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由育儿上道是捷径

回想起来,在2002年龙儿出生,成为妈妈的那一刻,我就踏上了育儿之道。

彼时,我写了职场妈妈心灵成长小说《我要做个好妈妈》,表达着为人母的强烈愿力,要成就孩子一生的幸福。

今日,育儿之道终于走通了。任何一位希望孩子幸福的父母们,均可以循着这条育儿之道,在养育孩子的同时,成就自己生命的觉醒。

这条通达的育儿之道,其一是浩途成千上万会员17年共修的佐证,其二是我借由重症肌无力的病症,历经了1500天的起死回生,重新走了一遍从0岁到18岁的成长历程,让我有机会洞察了人生的真谛——育儿竟然是为了育己。养育孩子的过程,是父母证悟“道”的过程。孩子引发父母强烈情绪的点,精准地指引着父母成长的方向。只要善于解读老天的美意,父母由育儿上道便是捷径。

一、烦恼即菩提,焦虑即指引

《接纳力三部曲:活出完整的自己》自序,我写下的是“心若安好,便是晴天”。彼时,我的着力点放在怎么能让妈妈们心安下来,毕竟静定才能生慧。

现在,我深刻地理解了亲子之间,尤其是母子之间,有着最深的能量纠缠。怀胎十月,一朝分娩,妈妈的心从此有了一生的牵挂,关心则乱,焦虑是必然的。孩子不爱学习,担心他有多动症;孩子爱学习,担心他眼睛会近视;孩子兴趣广泛,担心他不专注;孩子乖巧听话,担心他没主见;孩子身子弱,担心他被欺负;孩子身强体壮,又担心他惹是生非;孩子拿着手机,担心他沉迷游戏;孩子没有手机,又担心他与世隔绝……

好吧,既然焦虑不可避免,那不如将焦虑作为线索,指引自己去收获成长的礼物。烦恼即菩提,我实证到的烦恼转为菩提的最佳路径是:积极投入产生烦恼或焦虑的场景中,去探究因缘,获得了悟。

以前,焦虑的妈妈来找我倾诉,我一般会安抚性地先说:“很正常。”现在我会脱口而出:“太棒了。”有了焦虑,就有了成长方向的指引。

有一位妈妈,很焦虑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上初中二年级,之前常常是班级排名倒数第一,最近获得了上初中以来的最好成绩,是班级排名倒数第四。

听完这位妈妈的讲述,我了解到:从孩子上小学以来,妈妈每天下了班就是在抓孩子学习,还会给孩子额外布置家庭作业。但,没想到孩子的成绩越来越差。老师反馈说孩子上课的时候貌似在听,实则在走神。这位妈妈很担心孩子会连高中都考不上。可孩子的个头和力气已经超过了妈妈,能很轻易地把妈妈推出屋外,不让妈妈指导学习。妈妈现在既焦虑又无奈。

我用换位法带领这位妈妈去感同身受,让她体会孩子所处的场景。她清晰地体会到,孩子需要的是空间。孩子将她推出屋是为了捍卫自己的物理空间;上课时的走神,是在捍卫自己的精神空间。孩子在练习成为自己的主人。

顺着这个线索,我问这位妈妈:“你觉得,你是你生命的主人吗?你的空间有没有被挤压或者被侵犯?”没想到她直接哽咽了。原来,她不会做饭,她的妈妈一直心疼女儿,每天都会跑到家里来帮她做饭,收拾屋子。也因此她妈妈对她家里的家具、家电、装饰品等都具备话语权。她,从来没有做过真正的女主人。说着,她哭了,心中充满了委屈和不甘。

她意识到,原来是她需要刻意修习划界限主题,主动从孩子的领地退出。同时,她需要以孩子为师,像孩子把她推出屋外那样,将她妈妈请出自家的领地。

我由衷地为她的觉察点赞。如六祖慧能在坛经里所述:“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二、抵达空性,才能做到爱他如他所是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句话体现了两层意思:父母爱子,便有亲子之间的能量纠缠;父母为孩子计深远,取决于父母自身的格局。

在育儿领域,我们经常会说一句话:爱他如他所是,而非如你所想。这句话表达的真相是,我们为孩子计深远的时候,未经觉察,基本上是如我们自己所想在为孩子安排未来。所以我们需要被这句话反复提醒。

爱他如他所是,并不容易做到。伴随着孩子的不同成长阶段,父母会遭遇不同的焦虑。烦恼即菩提,指引着为人父母者一次又一次放下我执,抵达空性。如此往复,因为父母爱孩子如他所是的这份愿力,推动着父母逐步悟“道”。我常对身边的人说,反正你已经在养孩子了,那还不如顺便让自己带着悟道的心,把自己这条命活明白。

上道和没上道的结果区别很大。最明显的区别是:没上道的父母最后会费力不讨好,持续掏心掏肺地付出,换来的是孩子的各种怨怼;而上道的父母最后会越来越轻松,关键时刻的引领和支持换来的是孩子持续的内驱力。

我旁观过一场直播,印象很深。有一位妈妈求教,说自家女儿28岁了,硕士研究生毕业,也工作了。在工作单位时,女儿总被领导挑剔,显得无所适从。这位妈妈焦虑地问:“我女儿是讨好型人格,对领导唯唯诺诺,我该怎么办?”

主播训斥这位妈妈:“正是你从小到大对女儿的掌控,才导致了女儿的讨好型人格!”

这位妈妈唯唯诺诺地承认:“我女儿从小就听话,一路按照我对她的规划发展,大学专业是我帮她选的,研究生是我让她考的,工作单位也是我托关系找的……我承认我对她掌控比较多,我现在想求教,我该怎么做才能让她在工作单位有好的发展,她还不肯谈男朋友,我怎么做才能让她好好成家立业……”

主播棒喝道:“你还在掌控!!!”

“可是我不问清楚,回家我女儿又要怪我没给她安排明白……”

作为旁观者,我被“28岁女儿”这个关键词雷到了。女儿都已经28岁了,妈妈还操心呢!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这位妈妈一直走在掏心掏肺、全心全意、肩扛手提也要帮孩子活得更好的路上。现在,她走进了死胡同。她很难意识到反方向有一条通达的育儿之道。

“接纳力”的12个主题提供了育儿之道的台阶。早上道,早轻松。

恰好,这位“28岁女儿”的妈妈托人找到我做咨询。我便有了机缘向她介绍如何迈上第1个台阶:倾听。

这位妈妈已经和配偶离婚20年了,独自把女儿养大,心中一直憋着一口气,要把女儿培养成才,让渣男爸爸看一看:离了他,地球照转。

我问她:“为什么一定要证明给前夫看呢?”我在引发她倾诉的过程,协助她开启了自我倾听。

最终,她觉察到了是自己一直在执着地“求认同”,曾经求前夫认同,现在求女儿认同。她才是真正的讨好型人格呀。

我用“接纳力”的倾听主题内容让她反躬自问,协助她转念、转身、当下上道。她的着力点不应该是怎么矫正女儿的讨好型人格,而应该着力在自己如何拆掉“求认同”的模式,能够爱自己如己所是。

瞧,即使儿女已近而立之年,依然会用血脉亲情的互动,激发父母破除我执,精进智慧,逐步迈向因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

三、成长的四重境界:起点低、当下净、回头脏、平常心

曾经,我读一些经典,感叹各种经典把所有的人间道理都说尽了,同时也疑惑,那为什么我们现代人并没有踩在经典的肩膀上直接开悟呢?

后来,重看电视剧《西游记》,忽然理解了唐僧扫塔的四重境界。

《西游记》里唐僧扫塔的情节,是从下往上扫塔。当时这个情节被观众诟病:从上往下扫塔才可能扫干净,从下往上扫怎么可能扫干净?!有位法师站出来讲解说,唐僧扫塔反映了成长的四重境界,即起点低、当下净、回头脏、平常心。

这如同养育孩子,踏上育儿之道,谁的起点不低呢?谁不是第一次做孩子的父母呢?谁还没有焦虑过?以焦虑为指引,当下觉察,当下清静。可是过不了多久,回头一看,曾经自认为清理过的台阶,又惹上了尘埃,自认为已经不会再焦虑的地方,又出现了焦虑,这很正常。以平常心待之,一步一个台阶破迷显真,持续精进就是了。

育儿之道的起点是焦虑,终点是空性。中间的台阶是“接纳力”的12个主题。“接纳力”是实证理论体系,各个案例本就源于生活,读者很容易产生共鸣,借鉴参考。

谨以“接纳力三部曲”奉献给所有为人父母者。走上育儿之道,就如同西天取经。咱们一起上路了! nPBW+AZQdxXnzsmIQpWbumvX2x7X9aEzEk92IsiL/Hxzso2Qg3b4UrriQgGKWRA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