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ce_招行谷子地
时间:2024-03-20
我这个时候写这篇应该说不算早也不算晚,但是肯定不讨喜。过去表现出色的股份制银行最近两年流年不利,2022-2023年招行连续两年大幅下跌,平安银行跌破10元,兴业银行这两年的涨幅也被四大行完虐。
股票市场,上涨即代表正义,正所谓成王败寇。现在,你讨论银行不说一下股息率,中特估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银行投资者。但是,作为一个玩银行十几年的金刚老韭菜,我要告诉你讨论股息率并不是银行股的常态。
上市银行作为商业公司,长期来看其股价表现还是要和长期经营水平相匹配。我本轮持有招行超过14年了,在我印象中短期跑赢招商银行的上市银行很多。2010-2012年的民生银行依靠小微贷赚钱赚到不好意思,2012-2013年交通银行依靠上海自贸试验区概念异军突起,2014年银行板块大涨的行情中涨幅靠前的是光大银行。但是,如果你把时间拉长到10年,12年,15年的长度看,招行可以完胜这些短跑选手。即便是分红也不输现在被追捧的四大行。
我们举一个例子:十年前也就是2014年也是银行股一个重要的低点。如果在当时买入招行和农行只持有不再进行分红再投,那么股息表现如何呢?
招商银行2014年开盘价10.84元,农行同一年开盘价2.48元。如果各买入100股不考虑税费和手续费,招行的成本是1084元,农行是248元。那么在2014年两家银行的分红分别是多少呢?
招商银行2014年7月11日派息每股0.62元人民币,100股派息62元,以成本1084元计算,付息率5.72%。农业银行2014年7月3日派息每股0.177元人民币,100股派息17.7元,以成本248元计算,付息率7.14%。
到了2023年,招商银行2023年7月13日每股派息1.738元,100股派息173.8元以成本1084元计算,付息率16.03%。农业银行2023年7月18日派息每股0.2222元人民币,100股派息22.22元,以成本248元计算,付息率8.96%。
可以看到虽然以2014年开年的开盘价买入招行的股息率低于农业银行,但是10年后招行的原始成本付息率远远高于农业银行。那么累计付息率又如何呢?
100股招行从2014年到2023年共派息10次,累计派息1021.3元,累计付息率=1021.3/1084=94.22%,基本完成了10年依靠分红收回投入成本的壮举。
100股农行从2014年到2023年共派息10次,累计派息184.4元,累计付息率=184.4/248=74.35%。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单一股息率作为筛选指标未必能够获得更好的分红收益。兼具分红和成长的招行在长跑中完胜农业银行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考虑股价那么两者之间的差异只会更大。
前面谈了长期看,投资招行的收益即便不考虑股价涨幅,单论股息收益也要高于农行。那么,目前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为何这2年农行的表现要好于招行。个人理解就是最近两年的外部经济特征削弱了招行的竞争优势,暂时缩小了招行和农行之间的差距。
疫情后的这一段时间,特别是房地产三条红线之后。整个经济形势呈现出政府强、民间弱的情况,即更多的项目是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主导的基建类项目,而商业企业和居民的信贷需求疲弱。
国家级项目多数给了国有大行,地方政府主导的项目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宗旨优先照顾了本地的地方银行。股份行夹在中间上下都够不着,而股份行擅长的商业企业和个人信贷领域不仅缺乏增量,还要面对国有大行做普惠信贷的冲击。表现在2023年的报表上就是国有大行和地方中小银行依靠以量补价维持了利息收入的基本稳定,而股份制银行多数面临规模扩张放缓和息差下降的双重挤压,多数营收都出现了明显负增长。
但是,这种情况健康吗?可持续吗?很显然,这并不是政府想要看到的局面,也是目前政府不断出政策刺激经济希望摆脱的窘境。最终健康的经济应该是消费,出口和投资3方均衡发力拉动。
今年的情况已经有所变化。首先国家已经意识到单靠货币政策和银行信贷已经无法激活经济。所以,从去年底开始政府明显加大了财政政策的力度,通过增发特殊国债和地方债,主动加速货币在经济中的流动。政府作为最终借款人,利用国债地方债募集的资金采购企业和居民的服务,引导银行间充裕的流动性进入到经济循环中。同时,鼓励居民开通债券柜台交易,增加通过政府债的直接融资,让部分流动性出表,降低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速度。政府推出的无论是设备更新,老旧房改造,还是汽车、电器的以旧换新都会增加商业公司和个人的信贷需求。
可以预见,下半年如果消费和商业企业的经营复苏,股份制银行和国有大行之间的竞争态势可能会出现逆转。二季度可能是逢低布局股份制银行投资机会的良机。即便经济复苏推迟,目前优质股份行的股息率已经和四大行持平或高于四大行,投资优秀的股份制银行目前是攻守兼备的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