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课程思政理论融入课程专业建设的必要性

(一)课程思政的实施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 2019 年 3 月 18 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总书记的这一指示,为高校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融合发展提出了基本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一项根本任务、一个综合教育理念,也为外语教育指明了方向。价值引领是课程思政的核心特点。“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立志不定,终不济事。”要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二)外语教学中存在思政不足的缺点

外语教学是一种跨文化教学行为,是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和桥梁。翻译课程教学是外语教学的有效形式,我国的改革开放能取得巨大成果,离不开翻译事业的发展。但目前大部分外语专业都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就是更加注重对象国语言文化的输入,但相对忽视了对本国语言文化及国家政策的理解。到目前为止,外语学科的教学基本以对象国的国情为内容载体。新时代外语专业的课程思政是每一位高校外语专业教师的光荣使命。我们可以在外语教学中加大中国经典美文、国家政策决定等外语学习资料,例如通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教学,使学生领会并掌握相关理念的外语的准确表述,努力提升学生的外语水平,向外语受众传播“中国声音”、提供“中国智慧”、贡献“中国方案”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翻译课程的教学中,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在学习知识、练习技能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个人品质和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课程思政的内容与全人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全人教育的理论着重强调全面挖掘个人潜力,实现人的整体发展,强调人生经验对个体发展的意义,注重培养人文精神,提倡跨学科之间的互动与知识的交流融合,注重价值理性,认为道德始终是全人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目标。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在外语课程教学中实行全人教育、实现翻译教学创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三)在外语类课程设置中,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关系没有得到妥善处理

现阶段大学外语课在课程设置上,没有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结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基本上落在了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肩上,不仅没有充分发挥显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价值引领中的核心地位,更没有达到外语课程等各类隐形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由于没有挖掘出高校外语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没能与外语课程实现协调同步、相得益彰。外语学科具有课程思政的先天优势,不同语种进行课程思政的路径既有共性,也可结合专业以及对象国的特色另辟新径。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课程思政要作为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核准和教案评价的重要内容,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等各个方面,贯穿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以及考核考试等各环节。

(四)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教学与育人没有很好地统筹

外语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依旧存在“两张皮”的现象,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孤岛”的问题。同时,外语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千篇一律。这些方法已经与现代大学生的认知行为模式不一致,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仍然较低。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是热衷于培养学生的外语技能和翻译技巧,忽视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塑造。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大的责任是育人,教书育人才是教师真正的使命。第一,要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第二,要明确范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所有内容均是思政内容,不能简单追风、跟潮;第三,要从课本、例句、相关事例等中挖掘思政内容,拓展授课形式;第四,要始终不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批判思维上下足功夫;第五,要始终不忘专业教学本身的内在规律,不忘教的是专业课,不能简单贴上“思政”标签。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是思政与外语教学结合的有效方法。始终保持外语教育思政的鲜活、生动,才能真正实现在外语教育中的思政内容润物细无声。 YDWHad1cyUIiIgL9+dKnjxw9DwAOeyXddzUpCI4Odx8eBtIjmI7+ocxCvKwZX7T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