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音乐概述

问题导入

音乐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种类之一。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催人联想,给人力量,引导人们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未来。音乐源自何处?在历史长河中,是如何发生发展的?这些问题的解决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一、音乐的起源

音乐的英文是“music”,源自于拉丁文,原指古希腊神话中掌管文艺、科学并侍奉太阳神阿波罗的女神缪斯。以她的名字、形象来代表音乐,暗示音乐的高贵纯洁。由此可见,西方社会对音乐的重视和推崇由来已久。关于音乐的起源,古今中外历代的哲学家、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们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解释。影响比较大的有如下四种:

视频:《音乐的起源》

(一)模仿说

从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出发,认为音乐来源于对客观的自然界和社会现实的模仿。这或许是最古老的一种说法。亚里士多德认为模仿是人的本能,所有的艺术都是模仿,差别只在于模仿使用的媒介不同,音乐是以声音来模仿的艺术形式。模仿对于低龄儿童而言,是主要的行为表现,他们在模仿中了解、熟悉这个世界。

(二)游戏说

游戏说主要是由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来的。他们认为,艺术活动和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人的这种“游戏”本能和冲动,就是艺术创作的动机。在这种无功利、无目的、自由的音乐活动中,人的过剩精力得到了宣泄,同时也获得了快乐,即美的、愉悦的享受。游戏是儿童时期的主要活动方式,对音乐的感知、感受、表达也需要通过游戏的形式展开。

(三)巫术说

这种理论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逐渐兴起,后来影响越来越大。它认为音乐起源于人类原始文化的图腾歌舞、巫术礼仪。这是当时社会生产实践的反映,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对于现在的儿童而言,音乐能让他们更好地连接彼此,感受群体交往的乐趣。

(四)劳动起源说

音乐的劳动起源说认为,音乐起源于劳动,劳动给予音乐以内容,劳动的呼声给予音乐以节奏和音调,劳动的动作给予音乐以舞姿(形象);古代的诗歌、音乐、舞蹈三者是一体的。

音乐的劳动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奥地利音乐学者瓦勒谢克(1860—1917)和德国经济学者布赫(1847—1930)。瓦勒谢克在其著作《原始音乐》中提出,音乐是由非洲原始民族在战争狩猎时的舞蹈及强烈节奏的伴奏发展而来的。劳动起源说让我们重新重视音乐节奏、音乐律动对于儿童的重要性。

以上四种理论和说法都从某一个角度、某一个侧面探讨了音乐的产生。可见,音乐在没有被“抽象”独立出来以前,是同祖先们的劳动、娱乐、巫术等融为一体的。音乐产生的原因归根结底离不开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是人类文化发展历史进程中的必然产物。随着人们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音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二、音乐的本质

目前,关于音乐的概念,使用较广泛的是依照一定的规则、秩序,由人们根据内心需求和感受专门创造出来的音响效果,是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性艺术,表达的是语言穷于表达的更宽广、更奇妙的境界。音乐包括了音的高低、长短、力度和音色四个基本要素。

表1-1音乐的基本要素

唱歌不准是音的高低问题,节奏不稳是长短问题,拍子不对是音的强弱问题,声音不动听是音色问题。同一首歌,音色、音强发生变化,这支歌的旋律依旧。但如果音高或音值有变化,这首歌也会发生一些变化。比如,把一首哀乐加快速度来演奏,就可使它变成欢快的儿歌。所以,对一段旋律来说,音高和音值是至关重要的。从要素出发,可以把音乐称之为声音的艺术。音乐的主要表现方式包括节奏、速度、旋律、调式、和声。

表1-2 音乐的表现方式

不论什么民族、国家、地城、阶层的人民,虽语言不通,却都能通过音乐的节奏、旋律直接感受它所表达的情绪。比如世界杯开场音乐,一听就让人心情澎湃。因此,“音乐是真正的世界语”。从这点出发,音乐也是情感的艺术,具有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艺术魅力。

音乐在时间中进行,在时间中发展,随着时间的进程而逐渐展示音乐作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并最终为听者所感受理解。音乐能够表现出视觉艺术所不能表现的时间延续、运动发展的过程。从这点出发,音乐是时间的艺术。不同时期,音乐能反应不同社会生活的审美性。

拓展链接

不爱音乐不配做人。虽然爱音乐,也只能称半个人。只有对音乐倾倒的人,才可完全称作人。

——黑格尔

世界在音乐中得到了完整的再现和表达,它是各种艺术当中第一位的。

——叔本华

音乐是万德胚胎的源泉,不为音乐所动的人,我必定把他比作木石。

——马丁·路德

三、音乐的功能

音乐的功能是指音乐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音乐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其社会功能是多方面的,且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音乐的社会功能的认识也有新的发展和变化。

(一)教育功能

对音乐教育功能的阐述早已有之。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曾以“礼乐相济”的思想创立了最早的教育体系,提倡“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乐”就是诗、歌、舞、演、奏等的艺术综合体。

1.启迪智慧,诱发灵感

音乐能够激发人的灵感,启迪智慧,促进思维的发展。多听优美的音乐,不仅能够活化右脑,还能够通过大脑兴奋点的激发带动,促进左右脑的协调,推动想象、思维和创造活动,从而诱发出人们心中潜在的巨大力量和智慧火花。

2.潜移默化,陶冶情操

音乐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和品格。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鲜明的音乐形象能生动地反映和影响人的思想感情,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同时,音乐又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比如一首高昂、雄壮的乐曲能够对人的心灵产生极大的震撼。

(二)保健功能

人类对于音乐与健康关系的探索由来已久。音乐的保健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调节身心

弗洛伊德认为,音乐能直达人的潜意识,因此最有利于宣泄内心积郁。科学研究证明,当人在倾听、欣赏美妙的音乐时,能够使听觉器官与机体内的各个共振系统的节奏相协调,产生有益的共振。随着这种生理共振,人的心跳速度、皮肤温度以及呼吸、循环、消化、内分泌系统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从而对调节躯体功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此外,优美的音乐作用于人的大脑,能提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从而调节血流量,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同样,音乐对人的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通过音乐,还可以培养人稳定、积极的情绪和坚强的意志,使人获得精神力量,满怀热情投入到意志行为中去。

2.治疗疾病

用音乐治疗疾病的历史源远流长。我国古代有类似的记载,现代音乐疗法更被广泛地吸收、运用于临床实践。如莫扎特可能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但他的《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却已经成为世界上最知名的胎教音乐。再如琵琶曲《阳春》,全曲有一种明快愉悦、生机勃勃之感,听后使人身心舒畅,解除情志的压抑感,对于治疗肝气反胃的胃痛效果好。随着现代医学、生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用音乐疗法来医治各种慢性病、精神病、孤独症和自闭症等已十分普遍。研究发现,巴赫的音乐对消化系统有益,是因为其吻合了消化系统的生理节律;莫扎特的音乐对脑神经细胞有益,是因为其吻合了脑神经细胞的生理节律。

音频:《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阳春白雪》

(三)审美功能

正如绘画的美首先来源于线条、构图、色彩等绘画要素一样,音乐的美也体现在音高、音值、音色、旋律、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上。这些形成了音乐独特的艺术审美特征。《动物狂欢节》这个组曲中,用音乐表现了各种动物的声音。大象用了低音区声音粗拙的倍大提琴,体现大象粗壮的体态和沉重的舞步;天鹅的音色则选用了温暖的大提琴。力度变化产生的音响既可以表现狂风暴雨、奔腾豪放等强烈的情感,也可以表达微妙的感受。如柴可夫斯基《儿童曲集》中的《云雀之歌》,乐曲运用了三连音,生动刻画了云雀欢快的叫声,这种声音效果产生的音乐形象,惟妙惟肖,非常生动。

视频:《动物狂欢节》

四、基本音乐能力

当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1895—1982)认为,音乐性在每个儿童的自然本性中都存在,人的音乐才能高低取决于内在的音乐性有没有被充分地发掘出来。事实也证明,每个人都有音乐能力,尤其是早期幼儿音乐能力的普遍存在。音乐能力实质是个体从事音乐实践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音乐感受力、音乐节奏感、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一)音乐感受力

音乐感受力是指对音乐作品所反映的情绪和思想感情的体验能力,即能够感受音乐的高低、长短等,感受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容、情感,进行有关的联想、想象,并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如小提琴演奏的《摇篮曲》,人们能够感受到音乐的优美和宁静,体验作品带来的美好感觉。奥尔夫说过:“完全没有音乐感受的幼儿是罕见的,几乎每个幼儿都能理解和享受音乐。”一般来说,出生四五个月的婴儿就有了对音乐的最初感受力,他们能听着摇篮曲入睡。幼儿1岁左右时,开始练习说话,他能准确判断整个语句、语调的不同,并记住它,从而根据语调的不同判断成人说话时的不同感情,对于他来说,这就是旋律。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培养儿童的音乐感受力,首先要以聆听音乐为核心,包括音乐听觉和情绪感受两部分。如果先天缺乏听觉当然不可能有所感受。音乐听觉的要求比语言听觉高,它要求能听出音是渐高还是渐低的;音的组成是1个、2个、3个还是4个。例如C调中1-2-3就是渐高,3-2-1就是渐低;如C调中1是单音,13双音,135是3个音,1351 3 是 是由4个音组成的。有人对变调非常灵敏,有些人竟完全不能觉察。每个人对音乐的情绪感受也不同。某种音乐对一些人是一种享受,而对另一些人是讨厌的噪音。音乐是一种不用翻译的语言,有时使人跃跃欲试,翩翩起舞,情绪愉悦;有时使人潸然泪下,情绪跌宕起伏。

有人认为音乐感受能力完全是先天遗传的,不能改变,但经研究证明,音乐感受力可以在培养下渐渐提高。例如区别半音和变调的能力,如果在3岁之前经常听到有半音的音乐或伴奏,或者随琴唱出半音和变调,这种能力会固定下来终生有之。如果3岁之前缺乏这种培养,过了7岁就难以再学会这种本领。辨别和弦能力与后天培养有更密切的关系,不过对年龄的要求可以放宽。儿童的音乐感受能力受父母影响很大,例如,父母喜欢京剧,儿童也很会欣赏,并会随着学习各种唱腔和表演。当父母对音乐有所感受时,会从表情和言语中流露出来,从而引导儿童进入情境。难怪有些儿童在音乐中产生种种幻想,如同置身其中,在听的过程中脸部表情和肢体动作都有种种变化。缺乏音乐环境长大的儿童就不可能有这些体会。

(二)音乐节奏感

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乐记·疏》里对“节奏”是这样诠释的:“节奏,谓或作或止,作则奏之,止则节之。”这里“节”是“节制”的意思,指音乐进行中的停顿,“奏”是“演奏”的意思,指音乐演奏的进行。把音乐的演奏与停顿、进行与节制、连续与休止这些互相对立的因素结合起来,就称为“节奏”。奥尔夫在其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中提到,节奏是最朴实的音乐素材,是原本的力量,是音乐的生命。音乐中的节奏概念是比较宽泛的,是一切有关音乐时值方面各种因素的综合,它包括节拍、速度、重音等。

1.节拍

节拍是乐音长度的量器,具有一定的组合规律。每隔一个弱拍出现一个强拍是一种节拍,每隔两个弱拍出现一个强拍时也是一种节拍。因此,节拍是在长度相同的时间内,按照一定的顺序反复出现,形成有规律的强弱变化。

在乐谱中,节拍单位一般用一个固定的音符来代表。这个音符可以是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甚至是十六分音符。如1/4拍,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1拍;2/4拍,是以4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2拍;还有3/4拍、4/4拍、3/8拍、6/8拍、2/2拍、5/4拍、6/4拍、9/8拍等。无论是音乐的节拍还是舞蹈的节拍,都是有节奏、有规律的。一般来说,音乐中的节奏与节拍同时并存,不可分割。节奏与节拍两者之间的差异是,前者指音符,而后者指小节中的拍子。音乐的节拍是以小节律划分节拍,是周期性的重音运动;舞蹈的节拍是有规律的舞步或动作若干次反复呈现的肢体运动;两者并不冲突。

拓展:常见拍子的强弱规律

2.速度

速度的专业术语一般又分为两类:基本速度与变化速度。基本速度术语或符号主要用于标记全曲或整段音乐的速度,如慢板、柔板等。常见的基本速度术语如下:

表1-3 基本速度术语及诠释

(临时)变化速度符号一般都用于标记乐曲进行时的变化,对乐曲的情感表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巧妙地使用变化速度符号会使整个音乐的情感更加丰富多彩。常用的(临时)变化速度记号如下表所示:

表1-4 基本速度术语及诠释

音乐的速度与音乐所表达的情绪、情感有密切关系,是准确诠释音乐作品个性的基础。音乐速度快的通常表达的是欢快、活泼、愉快、高兴、欢庆、热烈、令人兴奋的情绪;速度慢的通常表达的是沉重、忧郁、悲伤、肃穆、令人压抑的情绪。在每一首乐曲开始时都有速度要求的标记。速度标记 表示在一分钟的时间里演奏45拍。同理, 便表示一分钟时间里演奏120拍。

3.重音

重音是传达音乐作品内涵的重要手法。和周围音相比,重音是在音响上较强的音,通常分为节拍重音和节奏重音。为了构成节拍而使用的重音,叫作节拍重音。出现的位置相对固定和静态,一般有规律地循环出现,隔一拍、两拍等。节奏重音不受节拍结构的约束,因此它不是静态和固定的。需要标记重音记号“>”,也可写作“∧”或“∨”。在乐曲中,有时会出现重音前移的现象,比如切分音。但不是第一拍没有重音,而是出现了两个重音。前面是音乐重音,第二个是人为重音。(切分音:当一个从弱拍或强拍的弱位置开始的音,其时值延续到后面的强拍或弱拍的强位置时,它就成为重音,这个音就叫切分音。)

拓展:常见力度记号

儿童对于客观世界和自己的认识主要是通过自己感官的直接体验来获得的,早期的艺术活动是一种集动作、语言、音乐、舞蹈为一体的综合行为,使他们融合在一起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元素就是节奏。儿童早期阶段是直接感知和体验节奏的最佳时期。0~1岁,儿童具有天生的节奏感,包括许多本能动作,如吮吸、哭泣时手脚摆动、四肢伸张、伸缩,听到节奏感强的音乐时,会主动用拍手、点头等动作做出相应的反应。1~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初步具有表现节奏的能力,可以通过走路、跑步、拍手、点头、念儿歌等各种方式来配合节拍,但往往合不上节拍。2~3岁,这一阶段的儿童节奏感很强,他们已经会按照节奏表达自己的情感,对快、慢等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能听口令做模仿操,合着音乐按拍子进行律动,极有表演欲望。学习音乐的人,就应从学习节奏开始。

以往师范生的音乐教育中,唯一涉及节奏教学的课程是“视唱练耳”,并且以用手打拍子或画拍子进行视唱的方式是最为常见。但对于儿童而言,这样的方式略显单调、乏味。事实上,不通过说教,儿童也能自然地理解音乐,享受音乐。教师培养儿童节奏感时,不需要格外强调音乐的理论知识,可让儿童随着节奏,通过拍手、摇头、拍腿、叉腰、打肩、踩脚等身体动作,来感知和表现音乐的节奏。教师还可以根据音符间不同的节奏组合,编成各式各样的节奏感训练小游戏。游戏可以分小组进行,有时一人一组,有时多人一组,变化百出、趣味十足。同样,教师在对学前师范生进行音乐教育时,也可以通过这种形式,在过程中亲近音乐,不知不觉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三)音乐表现力

音乐表现力是指在音乐感受能力的基础上,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通过自己的声音或动作有机结合在一起表现出来,通常分为歌唱表现力、动作表现力和乐器演奏表现力等。教师要通过音乐教育活动,帮助儿童用恰当的声音、动作、表情、姿态等方式表现音乐,积极与音乐材料发生有效互动。学习心理学指出,个体在认识过程中开放的感知信通道越多,个体对认识对象的体验就越细致、越丰富,理解也就越全面、越深刻。这意味着原本的音乐绝不只是单纯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动作、舞蹈、语言要符合音乐的节拍、节奏。音乐表现力包括演唱、演奏、综合艺术表演等。综合表现更多的表现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例如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艺术的结合,主要内容有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幼儿园应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如奥尔夫音乐律动《钟表舞会》,教师创设了一个参加钟表舞会的故事情境,幼儿们的角色是各种姿态的钟宝宝,当教师出示“摆钟”的图片时,幼儿们便能用动作形象地表现出摆钟的特有姿态——按固定节拍摆动;当“布谷鸟钟”出现时,他们又立马做出一个探出头的动作并学布谷鸟发出叫声,通过几次练习之后,他们创造性的动作便能和音乐巧妙融合在一起了。将音乐和童话剧表演结合,幼儿能够在游戏情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

3~4岁的幼儿对童话剧感到亲切而陌生。他们喜欢童话剧里的人物,喜欢虚幻的童话世界,但由于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表演经验的缺乏,大部分幼儿会害怕这种表演活动。因此,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幼儿,重在激发表现热情,体验表演的快乐。

集体表演形式则比较适合4~5岁的幼儿。集体表演指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按照故事的情节发展连贯完整地表演故事情节。其中,只设1~2名主要角色,其余均为群体角色。集体表演的重点在于幼儿以集体的形式参与童话剧的演出,在表演时,要求幼儿一起念台词,一起表演角色的动作,通过相互模仿,集体练习,激发每个幼儿参与童话剧的热情,帮助幼儿积累最初的舞台经验。中班的幼儿已经积累了部分的表演经验,在语言表达、动作表现方面也日趋成熟,分角色表演的方式是更加适合。分角色表演是指在童话剧中增加不同角色,增加不同场景。

创造性表演适合于5~6岁的幼儿。大班的幼儿有着较完善的表达能力,在这个阶段,通过创造性表演,来创新童话剧的表现形式,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特色。音乐剧的表演也能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树立勇于表达个人情智的信心。

若缺乏音乐的表现力,只能说明我们在学习音乐时,不擅于将这些内在的感受和理解表现出来。在课堂上,表现力的培养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在《纲要》中提出:“要让幼儿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真切、自然地表达对音乐、舞蹈作品的感受”,“运用多种方法表现自己的思想”。《指南》中也强调幼儿的学习应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去模仿、感知、探究。这就给我们的教育提出了“要培养幼儿的表现力”的要求。 lCd7pjGwDpo5OwRtbCJKbOQwiXeZVS6O42BHCX7Q4DEWzhzCGa6uGFO2uLhL5Hx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