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我的抗炎之路

多年前的一天,我收拾行囊准备去湖边旅行。前一分钟我还在挑选衣服,将其叠好,整齐地放进我的帆布包里,甚至开始计划把指甲涂成哪种颜色。但当我伸手去取最喜欢的那件泳衣时,一阵眩晕感突然袭来。我试图稳住自己的身体,但感觉房间开始旋转。我感觉自己快昏过去了。由于室友不在,四周一片黑暗,我只能摸索着按下快速拨号键,将电话打给了母亲。

“喂?麦琪,是你吗?”母亲在电话的另一头问道。我张了张嘴,但发现嘴与大脑之间的“电路”像是“短路”了一样,发不出任何声音。我强迫自己开口说话,希望向母亲发出求助信息,但当我最终找到合适的词汇时,却无法控制自己的嘴正确地将其表达出来。

我瞬间陷入震惊和恐惧之中,不知道我的身体究竟怎么了。

我挂了电话,焦急地给母亲发短信,但我打出的“字”就像天书一般。我一遍遍地努力尝试,打字、发送、打字、发送……直到我眼前的键盘开始模糊,甚至无法区分字母C和D,我陷入了另一阵眩晕和混沌之中。

见我迟迟不回应,母亲回拨了电话。但我在接听之后仍然无法组织“正常”的语言。母亲直截了当地告诉我:“马上去医院!”她和我一样,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幸运的是,室友刚好在那时回来了,将我送到了急诊室。在接受了静脉滴注之后,医务人员为我安排了头部和胸部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在接受检查时,之前的眩晕感开始有所缓解,虽然脑子仍然昏昏沉沉的,思维一片混沌,表达能力也没有完全恢复,但我感觉好了许多。正当我感到尴尬,生怕医生认为我小题大做时,检测结果出来了。

“麦琪,从检查结果来看,你的症状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所致,”医生平静地告诉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一种轻度中风,大脑的部分血流供应减少或血管堵塞,就会导致类似中风的症状,比如说话含糊不清或严重头晕。

轻度中风?这个结果令我一时无法接受,毕竟我才24岁,平时很注重锻炼身体,并且始终坚持最有益健康的生活方式。朋友们甚至会向我寻求健康建议,这是何等的讽刺!

事实上,在内心深处我很清楚,自己的健康状况多年来一直不佳。我表面上追求积极向上的健康生活,但内心却在黑暗中苦苦挣扎。大约三年前,我开始出现严重的腹胀,即使蔬菜配橄榄油或鹰嘴豆泥配无麸质饼干这种健康的食物我也无福消受。一年前,空前的精神压力给我的身体造成了严重伤害。当时我正在范德比尔特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学习。在第一学年的最后三周,除了学习学校课程之外,我还要去印第安纳州参加临床实习。每个月我都要在实习医院和范德比尔特大学之间往返,以兼顾学校组织的“周考”和实操作业。

除了学习压力,我还面临着居住环境的变化。由于我原来的住处租约已经到期,所以暂时借住在朋友家。朋友的住处十分狭小,室友却从原来的一个变成了五个。她们经常熬到半夜,饮食习惯与我完全不同。例如,她们喜欢吃大桶的冰激凌和油腻的比萨。我只能努力迁就她们,但正是这些不健康的食物、不良的作息习惯和巨大的压力将我的身心推向了崩溃的边缘。我虽然极不情愿,但仍然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室友生活习惯的影响:冰箱永远被各种垃圾食品塞得满满当当。原本我习惯将闹铃定在四点半,这样可以在上课之前完成健身。但这会打扰她们清晨的美梦,所以我无奈地取消了锻炼计划。这种生活方式的快速转变与我毕生追求的健康理念、早睡早起的习惯格格不入。更糟糕的是,重重压力开始悄然在我心里累积。我不知道毕业之后该留在纳什维尔,还是回到家乡与男友团聚,这令我心烦意乱。在做出未来的抉择之前,我还要准备毕业考试,完成学业。为了应对压力,我开始采取溜溜球节食方式,即平时坚持健康饮食,并且按照网上的建议保持较少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然后在周末不加节制地大吃大喝犒劳自己。新年等重大节假日更是沉浸在酒精和甜食的海洋里。

不久之后,我开始感觉身体虚弱、思维混沌。巨大的压力似乎将整个世界推到了失控的边缘。我只希望按下“暂停键”,一个人静静地呆上几周。我希望远离所有人,独自将混乱的生活重新整理——但我却做不到。您有过这样的感觉吗?

一天,当我上完课走出教室时,突然感到双腿发麻发紧,于是赶忙拉起裤腿查看。眼前的景象着实吓了我一跳,我的一条腿膝盖以下已经肿胀不堪。由于从未遇到过类似现象,我感到十分恐慌。我当时正在避孕,口服避孕药的副作用之一——深静脉血栓会导致腿部肿胀。我想这可能正是问题所在,于是直接去了学校的门诊。但检查结果否定了我的猜测,医生给我开了两种处方药:呋塞米(Lasix)用于减少液体潴留,布洛芬用于消炎消肿。医生称检查结果正常,我只需服用药物消肿即可。但他并未告知我问题的根源,也没有询问任何有关生活方式、压力、营养等方面的问题。

药物的作用仅仅维持了几天,后来肿胀逐渐蔓延到了身体的远端部位,甚至面部也明显浮肿起来。严重的脚部肿胀导致我穿不上鞋子,身体也开始出现凹陷性水肿,只要我用手指向下按压,胳膊和腿上就会出现难以复原的凹陷。这不但给我造成了心理恐惧,而且令我在别人面前尴尬不已。伴随浮肿而来的还有疼痛。此外,我每天都处于一种近似宿醉的状态,虽然我实际上并未饮酒。

经过艰难的抉择,我最终决定毕业后回到家乡,开始我的职业生涯。毕业那天,我没有感到太多的喜悦,而是担心肿胀的身体会将礼服撑破。在其他庆祝活动上,我也只能用宽松的衣着来掩饰自己,然后面带微笑地与家人觥筹交错,尽管我知道自己第二天醒来时会因“宿醉”而痛苦不堪。“只要再坚持一下,麦琪,”我告诉自己,“等这段时间过去肿胀就会消失,一切就能恢复如初。在欢快的日子里,就应该保持微笑,你一定能行。”

几天后,我开车从田纳西州回印第安纳州老家。为了保持舒适,我将左腿靠在车门上,勉强挺过了那次长达7个小时的公路旅程。当我最终将车停在家门口时,发现自己几乎走不动路了。车门在我的左大腿上留下了一条深深的凹陷,右腿也肿得犹如大象腿。触目惊心的肿胀再次惊到了我。我跌跌撞撞地下车,回到了房间。当天晚上,我不得不将两条腿高高地垫起来,唯有如此,肿胀才会在几个小时后稍稍缓解,我才能勉强入睡。

虽然我最终在老家安顿了下来,心里的不安却丝毫没有减弱,压力继续影响着我的睡眠。

于是就有了开头的那一幕,当我准备去湖边小住时,却意外被诊断出了轻度中风。

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遭遇

在全面评估我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造成的慢性症状后,医生同意我出院,但强烈建议我及时接受心脏病专家的随访。医生认为,我需要找一位有能力确定病因的专家。

我多么希望专家立刻现身、所有问题迎刃而解,多么希望自己仅仅患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多么希望痛苦就此结束……但事实上,肿胀、体重增加、疲劳、腹胀等症状占据了我生活的全部。为了控制身体肿胀,避免体重增加,我始终小心翼翼地安排自己的日常饮食。但有一次我去芝加哥为男友庆生,为了避免给别人留下“娇气”和“挑剔”的印象,我抱着侥幸心理吃了与其他人相同的食物。第二天醒来后,我感到整个人都糟透了,跌跌撞撞地走到浴室,昏昏沉沉地上了体重秤。但秤上的读数瞬间让我清醒了:一夜之间,我的体重竟然飙升了超过5千克!我将前一晚拍的照片从手机中删除了,似乎这样就能消除那些不愉快的记忆。但我的脸仍然肿得厉害,身体就像从头到脚都被擦伤了一样疼痛难忍,思维也陷入了极度模糊的状态。

我全身开始起荨麻疹,又刺又痒。我忐忑地走到镜子前,看着镜中那个身材变形、几乎与之前判若两人的自己,眼泪顺着脸颊滚了下来。接着,我出现了严重的脱发,而且畏寒怕冷。腹胀不但带来疼痛,而且使我每天看起来都像身怀六甲的孕妇。过去的我热爱自然、精力充沛,但如今却因严重的脑雾而思维混沌,经常感到疲惫和低落。我继续过着一夜之间体重骤增骤减的过山车式生活,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减肥—失败—减肥”的循环。不管我如何小心控制,体重增加已然成为一种常态,不断冲击着我的心理底线。在病痛折磨下,我感到自己恢复健康的希望愈发渺茫。身体就像失控的风筝,不管我的内心如何呐喊,都无法阻止它一头扎向地面。

眩晕导致的视力下降使正在开车的我不得不迅速靠边停车。如果继续开车,我可能会直接昏过去。不知道有多少次,我无可奈何地将车停在路边,眼里含着泪水。在这种状态下,我不敢踩下油门踏板,继续驶往目的地。久而久之,我开始害怕出门,只愿待在家里,只想用泻盐泡澡,穿上宽松的衣服和弹力袜,用一堆枕头将双腿高高垫起,将薄荷油涂在我硬如岩石的肚子上,然后一连几天躺在床上不见任何人。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感到些许的安全。

但恶性循环仍在持续。

当年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我仿佛做了一场醒不来的噩梦,到今天仍然心有余悸。

彼时我的健康每况愈下,甚至影响了本该是我一生中最重大、最幸福的时刻——2015年10月男友向我求婚的那天。自从我与今生的挚爱订婚那天起,我的生活便笼罩在身体肿胀等病痛折磨之中。在求婚、订婚、单身派对甚至婚礼的所有照片中,我的身材都严重走样。由于面部浮肿,我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而且笑容僵硬。紧绷的衣服包裹着肿胀的身体,尽管我刻意购买了大码衣服来掩盖这一切。婚姻的浪漫和神圣感被破坏殆尽。由于各种失衡和炎症的影响,我的体重在大约一年的时间里增加了足足18千克。

我不记得自己看过多少医生,他们将我像皮球一样踢来踢去。我只是他们当天接诊名单上的一位病人而已,他们急着走一遍过场,只为尽快将我转诊给另一位医生。

当我第一次走进心脏病医生的诊室时,心里充满了无限的希望。但这正应了那句话: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医生认为我的病情是激素紊乱所致,于是我被转诊到内分泌科。

我满怀希望地去了内分泌科,但得到的不是诊断结果,而是再次被转诊到免疫和过敏科。

就这样,我在各个科室之间来回奔波。

每次预约我都满怀希望,期待着这次会有所不同,幻想着医生能够查清真相,甚至希望他们能够发现癌症,这样至少我能得到确切的答案。

我一度以为,医生能救我于水火。我就诊于曾经很欣赏的一位负责任的医生。我在第一次就诊时被抽了几管血,医生宽慰我说,他一定会将问题查个水落石出。随访时,医生先看了看检查结果,又看了看我,然后再次看了一眼检查结果,最后慢斯条理地说:“麦琪,看样子你得了一种罕见的肾病……”

虽然对诊断结果感到惊恐,但我却不由自主地松了一口气,因为心里的那块石头终于要落地了。既然医生能确诊我的病情,那么他一定有相应的治疗方案。换言之,我还有康复的机会。

但他接着说:“说实话,我是肾病领域的顶尖专家之一,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我没办法解释。我尊重你的知情权,但我确实不清楚你的肾脏为什么会衰竭,”医生坦言,“而且你还患有严重的免疫缺陷病,你的蛋白质水平非常低。恐怕你的余生都要依赖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了。”

我能理解这几句话的分量,但起码我离真相更近了一步(至少当时我是这么认为的)。我原以为,经过一个又一个专家的转诊,我终于找到了一位能帮助我的医生。但他接下来的举动,彻底浇灭了我的幻想。

“给麦琪再安排一次复诊,时间定在六个月之后吧。”说完,医生和我握了握手,就独自回了办公室。

什么,六个月之后?!但对于我应该在这六个月里做些什么,医生并未给出任何建议。他既没有解释为什么我会染上这种怪病,让我像行尸走肉一般活在人世,也没有给出任何解决方案。我尽量克制着内心的沮丧,接受了复诊预约,然后迅速冲出了诊室。来到停车场之后,我努力调整着呼吸,试图在开车之前平复自己的情绪。

但当我坐上驾驶位并关上车门时,眼泪再也无法抑制。

我不甘心,自己只能在接下来的六个月里坐以待毙。我不甘心,既然医生能确诊我的病情,为什么不能制订治疗方案或提出实质性建议,而是再次将我推入迷茫的境地。我不甘心,原本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位神医圣手,能帮我还原疾病的真相。我不甘心,曾经将每一位专家当作救命稻草,但他们却无法告诉我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我不甘心自己的病情始终扑朔迷离,不甘心它就此毁了我的健康生活,不甘心这个世上竟然没人理解我的孤独和绝望。既然连全球最顶尖的医学专家也束手无策,我又该如何摆脱这无尽的苦难?

但我相信自助者天助!我决定走出阴霾,重新振作起来。“我已经受够了。”我坚定地告诉自己。我厌倦了将希望寄托在那些毫无作为的医生身上,我才是最关心自身健康的那个人。我自己的身体我说了才算,现在我要夺回控制权了!

正是这句渴望绝处逢生的呐喊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在母亲的鼓励下,我报名参加了功能医学研究院(Institute for Functional Medicine)面向执业医务人员推出的功能医学培训课程。由于我本身有医学背景,所以顺利通过了入学申请。鉴于我刚刚离开范德比尔特大学,重新走进校园原本并不在计划之中,但我就是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因为传统医学对我的病情改善毫无助益,所以我对这次培训充满了期待。

母亲的经历让我相信功能医学(或综合医学)的治疗模式。母亲在36岁那年被诊断为结肠癌III期,传统医生对此无能为力。

一如那天下午我在停车场做的决定,母亲下定决心要治愈自己。有一段时间,她去美国癌症治疗中心(Cancer treatment Centers of America)接受治疗。除了化疗,该中心还采用一种综合医学模式,通过芳香疗法、均衡营养等方式治疗癌症。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母亲的癌症始终没有复发。

但请读者不要误解,我并不是反对传统医学,因为人类健康离不开它。我很感激当年那位当机立断实施紧急剖宫产手术从而救了我长子一命的医生。我很感激参与手术的护士们,将我刚出生的儿子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因为他出生之后没有任何生命迹象:没有心跳、没有呼吸、对刺激毫无反应、肌肉松弛、全身青紫。我很庆幸人类能使用抗生素对抗细菌感染。我很钦佩每一位奋斗在一线的医生,是他们拯救了无数的心脏病发作患者、枪伤或车祸受伤者。我很感恩每一种能减轻痛苦、帮助人们摆脱抑郁症、治疗各种无法忍受的肠道疾病、重新赋予人们健康权利的药物。我不否认传统医学有时的确堪称“灵丹妙药”,但它对仅患慢性疼痛或症状轻微的人有时并不适用,甚至对大多数本书涉及的炎性病症的效果适得其反。传统医学并不倾向于揭示疾病的根源,医务人员也不会抽出大量时间陪伴患者,与其充分沟通并适时提供帮助,更不会随时响应或根据病情的变化提供针对性支持。保险公司一般会报销患者的药物费用,但并不报销生活方式疗法的费用。

我的功能医学之路

功能医学研究院的课程使我对全人健康有了新的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的生命轨迹。我开始深入了解,参加会议和讲座,潜心研究,阅读文献,不断学习。事实证明,医生给出的诊断结果都有各自的依据,而我所经历的各种病症也都有具体的根源,只不过传统医学还没有追溯到源头。

我所经历的一切都是炎症的“杰作”。炎症导致了我体内几乎所有系统的衰退和失衡。人体各大系统并非相互独立,而是互联互通的。我开始学着问“为什么”,为什么我会染上炎症?炎症产生的根源又是什么?在此之前,医生给我开的所有药物和补充剂只是针对具体症状,如腹胀、便秘、疲劳、头痛、皮肤病、肿胀、体重增加、头晕等,但并未触及炎症的根源。所以要想求得真正的康复,我们需要基于自己的病情发掘并消除炎症的根源。

苍天不负苦心人,我最终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于是我决定重整旗鼓,尝试一套全新的诊疗方案,彻底消除炎症的根源。

事实证明,这套方案行之有效。

如今,我不必再忍受“怪病”的折磨,不必再受困于任何令人求助无门的绝望症状,而且摆脱了对各种药物的依赖,再也不会因食用某种食物而浑身肿胀。我能轻松自如地保持饮食均衡、健康,而且丝毫没有感受到食物受限。我的精力和魅力不但恢复如初,甚至更上一层楼。以前不止一位专家断言我没有生育能力,但如今我已经是三个可爱孩子的母亲,这令我感到无比骄傲。

在掌握消除炎症根源的方法之后,我认为自己有责任像拯救自己一样帮别人走出泥潭。因此,我辞去了传统医院的工作,开始了在线健康咨询生涯,为世界各地的患者提供一对一服务,帮他们恢复身体健康。我接诊的患者大多和当年的我一样,感到无比沮丧和困惑,与“神秘症状”斗争多年,厌倦了医生“一切正常”的说辞,不愿继续服用各种毫无效果的药物。他们通常已将所有可能的疗法试了个遍,但几乎均以失败告终。

随着炎症的消退,患者消除了慢性疼痛,调节了自身免疫紊乱,修复了肠道失衡,缩小了肿瘤体积,克服了焦虑和抑郁情绪,能够轻松入睡,甚至取消了不必要的手术。原本被诊断为不孕症的患者最终成功受孕,原本身材臃肿的患者成功轻松减肥,原本受各种疑难症状困扰的患者重获健康,重新找回了自己的存在感和幸福感。

确定您的独特的炎症类型,并有的放矢地消除其根源正是本书的写作目的!我认为我有义务基于自己的专业知识,针对患者(无论其年龄、种族、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如何)提炼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指南,使他们能最终摆脱传统医学无法诊治的病症并重获新生。虽然我无法一对一地指导所有患者,但我可以将自己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分享给每一个人,这也是我作为本书作者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任何人都有追求真相、走出迷津的权利。尽管我们没有面对面交流,但我希望一切改变从您捧起本书开始,从阅读书中内容开始,从这一刻开始。如果本书为您的人生重新打开了一扇门,我会由衷地为您感到骄傲。本书是一套以解决方案为主导的指南,旨在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帮您减轻炎症,让您以更充沛的精力和活力迎接健康的人生。这套指南也是当年的我苦苦寻求而不得的答案。

本书将向您介绍炎症是什么,它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当急性炎症发展为慢性炎症时又会发生什么。我将在一系列以解决方案为主导的章节中向您揭示环境、饮食习惯、心理健康和生活方式在炎症的产生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在厘清炎症的根源之后,我将向您提供各种必要的“武器”,帮您取得健康保卫战的胜利!一旦掌握了相关知识和建议,您就能改变自己的不良生活方式,完全扭转自己的健康状况、提高工作效率和精神活力。

最重要的是,本书的知识和建议将帮您强化免疫系统,重塑更加强健的体魄。强大的免疫系统能帮您抵御病毒、细菌、过度压力、毒素、创伤甚至怀孕对身体造成的损伤,一路为您保驾护航!

或许您已经在沉疴中挣扎了太久,但疼痛等不适并非生活的常态。您有权掌控自身的命运,以身心完整、意志坚定、健康向上的姿态活在这个精彩的世界。您的健康不仅是个人的事,它所产生的涟漪效应将影响每一个可能与您有交集的人,包括您的同事、家人、您尚未出生的孩子,以及整个世界。我愿意帮您消除造成一切病痛的根源,做您的健康守护者!

您准备好了吗?让我们携手,共同开启这段彻底消除炎症的旅途吧! b5vYNSK20M2Hcd3XDDiwxBe11cCyCg3tNntWbqY+/YbUrycBK24Fr2JQbKfsRdD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