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一、农村学校应当如何发展?

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主体是政府,学校的有效发展靠自身。一所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究竟应当如何发展?站在不同的立场上,通常会持有不同的观点。

对于区级政府在乡村街道的办事处而言,站在办学者位置上,首先是要确保辖区内的全体适龄儿童有学上,同时要努力争取让孩子们上好学。所谓“有学上”,就是指确保街道内的每一个适龄儿童,不论远近,不论是本地儿童抑或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都在就近的学校享有相应的学位,都平等地享有在就近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接受同样的教育。所谓“上好学”是指结合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大力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社区教育等学校协调发展的同时,努力寻求义务教育更为充分的发展——在更高层次上推进义务教育,以期每一位适龄儿童都能享受到更为优质的教育服务。

对于区教育局而言,站在学校上级主管部门位置上,更加期望区内义务教育学校能够均衡发展,能够百花齐放、各美其美。这种教育均衡不仅仅表现在本区内的一些学校能够在更大范围内与区外更高层次的学校齐名,更多期望出现的则是区内学校彼此之间的协调发展、共同进步,最低限度也要确保各街道学校之间发展状况的相对均衡。这种均衡不仅仅体现在师资均衡、生源均衡、硬件设施设备的均衡,更多体现在学校发展品质处于一个相对接近的层级,共同享有相对接近的社会美誉度。

对于学校自身来说,站在学校学生、家长、教师、校长的立场上,由于各自的索求不同,对于“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也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是,他们的视角是比较相似的,都期望自己的学校能够成为众多同类学校中的佼佼者,都期望自己的学校在与其他同类学校相比较中获益更多。

在这样一种情境下,如何“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无疑,校长尤为关键,校长所领导的管理团队尤为重要,他们的思想与实践直接决定了义务教育的质量高低、公平与否。所幸,上峰中心小学的管理者团队对此有着理性的认识、执着的实践。近年来,上峰中心小学以“农村小学绿色教育特色建设的实践研究”课题为引领,因校制宜,脚踏实地,以勤勉而有效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儿童、造福社会,用学校自身的稳步发展诠释了“绿色发展”的真谛,谱写了“绿色教育”在农村小学的生动篇章,用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丰硕业绩向社会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在持续推进绿色教育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学校内部教育生态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出来。教师以教育学生为己任,兢兢业业工作,亲切关爱学生,和善礼敬同事,在相互协作与相互帮助中,在竞赛与研究中,引导学生从容成长,勾画出农村小学校园内绿色生态。这种和融相生的绿色发展,也正是一所学校应当为儿童提供的健康的教育、公平的教育。

二、上峰中心小学的绿色教育实践与研究回顾

2011年11月,江宁区上峰中心小学申报的课题“构建‘绿色教育’特色学校的研究”被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立项(立项编号:D/2011/02/320);2012年6月,课题正式通过开题论证。同年秋,学校校长变更,课题组教师在新任校长的领导下逐步展开研究,校内全体教师积极参与,一些专家、领导对此项课题的研究给予了高度关心。在这一过程中,国内著名的教育管理学专家张新平教授、程晋宽教授对学校课题研究给予精心指导,江宁区教育局和汤山街道领导对学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江宁区教育局各科室与部门领导对本课题研究、实践进展多次给予指导和鼓励。

2015年,根据课题研究的实际进展情况,结合教育领导与管理领域部分专家学者的意见,上峰中心小学正式向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提出:①根据课题研究需要,结合研究工作的实际情况,申请将本课题主持人马本祥(前任校长)变更为:彭高林(现任校长)、孙军(教育学博士),并对参与课题研究的课题组成员进行部分调整;②申请将原课题名“构建‘绿色教育’特色学校的研究”变更为“农村小学绿色教育特色建设的实践研究”。

近年来,学校全体相关教师遵循教育规律,按计划有序推进课题研究与实践,积极收集相关资料、撰写研究论文,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其中,部分教师的论文在各级竞赛中获奖,或者被各类期刊录用发表。

2016年年底,在本课题结题阶段,课题组成员名单重新进行了梳理(见表1),非常感谢他们几年来的执着与付出。

表1 “农村小学绿色教育特色建设的实践研究”课题组成员名单

续表

续表

三、致谢课题研究相关人员

在“农村小学绿色教育特色建设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过程中,南京市教科所、江宁区教科室的专家给予了悉心指导和持续的帮助,上峰中心小学的全体师生为课题研究的持续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书作为课题研究成果,顺应国家倡导绿色发展理念,恰逢其时地契合了时代的节拍。撰写本作品历经三年时间,课题组教师为此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深入参与校内的相关研究活动,力图把校内教师的研究成果整理和展现出来。在此期间,孙军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了国家重点课题“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研究”(AHA160006)的研究,对农村小学的遵循规律、绿色发展有了更深的体会,深感农村小学执着改进、奋力前行的努力与不易,并深深被师生们积极向上、团队共进的工作与学习状态所感动。

在本书撰写过程中,得到了上峰中心小学李小兵、王先进、贾志军等领导和课题组各位成员、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前任校长笪鸿明老师、马本祥老师的真诚帮助。朱述良主任、王号芝老师在资料整理、文稿校对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精力,扬州大学王雪纯同学也参与了书稿校对。

感谢南京大学出版社荣卫红编辑对于本作品自始至终的关心、指导与细心校对。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永远在路上。在江宁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好背景下,江宁教育事业协调发展、绿色发展、稳健发展,为本项课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系统支撑,也提出了更高的务实要求。谨以此作,献给持续改进、蓬勃发展的江宁教育事业。 o52QVfgpz6wq9CGaWDkPqWrcVdDZAhDKflj9NWt8fOejmQ0AYKxZNDCHDEFKvA8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