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从伽玛到湖滨大道

美国的商业史就是由那些自信满满的人所书写的故事:亨利·福特知道自己找到了一种大规模生产汽车的方法,史蒂夫·乔布斯知道电脑从办公室进入家庭这一转变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亚马逊的杰夫·贝佐斯很早就看到了互联网的潜力,并将零售业带入了以太空间。

詹姆斯·麦肯锡的自信与有形的事物无关。你的生意有问题吗?让他看一看,他很有信心能帮你弄清该怎么办。不仅如此,他还承诺会告诉那些有钱有势的人,他们什么地方做错了。正是基于这两个信念,他创办了这家日后全世界最有权势的咨询公司。它有胆识,能创新,就这个意义而言,它是一家独特的并且推动塑造了商业历史的美国企业。

1963年,麦肯锡在一封信中写道:“过去的15年里,我花了相当多的时间去说、去做那些本该由其他人说和做但他们迟迟不愿说、不愿做的事情。我认为,这是我自己的哲学偏好导致的,我形成了某种用逻辑方式思考的倾向,一旦我通过思考得出某一结论,我就很难忍住不说。此外,如果该结论明确表明需要采取行动,我总觉得,努力将行动付诸现实,是我所做的贡献。因此我认为,我这一生注定要做一些让人觉得我咄咄逼人、冷酷无情的事情了。” 1

没错,人们的确是那么看他的。但他们也认为,当碰到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的时候,应该向他寻求帮助,他能让走上歧途的价值几十亿美元的业务回到正轨。尽管麦肯锡的早逝让他来不及充分展示这份事业的发展,但这个来自奥扎克的农场小子已经在事业道路上跑了很远, 2 他过世时已经成为那个时代最受人尊敬的商人和创新家之一。他不仅理解了正在按自身形象重塑美国社会的巨头企业的需求,还预见了这些需求,帮助企业解决了它们未曾意识到的问题。

一切从会计开始,麦肯锡帮它摆脱了例行公事般的沉闷簿记,把它重新构想成为一种战略管理工具。他是个直言不讳的人,用自信的气质激励他人跟随自己的指引。他对企业管理重新做了定义,让它不再是管理官僚机构的日常事务,而是想象未来并为之准备劳动力。他很早就开始倡导通过裁员和其他削减成本的途径,拯救陷入困境的企业。他运用所有这些设想(当然还有更多其他的设想),最终建立了日后全球最有权势的咨询公司——麦肯锡,并让它成为最强大的商业专营机构之一。

麦肯锡生于1889年密苏里州的伽玛(Gamma),父母分别是詹姆斯·麦迪逊(James Madison)和玛丽·伊丽莎白·麦肯锡(Mary Elizabeth McKinsey),他在一座只有三间房屋的乡下农舍长大。小时候,他就凭借自己的数学天赋崭露头角。早期一位传记作者说,麦肯锡的高中校长曾聘他教自己学校的老师们代数, 3 不过另一位传记作者则说,他只是教其他学生,并没有教老师。 4 不管故事里是怎么说的,教书显然是他早年间的热情所在,而且看起来还将成为他毕生的职业。1912年,他从密苏里州沃伦斯堡州立师范学院毕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他认为自己首先(也最主要)是一个能为他人授课的人。

见过他的人都说他“很有存在感”:身高一米九,性格直率。他也很固执:哪怕大学期间曾一度丧失视力,他仍无视医生让他戒掉雪茄否则有可能再次失明的告诫。 5 医生说了什么已经无关紧要,总之一句话,麦肯锡拒绝改变自己的行为。

师范学院只是他漫长教育历程的起点,日后,他还在费耶特维尔的阿肯色大学获得法学学士学位,在圣路易斯大学边学习边教授簿记,还拿到了芝加哥大学的哲学学士学位。和他那个时代的大多数年轻人一样,第一次世界大战让他走了一段弯路。1917年,他应征入伍;他从二等兵干起,第二年就被提拔为军械部中尉,并跟战争物资供应商一起踏遍美国全境。 6 他见到的一切让他大感震惊:作为一个注重秩序的会计,他无法忍受供应系统的低效和混乱。这里迫切需要专业的管理,但到哪里去找专业的管理人员呢?

29岁退伍后,麦肯锡继续充实着自己的学历清单。短短10年间,他获得了芝加哥大学的会计学硕士学位,被任命为该大学的会计学助理教授,并加入了乔治·弗雷泽(George Frazer)教授的弗雷泽和托贝特会计师事务所。他的学术事业持续发展。1923年,他被任命为美国大学会计教师协会的副会长,1926年,他成为芝加哥大学的商业政策教授。

最后这份工作首次流露出麦肯锡的事业野心:他知道会计不仅仅是簿记——数字不光可以揭示利润和损失、资产和负债,还可以揭示整个企业的故事和它可以完成的事业。当时人们只把会计视为对过去的记录,麦肯锡将它掉了个头瞄准未来,把它变成了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

麦肯锡结识了来自艾奥瓦州苏城的爱丽丝·路易斯·安德森(Alice Louise Anderson),当时她正在芝加哥大学上麦肯锡教授的会计课。才上到第二节课,爱丽丝就告诉他,自己要退课,因为感觉从他身上什么也学不到。 7 她的大胆直率赢得了麦肯锡的心,两人于1920年结婚。1921年,她生了一对双胞胎男孩:罗伯特和理查德。

但麦肯锡的人生以事业为重,而非家庭。他的儿子罗伯特的记忆里麦肯锡是个不称职的父亲,并在自己乏味的成长过程中留下了不少伤疤。尽管麦肯锡快到40岁时变得非常富有(他曾租下一座拥有马球场的夏季农场,最终还搬到了芝加哥湖滨大道1500号街区的一个精英社区),但他不曾给孩子们买过玩具,因为他觉得这些是“无关紧要”的东西。 8

他是个基本不回家的工作狂。他曾说,自己所有的午餐、一半的早餐和1/3的晚餐,都是陪潜在客户吃的。 9 就算偶尔在家,他也不允许孩子们在他“工作”的时候打扰他。虽然他能够表现得热情而和蔼可亲,但他只为了工作这样做。他对文学和文化不感兴趣。他加入了许多地方俱乐部,但他这么做只是为了建立生意往来,而非中意俱乐部本身的社交乐趣或出于个人爱好。

关于麦肯锡的个人生活,我们就知道这么多,但有几点值得强调:首先,麦肯锡发现,一家公司的秘密可以从它的财务账目中发现。他自豪地写了一些关于预算和预测的细节的书,因为他相信只有严格遵守这种“基于事实”的分析,一家公司才能真正发挥其潜力。然而,他的门生马文·鲍尔后来将麦肯锡公司跟会计这一形象划清了界限,把它定义成了一种跟会计截然不同的模样。在鲍尔看来,会计师是受规则束缚的工蜂,而咨询师是自由的思想家,其视野和创造力远超资产负债表等会计报表。鲍尔领导下的麦肯锡公司从数字出发,逐渐加入事业志向与发展愿景。

其次,麦肯锡自身的成功经历吸引了一群与他有相同人生目标的人——脱离寒门,变得有钱有地位。麦肯锡追求成功靠的是将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与知道何时打破规则结合起来。他很早就决定,他要通过对掌权者说真话来获得权力。“他泰然自若,”曾在20世纪30年代与麦肯锡共事的威廉·纽曼(William Newman)写道,“身上没有留下奥扎克穷孩子的痕迹,半点儿也没有。他少时贫寒,我想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渴望成功,但也想要拥有金钱,他想要有钱随便花的满足感。” v37xMhap8qxaduGsq5llgT2LR74rV6aQY8N+9fn5NBZCPZByz8sAbeAEELH4lpk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