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1 神秘莫测:科幻中的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

小说:写实、穿越、玄幻与科幻

读一些科幻

在2015年和2016年,刘慈欣的《三体》 和郝景芳的《北京折叠》 先后获得世界科幻文学最高奖项——雨果奖,许多媒体欢呼“华语科幻小说的春天即将到来”。对此,刘慈欣的回应非常平静:“中国科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可能通过一个奖项来全面提升一个国家的科幻文学的水平。”

郝景芳获奖后,对中国的科幻文学也有冷静的思考,她说:“我觉得‘科幻热’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三体》热’。目前为止,也没有其他作品像《三体》那样得到广泛的传播,所以这种‘科幻热’能不能持续也是说不好的事情。另外一点,这其实也是一种资本热,现在资本太多了,值得投的项目也比较少,所以才会翻来覆去地炒IP 。所以这也不能说是科幻本身的热,只不过是市场使然。”

的确,一个事物整体水平的提高往往需要较为广泛的基础。从当当2021年度图书畅销榜看,进入前20名的科幻小说只有刘慈欣的《三体》,而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排在第67位,成为前100名中的另一部科幻小说。

与科幻小说在中国面临的“寂静的春天”不同,玄幻和穿越两类小说近些年发展得热火朝天。据《2020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统计,中国网络文学共向海外输出网文作品一万余部,其中穿越类和玄幻类小说成为主力军。

穿越小说主要是描写一个人或一群人在一瞬间从现代穿越到古代某个时间和地点,或者是从古代穿越到现代某个时间和地点,也可以是从古代或现代穿越到未来某个时间和地点。与科幻小说不同,穿越小说跨越时空的过程通常不强调其科学机制,而是通过摸电门、撞墙、得病、重伤等事件实现穿越。穿越之后,主人公往往携带着现代社会的先进知识或巨额财富,随心所欲地改变历史进程。

玄幻小说不仅与科幻小说不同,而且与以《西游记》等为代表的奇幻小说,以及以《指环王》为代表的魔幻小说之间也有明显的区别。玄幻小说基本上是综合了西式奇幻、中国武侠、日本动漫的大杂烩,特点是强调一个“玄”字。玄幻小说的作者也比科幻小说的作者更自由,不受科学依据的束缚,有更多空间可以发挥幻想。写未来科技,却不需要用科学理论验证;写魔法,又不考证西方巫术学体系;写武术,却比传统武侠更神奇强大,经常超越人类生理极限……不论是虚拟世界架构还是人物经历,都是天马行空,玄之又玄。

与其他类型小说相比,科幻小说更注重用科学理论解释虚构事物的合理性。在各类科幻小说中,以描写新技术、新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影响的科幻作品被称为“硬科幻”,而以哲学、心理学、政治学或社会学等人文学科为主的科幻文学被称为“软科幻”。无论软硬,都要求具备“逻辑自洽”“科学元素”“人文思考”三要素,作者必须基于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理论进行构思,使作品中的虚构世界有可能存在。

科幻大师海因莱因曾提出一个区分科幻小说和奇幻/玄幻小说的方法,他认为:科幻小说的作者要能够解释,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你应该怎么做,而奇幻/玄幻小说的作者不需要解释。我们也可以从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两个维度来分析写实小说、穿越小说、玄幻小说和科幻小说这四种文学类型的异同(见图1-1)。

图1-1 四类小说中的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

比较而言,写实小说与现实生活最为贴近,其中反映的事物发展方向的不确定性和事物发展路径的不连续性与现实生活中的情境比较相似。例如,《活着》中的福贵一生坎坷,从新中国成立前的地主少爷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劳动人民,父母、儿子、女儿、女婿、妻子和外孙等亲人相继离他而去,他一生经历的困苦可能不会发生在每一个普通读者身上,但其经历折射出的人生哲理却对每一个读者都有借鉴意义。

穿越小说更多地强调不连续性,主人公通过跨时空穿越带来的信息或其他有价值资源的优势主导剧情的发展。例如,电视剧《寻秦记》讲述香港警务处要员保护组警员项少龙,在一次关于时光机器的科学实验里被送回秦王嬴政登基前3年的赵国都城邯郸。项少龙为了可以回到现在,决定帮助嬴政统一六国成为秦始皇。可以看出,穿越小说虽然打破了时空维度的连续性,但大都避免对社会的未来走势产生重大影响,以保证结局的确定性。

玄幻小说更多地强调不确定性,故事发展逻辑天马行空,往往很少受科学规律和理论逻辑的约束,剧情越热闹越好。例如,网络爽文《一剑独尊》中的名言是“诸天神佛仙,不过一剑间!”书中设置有四维至九维宇宙,还有各式各样的境界,非常热闹,随意发挥。刘慈欣在一次采访中说:“我和每天更新一万字的网络作家相比,还远远谈不上勤奋。”这句评价也反映出两类小说创作难度的差别。

多一点希望

黑格尔曾说:“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相应地,一个民族如果只是关心身边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世俗中间,但如果只是这样的话,我们的民族就不可能拥有更高级的文明。在百年不遇的大变局中,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我们每个人,特别是孩子们,都更应该仰望星空、着眼未来,多读一些科幻小说,多培养一些想象力。

多一些仰望星空的个体,人类就更可能在灿烂星河中找到下一个家园;多一些着眼未来的个体,人类就可以在危机到来时多一些选择;多读一点科幻小说,思想就会多一些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的体验;多培养一些想象力,行为就不会在遇到不连续性时踟蹰不前。

现实世界是复杂的,充满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不确定性主要指事物的未来发展方向有多种可能,我们很难在事实发生前预测各种可能性发生的概率,甚至无法罗列所有的可能性。不确定性的极端情况被称作“黑天鹅”,即事前难以预测,事后影响力巨大的事件。与未来发展方向不确定性相关的是未来发展路径的不连续性,即我们很难在达到目标之前知道所选择的道路是否走得通。不连续性的极端情况被称作“灰犀牛”,即影响力巨大且能够打断原有规划路径的事件。

科幻小说既不像写实小说那样过于贴近生活,也不像穿越小说和玄幻小说那样只强调情节发展,科幻小说的时空变换都要有科学依据,剧情走向要平衡好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之间的关系。

例如,《三体》中的穿越情节是以三体游戏形式出现的,玩家在这款虚拟现实游戏中可以扮演周文王、秦始皇、哥白尼、爱因斯坦等中外知名的人物角色,体验三体世界中恒星的不稳定性带来的文明延续的不连续性,从而潜移默化地接受三体人的世界观,并成为拥护三体世界统治的地球人。作者以这样一种游戏形式把缺乏科学依据的时空穿越内嵌在剧情中,既不会影响主故事线的逻辑性,也能为读者带来跨越时空的愉悦感。

生活: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

活在当下

人们常说“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体现了现实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但其程度又高于现实生活。由于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启发思考,思考文学作品中反映的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帮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在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在不连续性中发现连续性。

例如,余华的小说《活着》讲述了主人公福贵在从解放战争到改革开放初期的人生历程。 新中国成立前,福贵家是地主,但福贵是个败家子,在赌博中把家里的田地输光了,接着把家里的祖宅也输掉了。因为输光了田地和房产,福贵成了贫农,躲过了“打土豪,分田地”,而赢了他田地和房产的龙二被划分为地主恶霸枪毙了。福贵人如其名,在输掉田地和房产之前,他的生活既福且贵、有钱有闲,没有什么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正如图1-2的左下方象限所示。

新中国成立前夕,福贵的人生走到了图1-2右下方的那个象限,之前那种地主少爷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福贵的生活遭遇了不连续性。福贵从地主变成了贫下中农,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在九死一生的战场上捡了一条命,好不容易才回到家里。不幸的是,福贵不在家的这段时间,父母亲去世了,女儿凤霞变成了哑巴。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福贵的人生前途莫测,家途维艰,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接踵而来,故事进入图1-2右上方象限。先是福贵的儿子有庆因为在医院给难产的县长夫人献血不幸去世,接着是女儿凤霞难产死在了有庆去世的同一家医院,然后女婿、妻子家珍和外孙也相继去世。故事的最后,改革开放了,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发展机遇,也重新回到了持续发展的轨道,进入图1-2左上方象限。但福贵已到暮年,他买了一头老牛,与之相依为伴,终老一生。

图1-2 《活着》中的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

福贵的一生,谈不上波诡云谲,却反映了大时代变迁中的小人物面临的共同挑战:环境中的确定性和连续性突然降低,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急剧上升。当福贵还是地主少爷时,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都很低,可以预见,他可能会从地主少爷变成地主老爷。然而,赌博让他的生活失去了连续性,成为无产者后的福贵成了时代大潮中的一叶扁舟,人生方向也失去了确定性。每个人都不想成为福贵,但每个人都是福贵,都会在一生中面临这样或那样的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

管理启示录
管理中的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

管理如人生,企业也有生命周期,在发展中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每位企业家都希望自己的企业发展能一帆风顺,像福贵那样“家里有田,遇事不慌”。然而,企业家天性爱冒险,有可能因为某项决策就失去了企业发展的连续性。同时,环境风云变幻,企业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企业应如何应对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使命、愿景、价值观和战略是企业家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内容。

在企业管理中,使命、愿景、价值观和战略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使命、愿景、价值观是战略的前提,战略是使命、愿景、价值观的体现。在阿里巴巴的管理体系中,使命、愿景、价值观被称为“三板斧”的“上三板”,组织、人才、KPI 被称作“下三板”,战略衔接“上三板”和“下三板”。这里讨论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时,主要关注使命、愿景、价值观和战略(见图1-3)。

企业使命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常常以创始人的初心为出发点,以创始人的梦想为终点,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渐成形。使命的目的是为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指明方向,并帮助企业在遇到困难时获得前进的力量。由于使命跨越企业整个生命周期,所以使命的表述往往比较宏观,表达企业作为生命体存在的理由和梦想。使命可以用图1-3右上角象限中的图形表示,帮助企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愿景表示在一段时间内企业想要达到的远景目标,通常具有比较确定的方向。由于时间跨度较长,企业愿景不一定能够实现,也可能需要根据情况进行调整。企业的愿景可以用图1-3右下角象限中的图形表示,表达相信的力量,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价值观是企业处理具体事务和潜在矛盾的准则,规则必须明确,表达必须清晰,需要具有较高的确定性和连续性。在企业文化的构成中,价值观是底线,是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企业价值观可以用图1-3左下角象限中的图形表示,坚守底线,砥砺前行。

图1-3 企业管理中的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

战略是企业向着心目中的使命、愿景前进的过程中,以价值观为行为边界所进行的选择。战略选择的重点有两个:一是方向,二是路径。方向指的是往哪里去,路径指的是能否行得通。方向关注战略规划,路径关注战略执行。战略过程就是一个“众里寻她”的过程,“草鞋没样,边打边像”。企业的战略可以用图1-3左上角象限中的图形表示,重点关注的是方向上的不确定性,要尽量做到方向大致正确。

心系远方

与写实小说相比,科幻小说的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程度更高,情况更复杂。科幻小说往往需要在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之间取得平衡,既要反映世界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也要反映世界未来发展的不连续性,而且不同主题的科幻小说在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两个方面各有侧重。

科幻小说的故事,有的只是发生在地球上,有的发生在地球和太空之间,有的主要发生在太空中。通常来说,主要发生在地球上的科幻故事剧情发展方向的不确定性较低,主要发生在太空中的科幻故事剧情发展的不确定性较高。这可能是由剧情在太空中可以在更多维度上展开,可以“开更大脑洞”所导致的,也可能是由读者对地球环境更加熟悉所导致的。

从故事情节的跳跃性或不连续性来看,中篇和长篇科幻小说的不连续性往往高于短篇科幻小说。这一方面是由于作者在中篇或长篇小说中可以展开更多较短小的故事情节,而故事情节之间可能并不是无缝衔接的;另一方面是由于中篇或长篇小说的叙事结构往往是插叙式或倒叙式的,给人以不连续的感觉。图1-4以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为对象 ,说明了科幻世界中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的含义及其关系。

图1-4 刘慈欣科幻小说中的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

不确定性:人类文明不过是一次偶然

平行宇宙

平行宇宙理论起源于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量子力学理论。量子力学理论认为,微观粒子(如电子)不需要拥有特定的位置,它可以同时处于不同的位置,当粒子拥有这样的性质时,物理学家就说它们处于不同状态的叠加态。基于量子力学的平行宇宙模型意味着:在其他宇宙里也可能存在过同样的“我”;其中的某些“我”可能还活着;某些“我”可能比我过得更好,另一些“我”可能比我过得更差。换句话说,我们之所以是现在的自己,是极其偶然的。

支持平行宇宙模型的科学家认为,我们所在的宇宙只是无穷多个宇宙泡泡中的一个,别的宇宙泡泡的物理常数可能与我们这个宇宙完全不同。例如,有些宇宙的光速不是约等于30万千米/秒,而是更快或更慢。在刘慈欣的小说《镜子》里有这样的情节,宋诚利用超弦理论和奇点模型构建了一套宇宙模拟软件,可以通过输入不同的参数构建出不同的宇宙模型。在小说中,宋诚尝试模拟过1 000多次大爆炸,形成了1 000多个不同的宇宙。在第1 207次尝试中,宋诚得到了具有与我们所在的真实宇宙相同常数的虚拟宇宙。

平行宇宙概念和量子力学原理被运用在非常多的科幻作品中,甚至有一句类似调侃的话,“脑洞不够,平行宇宙;遇事不决,量子力学”,说的就是量子力学中的不确定性和平行宇宙中的无限可能性,可以给科幻和文学创作带来巨大的空间。

例如,电影《源代码》中,一列火车在芝加哥爆炸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科学家启动源代码系统,让主人公进入平行宇宙寻找爆炸制造者。主人公进入一个平行宇宙后,有8分钟时间找到目标。他在前8次尝试失败后,终于在第9个平行宇宙中完成了任务,并在这个平行宇宙中拯救了那辆列车上的人员。

纵观人类文明史,我们经历了一个从懵懂无知到妄自尊大的过程。在人类文明早期,由于生存能力的落后,我们敬畏自然并形成了各种崇拜,甚至宗教。当人类文明逐步发展起来,人们具备一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时,又开始妄自尊大,认为人类是世界的主宰。

数百年来,虽然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对宇宙有了更为客观的认知,但从意识底层看,我们还认为人类是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的唯一智慧生命。虽然平行宇宙理论目前仍无法得到科学证实,但关于平行宇宙的科幻小说和文学作品却警示着我们,人类的存在可能是由极其偶然的不确定性导致的结果,我们应该珍惜所拥有的生存空间和环境。

命运多舛

在刘慈欣的小说《命运》中,一对新婚夫妇租了一艘小飞船到太空度蜜月,误入时间虫洞穿越到6 500万年前的太空,并推开了一颗飞向地球的小行星。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穿越到了白垩纪后,决定返回,通过虫洞回到他们出发的时间。他们在海面上降落时,被一艘大船救了起来,船上有一些讲着奇怪语言的人类。经过艰难的沟通,主人公终于发现一个恐怖的事实:他们进入了一个恐龙主宰的世界,人类在这个世界是恐龙的食物和观赏动物。

在小说的最后,主人公领悟了一个道理:在现实世界中,人类文明在地球上达到巅峰,不过是一个偶然的事件,而人类因为自负把偶然当成了必然。在他们所穿越到的这个时空中,大自然抛出的进化硬币翻到了另一面。《命运》中的穿越主要发生在时间维度,主人公因为穿越到了历史上恐龙灭绝前的时刻,推开了撞击地球的小行星从而改变了历史进程。

科幻小说中的时空穿越也经常发生在空间维度上。例如,在刘慈欣的小说《纤维》中,一名驾驶F18战斗机的美国空军飞行员误入一个平行空间,这个空间入口的登记员说:“喂,你走错纤维了!”飞行员这才发现他所看到的星球是黄色的,而不是蓝色。他还发现空间入口登记处已经有几个人在排队了,他们都是走错纤维的人。登记员还告诉他,这是常事儿。

起初,飞行员还以为这些人都和他一样来自蓝色地球。但这些人说他们的地球分别是紫色的、灰色的和粉色的,还有不同数量的卫星和星环。在离开登记处之前,登记员送给了他们每个人一个纤维镜,可以帮助他们把彼此的世界连接起来。在飞行员返回地球之后,他用纤维镜看到另一个他和回到了粉色星球的女孩结婚并度过了快乐的一生。

在《镜子》《命运》《纤维》这三部小说以及《源代码》等科幻电影里,几位作者想表达的都是人类应该对自然界存在的无限可能性保持敬畏,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要总是把人类的短期利益放在第一位,甚至当作唯一重要的东西。人类认为必然的事物,很可能只是一个偶然。当黑天鹅事件发生时,我们偶然得到的,必然终将失去。

管理启示录
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管理不确定性的工作上

《安娜·卡列尼娜》开篇的一句名言是:“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类似地,一些企业家说:“成功的企业都是相似的,失败的企业各有各的失败。”这里说的“相似”,指的是企业经营中的确定性,而“各有各的失败”则是企业经营中的不确定性。成功的企业管理,往往是没有“惊喜”,没有不确定性的。

2016年7月,任正非在华为市场年中会议上发表题为《前进的路上不会铺满了鲜花》的讲话 ,强调居安思危的重要性。任正非指出:“世界黑天鹅事件群飞,全球会产生我们想象不到的波动……未来3至5年,公司存在很大风险,华为公司必须遵纪守法,以法律遵从的确定性,应对国际政治的不确定性。整个世界风云变幻,但是我们能确定自己遵纪守法,在世界各国都不要违反法律。”

在应对不确定性时,华为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任正非强调:“面对客户为中心的权力要进一步下沉。代表处应有客户的选择权、产品的选择权、合同的决策权,以此来推动后方的各项改革。同时,代表处的决策权仅适用代表处不确定部分的自处,全流程的成本公司不授权,形成一定基线。”

任正非发表上述讲话两年后,华为遇到了重大的外部不确定性,2021年销售收入大幅下滑。然而,如果没有长期以来对不确定性的主动管理,华为遇到的挑战肯定更大,不确定性肯定更高。

因此,企业主要管理者应该居安思危,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管理具有不确定性的工作上,而确定性的工作可以交给流程来处理。企业主要管理者所要做的主要工作就是为企业选择发展方向,好比《纤维》中的飞机驾驶员要决定进入哪条纤维,或者是《命运》中的主人公要决定是否推开撞向地球的小行星。

不连续性:冬眠还是清醒是一个问题

穿越时空

平行空间就好像《纤维》中描述的那样,像是在树杈状纤维上串着一个个不同颜色的地球,生活在其中一个地球上的生命要想和生活在其他地球上的生命发生联系,需要“走错纤维”。那么,《纤维》中的地球飞行员是如何走到其他纤维的呢?这就涉及连接宇宙空间的虫洞了。

电影《星际穿越》讲述的故事中,地球陷入末日危机,而科学家发现了一个虫洞,另一端有三个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于是,科学家制订了两个计划,A计划是得到地心引力算法和黑洞数据后建立空间站拯救地球上的所有人,B计划是抛弃地球上的所有人,只带受精卵移民外星球。男主角和三个队友踏上了穿越星际的旅程,他们穿过虫洞到达银河系以外的新星系。在经历了数十年的探索后,男主角获得了A计划所需的数据,找到了拯救地球人类的方法。

天体物理学中虫洞概念的灵感来自苹果上的虫洞。对于一只在苹果上爬的蚂蚁来说,苹果的表面是它的整个宇宙。如果苹果中有一个虫洞,那么这只蚂蚁从苹果的顶部到达底部会有两条途径:沿着苹果的表面(也就是蚂蚁的宇宙)爬行或者穿过虫洞。虫洞这条路显然更近,它是蚂蚁从自己宇宙中的一点到达另一点的捷径。

对于生活在二维宇宙中的蚂蚁来说,苹果内部是三维的超体或高维超空间。虫洞的壁可以被视为蚂蚁二维宇宙的一部分,因为虫洞的壁和蚂蚁的宇宙拥有同样的维度(二维),并且虫洞的入口处与这个宇宙(也就是苹果的表皮)是相连的。

在电影《星际穿越》中,主人公通过虫洞穿越的空间并不是平行宇宙之间的空间,而是利用同一宇宙内高维空间中两点间距离比低维空间中两点间距离更短这一特点,在太空中搭建的跨越空间的桥梁。在科幻小说中,不连续性不仅体现在空间的不连续性,也体现在时间的不连续性和物质的不连续性等方面,前者包括利用休眠跨越时间,后者包括物种甚至是星球的毁灭等。

延续生命

在《2018》这本小说中,主人公是一名公司会计,他计划利用公司账户上的一笔钱给自己做一个基因改造延长生命手术。虽然挪用公款可能让他面临20年的牢狱之灾,但和这项技术能给他带来的近300年寿命相比却非常值得。让主人公迟迟下不了决心的是,这笔钱只够他一个人做手术,而如果他的女朋友不能延长生命,主人公将在孤独中度过200余年的人生。

当主人公见到女朋友时,他暗自下决心不做手术了。此时,女朋友却告诉他,她已决定采用冬眠技术减缓自己生命的流失速度。冬眠技术可以用零下50摄氏度的低温将人体冷冻,在此期间人体机能丧失的速度是苏醒状态下的1%,即过100年后苏醒的话,人的实际寿命仅增加一岁。

主人公和他女朋友计划采用的两项技术虽然在原理上不同,但目的都是帮助人跨越时间、延长生命,应对死亡带来的生命不连续性。基因改造延长技术可以帮助人活得更久,在此期间,人可以延续自己的生活,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冬眠技术则暂停了人的活动,冬眠结束后的人可能无法适应改变后的社会。正是因为两项技术的差异,主人公和女朋友分手了。

刘慈欣在《三体》中构建的“宇宙社会学”包括两个基础假设:第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第二,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都需要资源,但宇宙中的资源总量保持不变。第一个基础假设中的“生存”意味着文明的连续性,而文明对资源的抢夺意味着某些文明将被毁灭,面临不连续性。因此,连续性是文明发展的根本目标。同理,无论是对个体生命还是社会组织而言,生存永远是发展的前提。

《超新星纪元》是刘慈欣的一部长篇小说,其开篇故事情节是:距离地球8光年的一颗恒星死亡了,它的核心在引力之下坍缩成了一个致密的小球,随后引发了一次巨大的核聚变,产生了一颗超新星。

超新星的强光经过10年时间到达地球,其高能射线破坏了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人类中超过13岁的人将因无法自行修复辐射带来的损伤而死亡。也就是说,人类社会将变成一个只有孩子的社会,人类文明的发展可能由于代际断裂而失去连续性。《超新星纪元》的主要内容就是,“大人社会”想方设法抓紧最后的时间向“孩子社会”传递知识,帮助孩子们在所有成人死去后管理这个世界,而孩子们在接手世界后,很快就把世界弄得千疮百孔。

在《2018》《超新星纪元》等小说以及《星际穿越》等科幻电影里,作者们想表达的都是这样一个思想:人类应该时刻警惕外部环境中存在的不连续性,做好危机处理预案。在危机发生时,可以像《超新星纪元》里那样冷静地应对危机,在生存环境的不连续性中找到人类延续的连续性。

管理启示录
抓好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建设

在企业管理中,高层管理者也应对业务连续性予以重视,打好提前量,建好预备队。可以像《2018》里那样,用冬眠等技术提前准备好未来可能需要的技术和物质资源,类似华为的“诺亚方舟”等“备胎”计划;也可以像《超新星纪元》里那样,培养人才梯队,类似于华为的“轮值董事长”计划,为可能到来的危机做好应对准备,避免企业文化在传承中的迷失,减少企业业务在动荡中的损失。

在当今社会分工高度国际化的背景下,企业的各项业务都不可避免地依赖与第三方厂商、专业机构以及合作伙伴的广泛合作,业务连续性管理至关重要。成熟的企业都非常重视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建设。

例如,华为经过多年的持续建设,已在研发、采购、制造、物流及全球技术服务等领域建立了从供应商到华为、从华为到客户的端到端业务连续性管理(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BCM)体系 ,并通过建立管理组织、流程和信息技术平台,将BCM关键要素融入产品设计,制订BCM计划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开展员工BCM培训及演练等措施,提升各组织BCM管理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对日常业务风险的有效管理。

在研发和采购领域,华为采取的关键举措包括:多元化方案、分场景储备、供需能力可视化等。华为坚持全球化和多元化的供应策略,积极发展供应资源,保障原材料供应多元化,避免独家供应或单一地区供应风险,确保产品的持续可供应性。在量产阶段,为满足客户需求,应对全球疫情、极端自然灾害、贸易冲突、需求波动以及供应行情等不确定性变化,提前识别风险,组织建立从原材料、半成品到成品的合理安全库存。此外,还与供应商深度协同,通过信息技术系统实现需求预测、采购订单、供应商库存的可视化,确保需求的快速传递和供应能力的快速反应。

在制造供应和备件储备领域,华为采取的关键举措包括:制造供应能力备份和全生命周期备件储备等。华为坚持自制与外包并重,与多家电子制造服务商(Electronic Manufacturing Services,EMS)建立了长期战略伙伴关系,形成了华为和EMS、各EMS之间可相互备份的供应能力。从生命周期角度看,在产品停产之前,按照市场需求与历史用量滚动进行备件储备;在产品停产之后,按全生命周期预测一次性做足备件储备,确保客户现网设备运行的连续性。

为了跨越企业生命周期,许多希望基业长青并成为百年企业的公司,都在不断进行业务转型,从直接提供最终消费品到提供生产这些最终消费品的基础设施。在华为公司所在的行业中,客户本质上是为了获得具有确定性和连续性的产品和服务。因此,华为必须保证自身的生产和服务具有确定性和连续性,越是在危机时刻,越要保持自身业务的确定性和连续性。

混沌:扰动非洲大气,改变欧洲战局

飞星,飞星,又是飞星

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都很高的情况,被称作混沌。在刘慈欣的《三体》中,三体人所在的星系有三颗恒星,当恒星远离三体星时被称作“飞星”。当三体人在空中看到一颗飞星时,意味着有两颗恒星在三体星附近,此时三体星不确定围绕哪颗恒星运转,于是三体世界就忽冷忽热,被称作乱纪元。当他们看到两颗飞星时,意味着三体星围绕一颗恒星旋转,三体世界冷热转换恒常,这就是恒纪元。当他们看到三颗飞星时,意味着三体星周围没有恒星,此时三体世界变得非常寒冷,生命无法存续。在三体星系中,除了“飞星”现象还有“凌空”现象,也就是行星离恒星非常近。“凌空”现象有“双日凌空”和“三日凌空”两种情况,每种情况都可能导致三体文明毁灭。

《三体》小说中的地球三体组织设计了一个虚拟现实游戏,游戏玩家戴上游戏装备后可以进入一个以人类文明发展史为背景,结合三体文明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星系环境的游戏。设计这个游戏的目的是,通过演绎三体文明不断灭亡和重生的历史,使一部分地球玩家熟悉三体文明,进而接受三体文化,并最终成为地球三体组织的成员。在游戏中,由于三体星系乱纪元的时长远远超过恒纪元,整个星系的大多数时间处于混沌状态,人们无法预测乱纪元和恒纪元具体的时间长短以及变换规律,所以文明的发展环境具有非常强的不确定性。

文明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了文明发展的不连续性。在三体世界,每次文明毁灭后,文明所取得的成就都会遗留下来,作为后续文明发展的知识基础。但由于每次文明终止时,绝大多数物质基础都会被毁灭,因此三体世界的文明发展是不连续的。在小说中,第192号文明是三体文明的里程碑,它最终证明了三体问题在数学上的不可解,使三体文明放弃了在三体星系中的轮回努力,确定了走向外星系寻找新家园的目标。

三体人面临的三体问题也是地球科学家关心的问题。挪威国王奥斯卡二世曾在1887年设立了一个科学大奖:谁能解决三体问题,就把这个奖颁给他。然而,最终科学家发现三体问题在数学上不可解。

从16世纪、17世纪开始,正是凭借着科学的力量,人类开始摆脱神力的束缚,通过科学方法驯服自然。几个世纪以来,理性一直与稳定、有序、可预测等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人们愿意相信,在看似复杂的各种现象之下,人们总是能寻找到以简单且可以预测的数学法则书写的秩序和美感。因此,虽然三体问题不可解,却使人们意识到自然界的复杂性远超人类的认知能力。

蝴蝶,蝴蝶,还是蝴蝶

混沌科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人们发现,只要数量够多,即便是简单的基本个体集合在一起也可能构成让人难以理解、难以预测的复杂系统。气象系统就是一个复杂的混沌系统。20世纪60年代开始,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家和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在进行天气预报的过程中把之前已经得到的数据直接输入计算机进行重复计算,结果发现同样的数据和算法却可以得到不同的预测结果。而且结果在预测的初期尚且能够保持大致相同,而预测的时间越久,差距越大。经过仔细检查,洛伦兹发现,自己在输入之前计算数据的时候,把原有的数字“0.506 127”简化输入为“0.506”。就是这么不到1‰的差距,导致计算结果出现了极大的差异。

在《三体》中有这么一个场景,物理学家丁仪和汪淼一起打台球,丁仪把黑白两色台球放在台球桌上不同的位置,还试着把台球桌挪到屋子的不同位置,让汪淼先后打了五次,汪淼每次都把球打入洞中。丁仪解释道:“我们一共进行了五次实验,其中四次在不同的空间位置和不同的时间,两次在同一空间位置,但时间不同。在五次实验中,两个球的质量是没有变化的,以台球桌为参照系的位置也没有变化,两球相撞的速度向量也基本没有变化。这些都说明物理规律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均匀的。”

然而,如果每次两球相撞都发生不同的事情,有时白球能将黑球撞入洞内,有时黑球随机走偏,有时黑球飞上天花板,或者像《哈利·波特》里的魁地奇小球那样乱飞,这样事物就没有规律了。类似的事情发生在丁仪的女朋友杨东所主持的高能加速器粒子对撞实验中,杨东因此怀疑物理学是否存在,最终自杀。我们知道,这种混乱是三体文明派来的智子故意制造的,目的是用这种不确定和不连续的混沌状态破坏人类的基础物理研究。

混沌对天气系统的影响也被刘慈欣写入一部叫《混沌蝴蝶》的短篇小说中。小说的主人公亚历山大是一位南斯拉夫的科学家,他开发了一套数学模型和计算机软件,可以基于全球大气数据计算出影响某个区域天气的气候敏感点。当时南斯拉夫正面临北约的空袭,亚历山大借用一台超级计算机计算出了位于非洲的第一个气候敏感点,于是他赶到非洲的这个地点,利用一大块冰使该敏感点急速降温。由于蝴蝶效应,这个气候敏感点的微小扰动让南斯拉夫遭遇大雾天气,阻碍了北约军队的空袭。

随后,亚历山大又计算出了位于日本冲绳附近海面上的一个敏感点,他利用炸药扰动海水,造成了南斯拉夫连续三日的阴天,再次导致北约空袭计划的失败。亚历山大找到的第三个气候敏感点在南极,然而当他赶到南极时,因为超级计算机的停用,无法准确找到该地点,从而导致气候扰动计划失败,他的祖国最终还是遭到了轰炸。

《三体》和《混沌蝴蝶》等作品告诉我们,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知越来越多。然而,正是因为认知范围的扩大,人类也认识到自己所理解的自然规律仅仅是冰山一角。从整体上看,宇宙、太阳系、地球,乃至个人所面临的环境都是一个个复杂系统,我们可能永远无法掌握这些复杂系统中的所有规律,但正是对于这些规律的不懈追求,使得人类能够在具有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中找到越来越多的确定性,在不连续性的发展过程中创造越来越多的连续性。

管理启示录
让黑天鹅在咖啡杯内起飞

企业创始人和高层管理者的主要任务是应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为企业选择大致正确的发展方向;企业的中层和基层管理者的主要任务是应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不连续性,为企业在所选择的方向上持续发展铺平道路。企业的整体经营过程,就是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在不连续性中创造连续性,在混沌中找到秩序,在变局中开创新局。

企业高层管理者经常会遇到挑战,他们有时候像《混沌蝴蝶》中的亚历山大,几乎要靠一己之力找到破局点;有时候又像《三体》中的罗辑,先要在混乱的变局中找到可能的战略方案,后要在长期的僵局中坚持自己的战略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创始人既是面壁者,也是自己的破壁人。

任正非多次提到“让黑天鹅在咖啡杯内起飞”的理念。他在2016年发表了《多路径,多梯次,跨越“上甘岭”攻入无人区》的讲话 。他强调:“大家不要把主航道理解成唯一航道,多路径是朝着一个目标和方向,这不叫背离主航道。我们公司在奔向无人区的前进中,只要多路径,就不会出现僵化;只要多梯次,就不会出现惰怠。”

任正非说:“每一个梯次在冲锋的时候,他的视野已经聚焦在那个山头上了,所有的外围东西他都看不见,他都不想了,一心只想攻上‘上甘岭’;第二梯队就是广阔视野,关注星空,扫清外围,第一梯队攻破城墙口,已经消耗殆尽了,就应该第二梯队上去了。所以只要保留多路径、多梯次……”

任正非认为:“有了多路径和多梯次,就形成黑天鹅梯队、预备梯队、能工巧匠梯队……黑天鹅是可能出现的,但是希望出现在我们的咖啡杯中。我们要开放,要支持同方向的科学家,要支持理解歪瓜裂枣……欢迎黑天鹅到我们公司里来飞,我们允许你飞,自己颠覆自己。”

所以,华为应对高不确定性和高不连续性的原则是:开放合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让黑天鹅飞在自己的咖啡杯中。现实中的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无法完全避免。企业家能做的就是,在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发生前有所准备,让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发生在自己的战略格局和视野之中,把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限定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恒常:尝试偏离主线,激发生命活力

三体与智子

地球之所以成为三体文明想要占领的目标,主要是因为地球的自然环境与三体星的混沌状态不同,具有较高的确定性和连续性。科学家曾总结出地球出现文明的几个主要条件:

第一,太阳轨道距离银河系中心的位置比较合适,太阳轨道距离银河系中心有2.65万光年的距离,近似成圆形轨道旋转,远离银河系中心的强力辐射。

第二,太阳为单星系统,更加稳定。宇宙中存在着许多双星、三星系统,甚至是星团,其运行轨迹并不稳定,随时可能产生扰乱,不利于生命的持续生存。

第三,太阳质量适中。如果恒星质量太大,过快的核反应会大大降低恒星的寿命,导致恒星系内无法孕育生命。如果恒星质量太小,则由于核反应微弱,该恒星的宜居带距离恒星太近,又会造成恒星风暴波及行星,导致生命体的毁灭。

第四,地球大小适中,有足够的引力吸引住大气层,也有稳定的磁场,保护水汽不被太阳风电离成氢原子。

第五,地球轨道近似圆形,具有安全的轨道运行空间,并且与太阳的距离合适。

第六,木星强大的引力保护地球不被小行星和彗星干扰,避免了许多重大的灭绝灾害。

第七,月球造成了潮汐作用,保证了地球水系统的循环,也降低了地球受陨石撞击的概率。

第八,地球有着合理的自转速度,24小时自转一周保证太阳光照均匀,地表温度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

在《三体》中,三体世界的科学执政官在研究了地球文明史之后发现:人类从狩猎时代到农业时代,用了十几万地球年的时间;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用了几千地球年;而由工业时代到原子时代,只用了200地球年;之后,仅过了几十个地球年,人类就进入了信息时代。结论是,人类文明具有可怕的加速进化能力!

在三体世界,已经存在过的200个文明中,没有一个经历过这种加速发展,所有的三体文明的科学和技术的进步都是匀速甚至减速的,每个文明的发展都需要基本相同的漫长发展时间。

考虑到地球文明加速发展的可能性,三体世界元首指出:在400地球年后,当三体舰队到达地球所在的行星系时,地球文明的技术水平应该已经在加速度发展中超过了三体文明。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三体舰队到达地球就不是去远征,而是去送死。基于上述假设,三体文明只有一个出路,就是限制地球上科学的发展,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锁死”地球上基础科学的发展。

于是,就有了《三体》中最富有想象力的情节之一:智子。智子本质上是一台超小型智能计算机,由三体文明对一颗质子进行二维展开,利用强作用力蚀刻上电路后,再收缩为高维状态制造而成。三体文明最初发射了两个智子,先于三体舰队400年到达地球,智子的主要任务就是定位人类用于物理学研究的高能加速器,然后潜伏其中。由于智子的干扰,高能加速器实验会产生错误和混乱的结果,从而阻止人类的物理学理论研究向前发展。

地球与镜子

三体文明诞生在一个处于混沌状态的星系,为了可持续发展,他们向外寻求确定性高且连续性高的生存环境,最后把地球当作征服目标。由于地球环境的确定性和连续性都较高,人类文明才得以出现并持续发展至今。从本质上看,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寻找确定性和连续性的历史。处于原始时代的人类以采集和狩猎为生,虽然不需要投入精力种植植物和饲养动物,但获得食物的不确定性非常高,从而造成部落生存的连续性较低。

进入农耕社会之后,种植和驯养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人类获取食物的效率不升反降,但人类看重的是农耕带来的具有更高确定性和连续性的收获。进入农业社会之后,人类更紧密地依附于土地,形成人口聚集,并由此带来战争、疾病等多方面的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为了克服这些挑战,人类发展出了国家、法律、科学等,不断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在不连续性中创造连续性。

刘慈欣的《地球大炮》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叫沈华北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固态材料,这种材料具有极高密度,可以在地层中下沉。沈华北患了白血病,不得不进入冬眠状态。等他醒来之后被告知,他的儿子沈渊利用他发明的新固态材料在地球中心打了一个洞,从中国的漠河直通南极大陆。由于工程耗资巨大,且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重大事故,这个被称作“南极庭院”的工程被弃之不用。后来,沈华北再次进入冬眠。

等他在50年后醒来时,发现“南极庭院”已被改造成“地球大炮”,利用从地核中采集的电流给管道中的物体加速。人类把想要发射到太空的物体投入“地球大炮”的一端,当物体从“地球大炮”的另一端被发射出来时,速度已经达到15千米/秒,超过第二宇宙速度,可以轻松地被发射到太空中。

“地球大炮”虽然只是一个科学幻想,但其基本原理就是利用地球直径打造一根超长的炮管,让“炮弹”在其中缓慢加速到一个极高的速度,这样不仅对其中发射的物体损害较小,也可以承载质量和体积较大的物体。

仔细想一下,“地球大炮”非常像图1-4中恒常状态下的那条直线,发展方向的不确定性低且发展路径的不连续性也低,这种恒常状态正是事物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状态,人类文明的发展正是经历了在类似轨道上的长期加速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恒常状态的特点是低不确定性和低不连续性,但并不是说要追求绝对的确定性和连续性。事物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绝对的确定性和连续性可能根本就不存在,甚至对事物发展是有害的。

刘慈欣的《镜子》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科学家宋诚利用超弦理论和奇点模型构建了一套宇宙模拟软件,经过尝试得出了一个与地球所在宇宙一致的宇宙镜像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他可以看到人类历史上发生过所有事件的细节,由此掌握了一些官员贪腐的证据,也受到了不明势力的追杀。当一位领导知道宋诚的镜像系统后告诉他,如果这样一个系统被用在社会中,那将是一个濒死的社会。原因在于,社会的进化和活力是以种种偏离主线的冲动和欲望为基础的,这就好比基因在复制和遗传中会出错和变异,因此才有演化出复杂和高等生命体的可能性。在整个演化过程中,不确定性(变异)和不连续性(突变)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果然,在宋诚研究出可以预测未来的递归运算方法后发现,在35 000年后,由于镜像系统的广泛应用,人类文明消亡了。人类遗迹中所有的建筑都是标准的正立方体,大小完全一样且整齐地排列着。在人类遗留的影像资料中,所有人的服装甚至表情都一样。

《地球大炮》和《镜子》等作品告诉我们,一方面,连续性和确定性是有益的,“地球大炮”的超长炮管带来的连续性可以让物体在其中缓慢加速,在不破坏物体结构的前提下,加速到宇宙逃逸速度,产生惊人的推动力。“地球大炮”贯穿地球所带来的确定性可以支撑其庞大的体积和复杂的结构,使之成为一件靠谱的宇宙探索工具。

另一方面,绝对的连续性和绝对的确定性可能是有害的。在小说《镜子》中,可以监控每个人行为的系统带来了绝对的确定性,人们逐渐失去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文学、艺术乃至科学都停止了发展,人类文明最终也失去了连续性。因此,我们在追求确定性和连续性的过程中,也要保持适度的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

从一定意义上讲,有了确定性,才会有未来;但没有了不确定性,也就没有了希望;有了连续性,才会有文明;但没有了不连续性,也就没有了进步。所以,未来的希望一定是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的结果,而文明的进步一定是在不连续性中创造连续性的过程。

管理启示录
压强原则

在小说《地球大炮》中,穿越地心的“炮管”就像企业增长的轨道。只有炮管够长,炮弹才能加速到很高的速度。同样,只有轨道够长,企业才能发展到足够的高度。作为企业家,其根本任务就是为企业找到足够长的跑道。有了这样的跑道或炮管,即使加速度并不高,但只要保持持续的加速,物体就可以达到第一宇宙速度与地球同步运行,或者可以达到第二宇宙速度脱离地球引力,甚至可以达到第三宇宙速度飞出太阳系。

“华为基本法”第二十三条这样写道:“我们坚持‘压强原则’,在成功关键因素和选定的战略生长点上,以超过主要竞争对手的强度配置资源,要么不做,要做,就极大地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重点突破。”

1995年,华为成立电源事业部,在成立大会上,华为公司监事会主席郭平强调:“电源是大前途的产品,也是公司唯一不受国家直接行政控制的产品。成立电源事业部,是华为公司顺应潮流,利用压强原则,加速发展的结果。”

2017年,任正非在产品投资评审委员会改进方向会议上指出:“投资方向一定要聚焦主航道,在主航道上的决策权力可以放低一点,非主航道的项目要上报批准。针对不同业务成熟度的情况,决策权力下放要有所调整。成熟的运营商业务在主航道上的决策权力可以放低,尝试中的企业业务领域决策权力可以收高。”

2018年,任正非在Fellow及部分欧研所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道:“华为还是要踏踏实实继续做学问,过去的30年,我们从几十人对准一个‘城墙口’冲锋,到几百人、几千人、几万人到18万人,都是对准同一个‘城墙口’冲锋,攻打这个‘城墙口’的‘炮弹’已经增加到每年已经接近150亿美元到200亿美元,全世界很少有上市公司敢于像我们这样对同一个‘城墙口’进行投入。”

华为在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成功地利用了压强原则,在确定性和连续性都较高的主航道持续进行投入,敢于用密集投资缩短追赶时间和延长机会窗开启的时间,利用范弗里特弹药量进行饱和攻击。这也是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所坚持的“把未来建立在不变的东西之上”的理念。 Oh0y7VQqcAeqi4/d8di1du1dBCLwf+Y/d6iciRBvghvTWkq1R7tPCGI+iR5jhs5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