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我写《失控》是25年前的事了。对于一本声言要讨论未来的书来说,这时间很长。离它的第一个中译本的出版,也已经10年。在这期间,世间许多事,皆已面目全非,包括我们对未来的态度。技术界更是沧海桑田,着实难以在这篇小文中一言以蔽之。然而,我自然也想知道,我这本书在过去25年间表现如何?它仍然有价值吗?今天还值得一读吗?若以我今天所知来重写一遍,那么它会有何不同?若真不同,那么我又将做哪些改动?

除了一些拼写错误,我还真不觉得哪里有错误或失真。我极力描述和解释的原则仍然有效,并且我相信仍然有用。实际上,我觉得它们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效用。我们每年都会创建几十个新的合成系统,我集纳于书中的知识可对其做有益的指导。过去25年间最大的变化,是去中心化系统、分布式动力和机器智能带来的禆益日趋明确。而此前,《失控》中的诸多主题,比如“涌现”“蜂箱”“蜂巢思维”“蚂蚁算法”“社交机器人”,都看起来像是一些可爱又深奥的思想,属于哲学范畴。而今它们则被正确地理解为互联网核心的、本质的、实用的基础概念。从前当我谈到这些事物时,它们显得邈远、近于臆测;而如今我们再提到它们,就已经近乎陈词滥调了。如今尽人皆知:众人的智慧堪做大用。

这本书的不足之处在于,它遗漏的、未曾涉及的部分。我没有写一章来讨论为什么经济也属于一种人工分布式系统,就像一个视频游戏,或者一个有机体。我本来为这章做了一些笔记,但是对于一本体量已经太大的书来说,它又属于体量较大的一个章节。我同样没有探讨新闻、信息系统或社交网络,现在看来这是一个巨大的疏忽,去探讨这些话题才合乎逻辑。如果我今天要重写这本书,那我会让它多一个信息生态的章节。

让我惊异的是,《失控》一直不曾落伍。在诸多科学领域,一本25年前写的书,肯定早就严重过时了。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用来讲述“涌现”故事的示例和具体案例仍然有效,这是因为这一领域的进展,远非我所预期的那样迅捷。在2020年的今天,我可以在原书24个章节中的每一章里添加相同数量的新材料来支持我的论点。比如许多原本只是书面上的畅想,现在已经出现在了研究实验室里;许多原本在研究实验室里的想法,现在已经变成了商品。但奇怪的是,在过去的25年里,这些方面都没有出现重大突破,也没有出现颠覆性思想。唯一的例外是深度学习及神经网络的进步,它们比任何人预测的都要好用得多。应该补充一点,如果今天重写这本书,那么我会用几章的篇幅来介绍深度学习及神经网络(我此前曾简要地提到过),因为它们对于人工智能这一当前世界上重要的新技术而言,已经变得举足轻重了。事实上,深度学习及神经网络是自下而上、分布式、去中心化、涌现系统的最好例证。它们是我25年前在《失控》中写到的全部事物的完美例证。

就算深度学习及神经网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25年前我们所不了解的多数其他事物,我们此时仍然不明就里,我们的理解存在着相同的漏洞。对于如何构建可以引导或提升自身复杂性的系统,我们仍然没有很好的把握,我们不知道如何对演化系统进行编程以使其自行演化。我们甚至还没有关于外熵系统何以运作的合理的理论构想,即解释它们可以持久并不断发展的原因。对于复杂性,我们没有可行的衡量标准,甚至没有人造生命的可行框架。如果有人在我写《失控》时问我,那时候我会猜测,我们现在至少可以给其中一些问题找到答案。但是,呜呼,它们仍然是未知数。

但我们确实已然理解了某些事。我可以自信地说,现在尽人皆知的一件事就是,我在《失控》最后一章中描述的如何创造复杂事物的“九律”确实有效。举个例子,我们确实可以用简单的东西创造出复杂的东西。即便那些非科学工作者,如今也看得更清楚,复杂的机器与生物有许多相似之处,而我们乐见如此。在过去的25年里,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看到那些非常基本的自下而上的去中心化系统是如何取得成功的,如何取得比我们猜测的速度更长远的进步。即便是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系统,也未必能够让你功成事遂,自下而上通常是最理想的方式。这些都已经属于渗入我们文化中的教义,今天大家已经视其为理所当然的了。

我想《失控》在使上述思想得到接纳并进入主流方面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失控》的中文版于那时来到中国,我特别感恩。那是一个完美的时间节点。中文版的发行是在中国企业家制作大型复杂系统的时候,我所进行的深入研究对他们的实验大有禆益。在美国,我的书却出现得太早了。它是在互联网时代真正开始之前出版的,它收到的评论很少,在当时受到漠视,因为技术被认为很无聊,并且无关紧要。到互联网迅速发展之时,这本书已被人们遗忘了。现在情况则有所不同,因为我们已经受到了教育去理解“涌现”,另外别的作者关于这些思想的著述也陆续出版。《失控》现在的销售量,比它首次发行时更高。

出版界有句老话:“小书易卖,大书难销。”《失控》是一本大书。如果我今天重写它,它将会更长、更大。故此,我对所有愿意啃这本大书的读者心存感激。它艰深晦涩,不易理解。感谢读者,和我一起踏上这段旅程。我希望我的研究对你有所助益,我也希望这本书短一点!

凯文·凯利

2020年7月1日
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西菲卡市 /EjQUcsBdDPd2rx4cP+0dVK8YM1af3o9Llf/HDMno62CMBwPkRaS0BSCF2n6rvV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