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库存造成的成本: 该公司作为冷冻食品制造商,高库存不仅增加了库存资金成本和报废风险,更增加了极高的冷库运营成本,甚至因为冷库资源有限,不得不在较远的地区租赁临时仓库,仓库分散、发货品项复杂导致20%的货物的装车时间竟然要三天,同时分散的仓库分布还导致了物流成本的增加。
(2) 高缺货造成的成本: 该公司KA(大型商超)渠道销量占比接近50%,在KA严苛的交付条款下,缺货罚款每年达上千万元。另外,在缺货压力下,不同渠道之间抢货,在缺乏库存管控和路径规划下,公司产生了大量无序调拨,从而增加了不必要的物流成本。
(3) 不缺货的成本更可怕: 该公司有一款畅销品,三年不缺货,但是在供应链项目优化过程中却出现了缺货。该产品原来尽管不缺货,但库存可供天数达到20多天,优化后降至10天,而交付率则仅仅下降了2%。对于一家产品相互替代性极强的企业而言,为了2%的延迟交付,每年多付出了数千万元的库存资金和数百万元的运营成本,以及产品新鲜度代价,这次优化让公司看到了不缺货的成本。
(4) 高库存和高缺货快速切换下的成本: 由于前后端对缺货的恐慌,前端放大需求,后端照单全收,缺货很快转为过剩。而这种一会儿缺货一会儿过剩所带来的节奏失衡(即所谓的“打完左脸打右脸”)产生的后端制造成本就更高。公司生产部门经常为加班造成的额外成本或者人员冗余无处安排而焦虑;采购部门经常为大量生鲜产品的紧急采购或者紧急退货而焦虑;物流部门经常为滞库或者缺货引发的反复调拨而焦虑,经常为冷库的临时租库和何时退库而焦虑;人力部门经常为因临时招人或突然辞退而付出的奖励或赔偿而焦虑;质量部门经常为紧急生产和采购所带来的质量问题而焦虑;设备和工艺部门经常为产能不够而临时采购、安装和调试设备而焦虑;年底财务更要为设备的利用率不足而焦虑,该公司甚至出现从异地调拨设备来保障交付的壮举,但不幸的是,高成本生产出来的产品竟然又滞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