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2023年大年初二夜,梦见与友人讨论笙,醒后,兴趣一下就被激发了出来,遂在大年初三起了个大早,提笔陈词,继续整理书稿未完成的部分。

笙在中国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千百年来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融,让东方遇见了西方,让西方爱上了东方。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乐器,诉说着各自美丽的故事。1777年,法国传教士钱德明(Joseph-Marie Amiot)将一件中国乐器带去了欧洲,这就是世界“自由簧”乐器的鼻祖——笙。此后,侨居俄国的丹麦管风琴制造家柯斯尼克(Kirsnick)仿照笙的簧片原理,改进了欧洲“乐器之王”——管风琴的簧片拉手。1821年,德国布希曼(Christian Friedrich Buschmann)发明了口琴,次年又发明了手风琴,显而易见,历史赋予了我们一个高远且真实的参照系。当下,笙的遗存价值不应被现代社会所抛弃,我们唯有把传统艺术中的永恒精粹传承下去,才能真正从中汲取到精神营养。

新时代语境中,传统艺术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适当变通转化。我们在探讨、交流笙表演艺术的同时,集中挖掘适合当下笙的教学理念、创新观念、实用价值等,就是对传统文化赓续传承的理性思考和科学践行。笙表演艺术不是凝固的雕塑,而是流淌的活水,水往什么方向流淌是与社会实践和宣传导向密不可分的。守正,守住优秀传统文化,这与意识形态领域的各项要求是契合的;尊古,意味着承古启今,乐器演奏方面的创新绝不是与传统割断的无根基创新。

笙专业的研究生教育,是对本科生教育的再深化,集中体现在专业基础、育人维度、国际化创新意识培养、职业观树立等各个方面,需要在深度与广度上下功夫。故教材在梳理中力求做到以下几点:一则,夯实基础,明确了笙能驾驭的调式和调性练习;二则,博采众长,立足经典,资源共享,纸质教材与电子教材同步使用,部分曲目采用扫码畅听方式;三则,尊重原作,通过实践反馈、沟通作者、反复校对三个环节,进一步纠正原稿错讹;四则,细化标识,规范了演奏技术运用;五则,提高效率,助力学生快速进步,诚邀国内优秀演奏家与作曲家共同创作高音笙视奏练习;六则,合理分类,常规曲目与扩展曲目并行不悖,为笙的教学提供更加有效之范式。

关于笙专业研究生国际化创新意识的培养,这里有必要再赘述几句。笔者执教十三年有余,近年在与管风琴、马林巴、钢琴等西方乐器的多次创作演出中受益匪浅,逐步拓展了视野,笙的独特音色渐变成了“百搭款”。2022年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演奏笔者的原创代表作《笙声漫》,选用了笙与管风琴合作模式,一经推出受到业界广泛赞誉。2023年我跟随“风笙琴韵”专场音乐会进行全国巡演,相继又衍生出了多部原创作品,如《一蓑烟雨——为笙、管风琴、箜篌、马林巴而作》《最后的黄昏·之一》等,在国内各大音乐厅演出均获得好评。

实践证明,笙表演艺术走向国际化是一片大有可为的“蓝海”。首先,音乐的借鉴应该是相互的,融合并不意味着失去自己,或者全盘西化,而是成就更好、更伟大的自己。其次,“东海西海,心理攸同”。音乐之间的多元和差异,能让人们在互鉴中更深刻地认识自我、取长补短,进而为笙演奏的国际化创新意识提供了条件。最后,再絮叨几句,在学习前人,汲取精华的基础上,笔者对笙传统作品的演释有着独特的理解,其传统基础的积累是扎扎实实的,不是在一块白板上去创新。另,教材中具备国际化创新意识的作品多由笔者亲自参与创作并演释,作品里蕴含着鲜明的个人风格,与当下停留在表象上的“新作品”有着截然不同的特色。

本教材为2021年浙江音乐学院研究生教学立项项目,得到了本行业众多专家的大力支持,深表感激!此次教材的顺利付梓或许是对我“剑走偏锋、独辟蹊径”勇气的嘉奖吧,书中不妥之处,望广大笙界朋友拨冗斧正!

杨磊
2023年1月24日星期二
癸卯年正月初三辰时 8sK92ivov5ZMn3m4pQP4XLftPsgbxudBH6mqOzJUbSHnfrzX3Vna3/MJ6ZNJ9ng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