按柔然与高车 是北魏北方最重要的敌人,拓跋氏在长期的战争中虽然屡屡打败这两族,但并不能使其完全臣服,其后安置降附者于阴山一带,设六镇以镇压之,最后仍然反叛,后文另有讨论。举高车为例,是其“粗犷”反对分散诸部之代表,实际上未被打散的还有许多是拓跋氏的拥护者,如尔朱氏、叱列氏、斛律氏等。本人以为魏初按生态环境及生活方式行双轨制,能“分土定居”渐趋农业者,则尽量将其部落打散,正如《魏书》卷八三上《贺讷传》云:

其后离散诸部,分土定居,不听迁徙,其君长大人皆同编户。

无法农耕地区,或被赐予畜牧之地,则任其保有部落制度,而有“领民酋长”之号,所以正史上拥有领民酋长者皆在长城内外地区。《魏书·官氏志》对于这一系统官职全然没有记载,《隋书》卷二七《百官志》中,齐制末段载:

流内比视官十三等。第一领人(即领民)酋长,视从第三品。第一不领人酋长,视第四品。第二领人酋长,第一领人庶长,视从第四品。诸州大中正,第二不领人酋长,第一不领人庶长,视第五品。诸州中正,畿郡邑中正,第三领人酋长,第二领人庶长,视从第五品。第三不领人酋长,第二不领人庶长,视第六品。第三领人庶长,视从第六品。第三不领人庶长,视第七品。

按北齐制度承袭北魏。领民酋长之中与拓跋氏关系良好者,即魏迁洛之后所谓“雁臣”是也,如尔朱氏、厍狄氏、斛斯氏等(见后文)。如果领地在北魏之枢纽地带,则更接近拓跋氏之核心,其间也可能建立婚姻关系。

“内入诸姓”及枢纽地区的领民酋长等,皆表现出拓跋氏统治集团由核心向外发展的层次性。

鲜卑族拓跋氏原在东北地区,沿蒙古高原,几经迁徙至阴山一带,至拓跋珪时建都于盛乐,盛乐在云中地区,北与白道甚近。白道自古是塞外民族南下牧马之重要通路之一,为中古中国通漠北第一要道 ;盛乐西通五原,可达灵州、凉州,东达平城一带,可说是一个重要通道。对于游牧民族而言,通道上设立首都有其便利,但居于四战之地,则时时有烽火之警。

自从苻秦瓦解以后,北中国长城以南以慕容燕为最强,长城以北以拓跋氏为最强。395年,两大势力战于参合陂 ,魏主拓跋珪大败慕容燕太子宝 ,在两年之内,拓跋氏拥有慕容燕之大部分地区,从而成为北中国的霸主。

初,慕容燕强于拓跋氏,拓跋珪且曾质弟觚于慕容垂。魏卒能破燕,原因固多,魏拥有大量良马是重要原因,当太元十六年(登国六年,391)“秋,七月,壬申,燕主垂如范阳。魏王珪遣其弟觚献见于燕,燕主垂衰老,子弟用事,留觚以求良马。魏王珪弗与,遂与燕绝” 。同年十一月拓跋珪灭刘卫辰国,十二月“诛卫辰宗党五千余人……获马三十余万匹,牛羊四百余万头,国用由是遂饶” 。参合陂之役次年,魏已拥有并州,将进攻中山,时“中书令眭邃曰:‘魏多骑兵,往来剽速,马上赍粮,不过旬日……’” 由于战争之胜利,登国十一年(太元二十一年,396)珪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改元皇始。于是有进取中原之意,上谷张恂劝珪进取中原,珪善之

天兴元年(398)七月,魏王珪迁都平城,始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是年“十二月,己丑,魏王珪即皇帝位,大赦,改元天兴。……徙六州二十二郡守宰、豪杰二千家于代都,东至代郡,西及善无,南极阴馆,北尽参合,皆为畿内,其外四方、四维置八部师以监之”

马长寿统计从天兴元年至皇兴三年(469)间十四次向代京移民,“以部落成分而言之,徙往代都的人口以汉人为最多,徒何鲜卑次之,匈奴、高丽、濊貊、稽胡、吴蛮居于少数。……移民对代都贡献最大的是从各地徙来大量汉族和徒何鲜卑的农民和手工业者” 。《魏书》卷一一〇《食货志》亦证实这个看法:

既定中山,分徙吏民及徒何种人、工伎巧十万余家以充京都,各给耕牛,计口授田。天兴初,制定京邑……劝课农耕,量校收入,以为殿最。又躬耕籍田,率先百姓。自后比岁大熟,匹中八十余斛。是时戎车不息,虽频有年,犹未足以久赡矣。

1975年7月发现了一座北魏墓,位于盛乐故城北四十里,该墓的时代理应为北魏拓跋珪定都平城的前后:

这座北魏墓规模不大,随葬品均为陶质,也不算精致,但随葬品的组合还是比较齐全的。不仅有一套与庖厨有关的生活用具明器,而且有成群的牲畜模型,特别是各种陶俑的出土,这在内蒙古地区还是首次。估计墓主人可能是小官吏或地主。陶俑有武士俑、男俑、女俑和女舞乐俑,说明当时这个地区的统治阶级亦有出则作战、入则被役使的部曲。从造型及服装看,有鲜卑人也有汉人。……这座墓出土了仓、井、磨和碓等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器物,反映了这个时期在呼和浩特地区农业已占主导地位;而出土众多的驼、马、羊等牲畜,又反映了畜牧业仍占一定的比重。这都是北魏时期呼和浩特地区经济状况的真实写照。

拓跋氏的组织与檀石槐军事大联盟最大的差异是拓跋氏建立了一个核心组织,环绕着核心向外有一层层的人员组合,愈接近核心愈与拓跋氏共享祸福,所以不会因为某一领袖死亡而人亡政息。除了皇室八族十姓以外,其他部落与拓跋氏之亲疏随时有变迁,功勋与婚姻是变迁的重要因素,在这种由亲而疏一层层同心圆的组织体系之中,最重要的界线是所谓“国人”。

《魏书》卷一《序纪》:

炀皇帝复立,以七年为后元年。烈帝出居于邺。……三年,石虎遣将李穆率骑五千纳烈帝于大宁,国人六千余落叛炀帝,炀帝出居于慕容部。

《资治通鉴》卷一二六《宋纪八》元嘉二十八年(451)正月,魏正平元年:

魏主遗(臧)质书曰:“吾今所遣斗兵,尽非我国人,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氐、羌。”

狭义的国人,似乎是指拓跋氏同族,但对这个统治集团而言,渐渐地应包括与拓跋氏同一婚姻圈者,以及长期追随拓跋氏的功勋姓族。《魏书》卷四〇《陆凯传》载:

初,高祖将议革变旧风,大臣并有难色。又每引刘芳、郭祚等密与规谟,共论时政,而国戚谓遂疏己,怏怏有不平之色。乃令凯私喻之曰:“至尊但欲广知前事,直当问其古式耳,终无亲彼而相疏也。”国戚旧人意乃稍解。

《资治通鉴》卷一一七《晋纪三十九》义熙十一年(415)九月,魏神瑞二年载:

乃简国人尤贫者诣山东三州就食。(胡三省注:“国人”谓与拓跋氏同出北方之子孙也。又注:拓跋氏起于漠北,统国三十六,姓九十九。道武既并中原,徙其豪杰于云、代,与北人杂居,以其北来部落为国人。)

《隋书》卷三十三《经籍志》史部谱系篇后序云:

后魏迁洛,有八氏十姓,咸出帝族。又有三十六族,则诸国之从魏者;九十二姓,世为部落大人者,并为河南洛阳人。

这显然比帝室八国的范围为大,是广义的国人,也就是本文所谓的核心集团。

蒙思明认为“国人是居住在畿甸以内的” ,应指上述“东至代郡,西及善无,南极阴馆,北尽参合”及“其外四方、四维”而言。《资治通鉴》卷一一〇《晋纪三十二》隆安二年(398)八月,魏天兴元年载:

魏王珪命有司正封畿。(《元和郡县图志》卷一四,云州目:“后魏道武帝又于此建都,东至上谷军都关,西至河,南至中山隘门塞,北至五原,地方千里,以为甸服。”)

《魏书》卷一一三《官氏志》载:

置八部大夫……于皇城四方四维面置一人,以拟八座,谓之八国。

皇城四方四维比拟八座,实际上也比拟拓跋氏之八国,居住在国内的人当然是国人。以平城为首都而言,畿甸的大小如何?胡三省说:“近畿,谓环平城千里之地。” ZGFNlAtVZLhjhOjCXKElMC/VUo5avXbv0nkIj7m2LIaoGsg+8it3PzzecDBYOP9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