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7

试卷启封的那一刻,欧阳修终于看到了那个闪耀的名字:苏轼。

在欧阳修的极力宣传下,这个来自四川眉山的青年很快就成了大宋的超级红人。当时,苏轼创作欲旺盛,每当有新作出现,便会立刻传遍京师,引得无数人争相传抄。

苏家兄弟在开封春风得意之时,家乡突然传来噩耗,他们的母亲程氏去世。

苏母去世时,苏轼、苏辙金榜高中不久,这似乎是老天爷安排好的。于是,两兄弟不得不随父亲仓促离开首都,回乡奔丧。

在家乡的日子,苏轼心情是伤感的,但至少有所期盼(毕竟已经科举高中)。这期间,宋朝名臣王旦的儿子、龙图阁学士王素调任到成都,苏轼以在籍进士的身份,就蜀中赋税问题发声。

仅一面之缘,王素就觉得苏轼人才难得,把儿子王定国介绍给苏轼做朋友。后来经历人生动荡的苏轼,还因王定国写出“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千古名句。

嘉祐四年(1059年)十月,苏氏父子再度前往开封。此次旅途同样历经艰辛,他们几经辗转,次年二月才到京师。

这一次,苏氏父子在开封又火了,火爆程度甚至超过第一次。

嘉祐六年(1061年)八月十七日,苏轼、苏辙参加制科考试。所谓制科,是宋朝人事考试中的特殊考试。两宋几百年间,完整的制科考试一共只举行了22次。

此次制科的考官阵容豪华,有大名鼎鼎的王安石、吴奎等。一看这阵容,就知道这考试是超级重量级的。

苏轼两兄弟,毫无阻碍地过关了。

当你目标明确,全世界都会为你铺路。 6QtcglCeG5G+Ca0cL/s1Hg7zky+kDcujjvYZ8f7vQJ1ykw1jWzkmxmwHrZoby48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