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开始一项变革流程并提出一些建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需要澄清自己前进的方向。如果没有方向的话,你如何开始?而如果开始的时候方向感不明确,变革的风险就要大得多。
这就使得大多数人在开始变革的时候,都会首先确立愿景,然后对愿景进行修改,并最终将其变为现实。在很多成功的案例中,变革的第一步都是要首先选出一位愿景明确的领导者,或者是一位能够与人合作来确立愿景的领导者。
下面的例子说明了确立愿景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故事内容主要是有关短期危机的,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结果总是大致相同的。
尼克·皮尔斯(Nick Pearce)提供
如果要在未来继续生存和发展,我们就需要对整个组织进行一次大刀阔斧的变革。由于我们的组织所面临的都是非常明显的、危机性的问题,所以,并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去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因此,我就用前两三个月的大部分时间,为执行团队的讨论做准备。我们讨论了一些非常宏观的问题。比如说,主要的转型问题是什么?一个好的愿景应该是什么样子?我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非常认真的思考。
根据当时的情况,我很难把高级管理团队召集起来进行讨论。为了确保这些人能够参加会议,我必须不断督促他们——即使我已经通过电话向他们进行过确认。如果听说有人不能参加会议,我会亲自了解情况,看看自己是否能够说服对方。在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把他们“赶”到会议室之后,我仍然要保持高度警惕,因为肯定会有人说,“对不起,我一个小时之后要参加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所以我可能要提前退席。”由于我不是他们的老板,这种问题始终无法避免。
在举行会议的时候,如果没有足够的热情,甚至没有足够的人出席,那结果肯定不会很好。我们的确曾试图把愿景写到纸上。但结果证明那只是纸上谈兵。高级主管们根本心不在焉。我投入了百分之百的努力,最终却仍然一无所得。
即便如此,我当时还是没有意识到,我们的短期问题是多么严重。一些新的合同需要进行协商和沟通。一些维护和运作日程必须通过不同的供应商和预算流程进行规划。还有许多新的系统需要人们开始掌握,否则我们就不能有效地进行服务规划。有的时候,我们会在距离实施只有三个星期的时候对这种问题进行规划。而在正常情况下,这一日期应该被提前到几个月。如果把所有这些问题都综合考虑起来的话,那将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如果你是主要负责人,我相信你会有一种大厦将倾的感觉。
所以,我开始转移自己的全部工作重点。我抛弃了以往的那种召集会议的方式——“我们星期五开个会,讨论一下愿景问题”——而改为,“我们的维护程序出了问题,大家讨论一下,看看有什么办法。”这种战术立刻产生了效力,我们的高级管理团队开始对这些问题明显重视起来。在解决问题之后,我们会鼓励大家继续讨论一下,应该采取什么措施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所以在讨论当前必要的投资项目的同时,我们还对未来的投资项目结构进行了分析。这就为我们讨论一些真正重要的问题奠定了基础,并使得大家对那些更大的转型问题产生了兴趣(或者说是一种紧迫感)。
现在我开始相信,在大厦将倾的时候,你不能——也不应该——为一些愿景性或者长期的转型问题担忧。当你开始努力为自己的老板重建组织时,当你看到自己周围所发生的变革时,当你意识到必要变革的重要性时,你实际上就已经开始在为挽救局面而工作了。即使你希望告诉大家眼前的危机有多么严重,你的目的也只能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吸引人们的注意,然后和大家一起为实现组织变革的愿景而努力。而在我们的组织中,眼前的危机根本无法引起人们的任何注意,更不要说让大家关注一些更为重要的问题了。
当美洲鳄开始吞噬你的脚踝时,你必须设法对付它。我认为你应该可以控制危机——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你必须在扑灭大火的同时,消除那些可能再次引发火灾的隐患。否则的话,人们就没有动力进行更大的转型,而且,更糟糕的是,你可能因此永远无法建立一个强壮的组织。
记得有一位CEO在兼并一家病恹恹的组织之后,曾经说过,“一个企业的发展愿景是我们现在最不需要的东西。”我当时并不理解他这句话的含义。现在,我懂了。
这位CEO或许就是郭士纳,他是在接管IBM之后说这番话的。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其中的意义。IBM需要的,正如我们在“当美洲鳄开始吞噬你的脚踝”中看到的那样,首先是停止公司当前的损失,然后在组织内部形成某种紧迫感,以迎接更大的挑战。愿景并非当务之急——而且远远不是。郭士纳或许已经开始在大脑中酝酿企业未来发展的愿景。但这并不是IBM当时面临的最主要的挑战,在当时的情况下,他绝对不应该把大量时间花在修改愿景上面。
当前,大多数企业存在一个更为普遍的问题就是好高骛远,尤其是在第三阶段(也就是制定愿景阶段)。领导者喜欢制定“长远愿景”,而不管自己的企业是否面临着现实的危机(比如说,在“美洲鳄”中)。直接跳入愿景和战略阶段都是非常有诱惑性的,因为它们看起来比较符合逻辑。一个很明显的道理就是,如果没有合理的方向,你的企业就不能实现合理的变革。因此设定方向自然也就成了企业领导者的第一要务。然后他们就会通过某种形式的“变革管理”,来实现自己预定的愿景和战略。
这种逻辑的问题在于:真正优秀的变革愿景和战略,正变得越来越难以制定。这个世界是如此复杂,我们所面临的形势每天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即使是对于一家小公司,或者一家大公司的一个小部门来说,它所面临的形势都可能是非常复杂的。那种精明万分、能够只身率领企业奋勇向前式的孤胆英雄,正变得越来越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更多的是需要组建一支团队,这支团队应该配备适当的人员,能够承担比较艰苦的工作,而且要有很好的协作能力。而且这支团队的组建(步骤2),应该在确立愿景(步骤3)之前就已经完成。然后你需要找到适当的人选,确立大家完成艰难任务的责任感,并教会他们相互协作——而实现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在他们心目中形成一种紧迫感。
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如果你已经建立了一支有效的团队,而且大家也都有了一定的紧迫感,这时你的第一步工作就应该是确立愿景。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变革的领导者们都对本组织内部的紧迫感程度判断失误。“大家都知道我们需要进行较大的变革,他们为此做好了充分准备,”有位变革领导者告诉我们,“哦,当然,并非每个人都是如此,但已经够了。”和该组织中的人(包括那些负责确立企业发展愿景的人)交谈,你就会发现,很多人认为自己的组织已经经历了太多的变革。你会发现有些人认为自己的组织只需要一些快速的调整;有些人会以自己太忙为借口,拒绝接受任何变革;还有些人则认为自己目前的工作方式非常好,不需要再进行任何变革了。那些总是把愿景放在第一位的人,有时也会对当前的变革领导团队做出错误的判断,他们把目光集中在该团队以往的表现上(实际上,这支团队可能并不能承担企业未来的变革任务),或者他们并没有看到这支团队的协作能力很低,不足以带领公司完成重大的变革任务。
再重复一遍:如果你的组织内部已经形成了足够的紧迫感,并且已经建立了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你的步骤1就应该是确立组织变革愿景。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并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