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

陈季常与苏轼的故事,讲来比较催泪。

他们的交往,要先从陈季常的老爸陈希亮说起。苏轼二十几岁刚步入仕途时,曾在陕西凤翔任职,当时的顶头上司就是陈希亮。

陈希亮品行高尚,但为人严厉刻板。这种行事风格,跟当时年轻有为、潇洒不羁的苏轼完全不搭。日常工作中,两人常有分歧。

可是,苏轼与领导的儿子成了一生的好朋友,两人经常一起出游。

很多年后,他们再次见面,纯属邂逅。

当时,人到中年的苏东坡,奔波在贬谪黄州的路上,一脸的土,满心的累。途中,他忽然发现大片大片的梅花凌寒而开。作为表达狂人,老苏随手就写了两首诗:

梅花二首

春来幽谷水潺潺,

的皪梅花草棘间。

一夜东风吹石裂,

半随飞雪度关山。

何人把酒慰深幽?

开自无聊落更愁。

幸有清溪三百曲,

不辞相送到黄州。

诗刚写完,抬头就看见一个人,头戴高帽,手拄拐杖。

四目相对时,顿觉似曾相识。

“陈季常?”苏轼的笑在脸上荡漾开来。

“苏子瞻!”对方也伸开双臂,作势要拥抱他。

他乡遇故知,真是人生喜事之一。原来,与世俗不容的陈季常,就隐居在黄州附近的一个小木屋里。

苏轼曾专门给陈季常写过一篇文章:

《方山子传》(节选)

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

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题目中的“方山子”就是陈季常,在文中苏轼表达了对他特立独行的人格和淡泊名利的人生取向的赞赏。

在黄州的几年间,陈季常七次来看苏轼,苏轼呢,先后三次登门拜访陈季常。

每次,酒过三巡,两人秉烛夜谈,就完全忘记了时间。

陈季常的夫人柳月娥,平常脾气不太好。

有一次,她看两个大老爷们聊个没完,忍不住大吼一声:“还不睡!”陈季常猛然听到,吓得打了个哆嗦,连拐杖都掉到了地上。

苏轼见状大笑,后来写下一首诗:

《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节选)

龙丘居士亦可怜,

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

拄杖落手心茫然。

这是多么温馨又生活化的一幕!

苏轼离开黄州的时候,前来送行的人有很多。

登船的时候,大家都四散而去,可陈季常不舍得走。结果,他一路从湖北一直送到了江西九江(“七年四月,余量移汝州,自江淮徂洛,送者皆止慈湖,而季常独至九江”)。

苏轼那首吟庐山的千古名作,就是由黄州改迁汝州途中所作。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此后,两人几年未见。

后来苏轼仕途逐渐走高,陈季常真心为老朋友高兴。

当时,有些人巴结苏轼,意在攀附关系,但陈季常不是。

无论你处在高峰还是低谷,我都伴你左右。

看到你现在一切都好,我就放心了!

至此,两人的故事还远未结束。

1094年,苏轼被贬惠州。知道老朋友心中难受,陈季常的问候信就来了,并说要赶到惠州一见。

苏轼想了想,拒绝了。

艰难的旅途,自己一人辛苦也就罢了,怎能让朋友再走一遭?

他给陈季常回了一封信:“到惠半年,风土食物不恶,吏民相待甚厚……”

老朋友,你莫担心,我在这边好着呢!

苏轼、陈季常的真挚友谊,不带任何功利。

最好的朋友,一定会时刻牵挂彼此,且从来不会利用对方。

无功利,是好友间的最高境界!

老友的变化 iH0SZVRX1K1EKhFvL0gAYSROxIlMrbR9P3AEZy86QoI9Sezj8Xz7Ri/try27/LF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