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社会所表露的现象,林林总总,千头万绪,欲提纲挈领、抽丝剥茧,本已困难重重。而过去的社会现象,复由于史料缺乏,或史家记载角度不同,研究愈发艰难。后人探索囿于材料,于是记载较详部分常被细论,少见于记载部分每被忽略,屡屡轻重失序,难窥全豹。又国人记载历史,有关政治活动者居多,而社会史要从政治史中爬梳而得,观察一项社会发展,每困于政治史的断代而不能通其变。在此一鳞半爪的社会史料里,其能超越朝代更迭,点中演变关节,而为社会史采出蛛丝马迹如前辈陈寅恪先生者,可谓凤毛麟角。著者有鉴于社会史有其独自发展的趋向与意义,思前虑后,多年来习作试探性论文十余篇,广泛论及魏晋南北朝隋唐各代社会现象,以寻其脉络。今将性质相关的论文,初步整合在《中国中古社会史论》的书名之下,以就教于世人。

本书所收社会史论文凡十二篇,分为总论与分论。总论有四篇,即:第一篇《中古统治阶层之社会基础》、第二篇《中古统治阶层之社会成分》、第三篇《中古家族之变动》、第四篇《中古士族性质之演变》。分论有八篇,即:第五篇《三国政权的社会基础》、第六篇《两晋南北朝主要文官士族成分的统计分析与比较》、第七篇《中古山东大族著房之研究》、第八篇《从士族籍贯迁移看唐代士族之中央化》、第九篇《唐代大士族的进士第》、第十篇《中古大士族之个案研究——琅琊王氏》、第十一篇《隋唐政权中的兰陵萧氏》、第十二篇《敦煌唐代氏族谱残卷之商榷》。

在中国中古时期,政治社会中存在着的士族现象,于史籍中屡见不鲜,前人论著中虽然使用名称不一,但均肯定这个事实。著者在总论第二篇《中古统治阶层之社会成分》一文中,统计《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等十七种正史中列传人物,将其分类分期,制成“中古统治阶层社会成分统计表”。这个表当然无法包括所有当时的人物,但由于出自正史记载,应该属于当时的重要人物,若将其看作自然取样,或可以代表当时重要人物的社会成分。表中各类人物在各期之升降,可与史籍记载中的事迹相互印证,例如,史书上说梁陈之际寒素颇获重用,反映在表中,梁陈时期确有寒素比例上升、士族比例下降的现象。实际上,每一期皆可成为一个分析的单元,自汉末至唐末本书以代(Generation)为单位,共分为二十七期,期与期之间各类人物皆有上升或下降的变动现象。本书分论第五篇《三国政权的社会基础》一文,即取汉魏时期(即本书前三期)写成专论,作为引申讨论总论总表之一隅。分论第六篇《两晋南北朝主要文官士族成分的统计分析与比较》一文,特别将九品官人法时代政治统治阶层中主要文官,尤其是掌握政务的三省官吏及掌握仕进的选举官吏挑出,统计并分析其社会成分,观察士族与主要官吏的结合程度。

总论第三篇《中古家族之变动》一文,是以家族为单位,观察两晋、南朝、北朝、隋至安史之乱前、安史之乱至唐末等大段落中士族之盛衰,制作成表,亦以量化表示之。由家族内部结构之变化,可知如何从魏晋南北朝类似封建承袭形态,演变成隋唐诸房并重形态。分论第七篇《中古山东大族著房之研究》一文,观察隋唐士族主流——北朝山东大族——在历史演进中分房分支之现象,并指出隋唐时郡望中房支在政治社会中的重要性。分论第十篇《中古大士族之个案研究——琅琊王氏》一文,系以个案分析当时大族。以个案分析中古大族的中外论文与专书已有不少,此文则按本书标准展开,与总论内中古士族之变动相呼应。分论第十一篇《隋唐政权中的兰陵萧氏》一文,则举例说明南朝士族如何渡入隋唐政权。分论第十二篇《敦煌唐代氏族谱残卷之商榷》一文,是一篇小考证文章,考证唐代诸谱关系:《北平藏谱》可能反映唐代前期家族,《伦敦藏谱》可能反映唐代后期家族,两谱之间的差异,可能表示唐代各州郡大族之兴衰。

总论第四篇《中古士族性质之演变》一文,论述士族内部的质变,即由武质而文质、由社会性而政治性、由代表性而官僚性、由区域性而中央化、由经济性而形而上的趋向等。分论第八篇《从士族籍贯迁移看唐代士族之中央化》一文,论述唐代大族十姓十三家墓葬地由原籍迁至两京附近,借以说明其重心之移向中央,上述诸项质变可一一撰文细论,中央化乃这类文章之一例。士族内部质变影响到其角色改变,也影响到其功能之丧失,如果有多项功能丧失,则其社会势力也随之衰退,此点可以解释为何士族在魏晋乱世时兴起,却在唐末五代乱世时没落。

总论第一篇《中古统治阶层之社会基础》一文,是在本书总论第二篇、第三篇、第四篇依次完成后渐渐凝结而成的,在凝结的过程中亦参照西方“Power Elite”(权力精英)理论,直接指出中古拥有社会势力者乃政治统治阶层之基础,两者的高度结合在各朝皆有史料证明,引用“Power Elite”理论的目的是希望抽出中古社会人物的共同性,作为建立中国型“Power Elite”的一环,或许能在拟构世界“Power Elite”理想型时与之有所互补。分论第五篇《三国政权的社会基础》前半段是实例分析,而分论第九篇《唐代大士族的进士第》一文,则指出虽然隋唐已创行科举制度,但唐代大士族子弟考取进士第者仍然甚多,这也是三世纪至十世纪士族占高级官吏之绝对优势的原因之一。

本书总论各篇虽然仍以基本资料为行文之主体,但这四篇的设计是以社会史之架构性、原则性问题为前提的。分论各篇之重点在于社会史中之个案分析以及延伸讨论。总论与分论之间有密切的线索相系,个案分析及延伸性文章可继续撰写,以加入分论的篇幅之中,如此或可使得总论中的架构更紧密,原则更具体;总论在分论文章的激荡之下,可能增加新的方向,或在深度上更向前迈进,从而又引发在分论中增加专题,这种良性循环是著作的长期目标,本书之出版只是这种循环之初步小结。

社会史的范围极广,本书论述的重点在于社会中的上层阶层,其原因是。其一,研究社会史最重要的是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举凡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的组合等皆是,如此才能把看似一盘散沙的人群凝结起来。社会中的上层阶层是人群组合之一,这群人虽不一定是社会中最重要的一群,但至少可以说是较具影响的一群。其二,资料因素。现存的中古资料如史籍、刻石等,对于上层阶层尚保存一些记载,对于一般平民的记载则甚少。著者任职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其傅斯年图书馆藏有大量中古时期墓志铭拓片,志主大部分亦属官宦人物或官宦子弟,若与正史配合研究,可建立若干初步架构。其三,研究中古时期社会中上层阶层的学者甚多,各有各的观察角度。著者原本想先撰写中古官僚政治,几经考虑,觉得欲研究官僚政治,先得明了社会背景以及社会中人物的特质,否则便仅能知官僚的空架而无法深究其内涵。同时,研究上层阶层除了因为其在社会史上有重要意义以外,还因为中古时期上层人物与官吏大幅重叠,故对于观察官僚架构中的人物活动,有莫大帮助。这二十年来,著者绝大部分时间在思考士族政治,但同时亦撰写若干篇关于官僚制度的文章,希望能将历史中社会、政治诸领域做某一角度的结合,其间的关键人物是士族。至于社会史中平民部分,著者一直非常重视,在撰写社会史、政治史诸史之同时,一并收集一般平民之资料,然如果没有大量出土的新资料,这方面的资料预计不会很多,但著者最后仍将勉力撰写若干篇关于平民权利义务的论文,使社会史的研究获得较为平衡的发展。

本书所谓“中古”,是指东汉献帝建安元年至唐昭宗天祐年间(196—907),本书并不欲卷入中国社会史分期的论辩之中,之所以取这七个世纪作为研究对象,原因是:汉魏之际是一个变革期,许多人物在这段时期升降;唐末五代又是一个变革期,既存的门第在这时消融。根据本书总论第二篇《中古统治阶层之社会成分》的统计表,如果将这七百余年分为二十七期,则士族自汉魏上升以来,在统治阶层中皆占50%以上,至后唐时才降至50%以下 。士族不仅在社会中居主导地位,在政治方面亦占各期高级官吏数量之绝对优势,在这个意义之下,这七个世纪属于同一种社会架构,朝代之更替似乎是换汤不换药,因此社会史的分期并不等于朝代之更替,以同一种社会架构作为研究社会史的大段落,则有其基本的共同性。

本书各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量化、分析、比较、个案、推论等,视题目性质、资料的多寡而定。

三十年前,著者就读于台湾大学历史系,聆听劳榦师讲授魏晋南北朝史,劳师的渊博及这个时代的多样性,使著者迷上了中国中古史。著者在台湾政治大学政治研究所修习邹文海师的西洋政治思想史,先师柏拉图式的讲授方式,引导同学们层层深思,也启发著者对中国历史上许多问题做进一步探索。一九六四年,著者进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正巧许倬云师的研究室就在隔壁,许师新出版的《先秦社会史论》,与著者的学术领域极为接近,著者有缘时时请益。又王伊同先生来院访问,王先生《五朝门第》一书乃中古史甚具功力之作。在茶余饭后,著者蒙王先生不吝指教,凡一年之久。不久,何炳棣先生自美回国开会,当时何先生《明清社会史论》一书已名满史学界,著者仅一助理研究员而已,何先生曾多次主动特别约谈,并嘉许勉励著者在中国社会史方面继续努力。一九七〇年至一九七二年,著者至哈佛大学研究访问,听完杨联陞先生、余英时先生讲授的全年课程,并承蒙指教,总论第四篇《中古士族性质之演变》一文便是这一时期的研究专题。本书若干篇论文由陈槃师、严耕望先生审查,两位长辈屡屡坦诚批改,令著者受惠良多,陶晋生学长亦曾审阅总论稿,指正多处。

本书各篇的资料绝大多数来自历史语言研究所傅斯年图书馆,该馆中最重要的资料系当年傅斯年先生所收集,以研究需要为第一考虑。著者每每思及,若无该馆丰富藏书,著者很多篇文章甚至连架构都无法树立,即令勉强撰写,其内容必定比现在有更多疏漏。

一个在抗战爆发年月出生的人,处身于社会动荡的大洪流之中,能有三十年安定就学与研究的时间,已是异数,又能幸运地碰到许多学养深厚的老师与前辈先生,并获得丰富的研究资料与平静的环境,异数已不足以解释,或许是上苍的恩赐吧。

江山毛汉光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十五日 nycjgFOHGMoGwHattrtWgH/W+2Mue7345/GQhWsKBOAQmWn77w68gfJ1brJqHwh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