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5 财务怎么和大数据结合

我认为在财务领域引进的大数据,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它可以定义为旨在分析、处理和提取来自极其复杂的大型数据集的信息,帮助企业更好地决策。而传统财务数据由于其自身的滞后性和财务软件本身的性能,导致财务软件根本无法处理这些信息。那么,财务中的大数据思维方式如何体现呢?

以我暑期去某公司调研的经历为例,讲解如下。

这是一家生产高档装修产品的公司。负责人介绍了公司的整体情况后,我上网搜索了该公司的公开信息。然后我提出了四个疑问:“第一,公司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净利润率分别是7%、9%和15%,我有一点疑惑,2020年发生了什么,公司业务发生了巨大变革,还是生产方式有了巨大改变,或者有什么新产品投入生产,为什么净利润率提升这么快?第二,在如今房地产行业整体不景气的大趋势下,该公司的高档装修产品的对标客户群体在哪里,有多大体量,公司有没有这方面的调研报告?第三,作为能实现显著室内外温差的高档装饰材料,比普通材料价格高5~10倍,消费者是否愿意为这个温差付费?第四,公司三年间在各地的代理店在逐步缓慢减少,三年内仅有一次的公开招聘启事显示,招聘的岗位数量为个位数,且绝大多数都是只招一个人,薪资待遇在当地算不上有吸引力,那么公司的生产经营能力会不会受到影响(结合第一个问题)?”

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说服力的回答,那么就没必要去看公司的财务报表了。这大约是财务大数据思维的一个切入点,它利用公开的信息,能在短时间内发现企业宏观经营策略和定位上的异常点。这对于大数据审计、财税大数据应用同样十分适用。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财务中的大数据,更多的是和财务数据本身联系比较弱的,是那些以往被我们摒弃掉的,会牵扯到管理、经营、行业、业务和投融资,甚至政策等方方面面的数据。

如果我们分析一个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需要这么多数据的话,那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了。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以前在小县城,税务人员为了弄清楚一家理发店年营业额到底有多少,往往会派驻一个专员去理发店蹲点一个月,把数据整合起来预估整年的营业额,作为纳税依据。而现在可能只需要看看这个理发店的水电数据,就能知道它经营情况的好坏。

想知道一个生产型企业的生产情况,在厂门口装个监控摄像头记录进出车辆数,再看生产用水、用电量就知道了。看报表就是为了验证这个结论,两者相背才会启动稽查,这就相对科学和简单了。如果只是盯着报表难免会费时费力,目标不明。当然,“金税四期”启动后,大数据税务稽查就更简单了。

找到了大数据和财务的契合点,下一步就应该寻找工具和改造课程,对标岗位就有了方向。首先第一个工具就是零代码工具(后面章节会详细介绍)。 w14XplIxW5wrZCjJsGjn0IscpUSWaKaEW1s4mx2obhXP4vt/vEeNDGRjTqeEArm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