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和“三高”问题有关系吗?尽管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本意并非要解决某一个具体领域的问题,但是很多企业就是基于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来解决“三高”问题的。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源于动机激发理论,简单而言,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可以对应前面十大流派中的“激励派”。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认为管理者泛指知识工作者、经理人员和专业人员,无论是单枪匹马作战,也无论职位有多低,只要能够做出影响整体绩效和成果的决策,就都是管理者。通过对管理者定义,德鲁克清晰地传达了他的观点:在知识社会中,个人角色不再受组织层级限制,每个人都可以是管理者,而且所有人都有必要修炼管理者的基本素养,目标管理理论就是修炼基本素养的方法论。目标管理是使企业全体成员的努力都凝聚到组织目标上的一种管理方式,要求大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通过个人和部门目标的完成来确保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目标管理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管控手段,而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自驱模式。根据德鲁克自己的评价,目标管理的主要贡献在于“用自我控制的管理方式来取代强制式的管理”。
企业家们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管理逻辑认为,只要个人或部门目标达成就能确保整体目标达成,所以强调自下而上的自我管理。和精益方法论一样,如果整体目标就是个体目标的简单叠加,并且个体目标之间没有关联,这种理论就完全适用。但是对于复杂产销关系的管理,这种理论就难以支撑了,因为个人之间、部门之间、个人和部门之间的目标是相互关联,甚至是互斥的,而在复杂的产销关系管理领域,人人好不等于大家好。
德鲁克管理理论的提出和应用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德鲁克的管理理论有两个阶段的主张,第一阶段探索了工人在工厂中的地位的正当性问题,因为当时正是压抑人性的泰勒制盛行的时代;第二阶段探索管理者自身的责任和修养问题,因为欧美国家出现了敌意接管浪潮,引起了德鲁克对美国公司治理问题的重新思考。所以,德鲁克管理理论的提出有着强烈的时代烙印,同时也暗合了今天国人推崇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的人生哲学,因而受到了极大的推崇。尽管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本身并不是针对解决产销协同问题的,但是部分企业家却认为它包治百病,把提升修养和品德当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然而很多科学的事情不是仅凭提高个人修养就可以解决的,把一切问题都归于人的修养和品质是一种思维惰性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