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过早锁定,急于承诺

萨默维尔绝对不是一个愚蠢或无能的人,罗斯福和其他批准萨默维尔计划的人当然也不是,事实上,他们都是非常有成就的人。然而,在五角大楼项目中,他们的行事方式却都显得非常愚蠢和无能,这似乎很难理解,但是我们必须深究下去。尽管这个故事的某些细节,尤其是在速度方面,可能有些极端,但是它涉及了大型项目的各个方面,非常具有典型意义。在项目计划阶段,他们没有仔细地考虑过目的和目标,没有探索过可能的替代方案,没有仔细地考察过困难和风险,也没有找到解决方案。相反,在非常粗略地做了一番“研究”之后,他们就迅速做出了一个决策,将原本有可能采用的所有其他项目形式都抛到了一边,这似乎可以理解为“锁定”(lock-in)。如学者们所说,锁定指的是,尽管可能存在着其他选项,但是从大多数人和组织的行为来看,他们好像别无选择,只能继续推进,以致自己承担的成本或风险远远超出了他们一开始所能接受的程度。接下来,他们就会采取行动,而通常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他们就会遇到麻烦,例如陷入在第1章中提到过的“中断-修复循环”等。

我把这种过早的锁定称为“承诺谬误”,这是一种行为偏差,与行为科学研究中所发现的其他偏差类似。

五角大楼项目中唯一真正不同寻常的是,一群有政治关系的批评者在萨默维尔的计划获得批准后,设法揭露了该计划的缺陷,并将项目转移到了另一个地点,也就是今天五角大楼所在的地方。项目在基于承诺谬误而仓促启动的情况下,却得到了一个完满的结局,这是极其罕见的。

仔细思考一个项目想要实现什么目标,以及如何实现它,肯定比仓促承诺带来的结果更积极、更好,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有一句古老的格言,“草率行事,后悔莫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句格言的一个变体版本是将“行事”替换为“结婚”。另外,在小说《无尽的玩笑》( Infinite Jest )中,大卫·福斯特·华莱士(David Foster Wallace)指出,这句古老的格言似乎是“为文身量身定制的”。文身、婚姻、大型项目……在这些情况下,我们都知道自己应该三思而后行,可是为什么却经常做不到呢?

对于文身和婚姻,我不能给出什么建议,但是对大型项目,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我所说的“策略性虚假陈述”(strategic misrepresentation),即出于策略性目的而有意地、系统地歪曲或错误陈述信息的倾向。 [1] 如果你想赢得一份合同或让一个项目通过审批,提交一份粗略的计划书可能会给你带来很大的便利,因为这样做可以掩盖掉重大的困难和挑战,从而压低预期成本,缩短工期,最终帮你赢得合同或使项目获得批准。但是,就像万有引力定律一样,在计划阶段被故意忽略掉的困难和挑战,最终会在建设阶段以进度延误和预算超支的形式显现出来。而且到了那个时候,这个项目早就已经走得太远,无法回头了。当然,策略性虚假陈述的真正目的就是要使项目走上这种不归路,是政治因素导致了失败的不可避免。

第二种解释是心理因素。 2003年,我在《哈佛商业评论》上与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辩论。卡尼曼可以说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一位心理学家,当时他与人合写了一篇文章,将糟糕的决策完全归咎于心理因素。当然,我同意心理因素确实会起作用,但问题是,与政治因素相比,心理因素到底有多重要。 [2]

在一番纸上交锋之后,卡尼曼邀请我见面,进一步讨论相关问题。我也安排他拜访了一些大型项目的规划师,这样他就可以了解第一手经验。最终,我们都认同了对方的观点:我同意心理因素很重要,卡尼曼同意政治因素很重要, [3] 到底哪个因素最重要,则取决于决策和项目的性质。

在卡尼曼的实验中,决策涉及的利害关系很小。一般来说,在实验中存在职位的争夺,但不存在稀缺资源的竞争,不存在有权势的个人或组织,也不存在任何形式的政治关系。卡尼曼、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 和其他一些行为科学家发现,一个项目越接近他们在实验中所创造的那种决策情境,个体心理因素就越占主导地位。但是,随着项目规模越来越大,决策越来越重要,金钱和权力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决策往往是由有权势的个人或组织做出的,利益相关者的数量也增加了,他们会为自己的特殊利益进行游说,这种游戏的名字就是政治。于是,影响决策的天平就从心理因素向策略性虚假陈述倾斜。

也就是说,所有项目的共同点都是人在做决策,哪里有人,哪里就会有心理因素和政治因素在起作用。我们先讨论心理因素对项目的影响。

[1] 策略性虚假陈述有时也被称为政治偏差(political bias)、策略性偏差(strategic bias)、权力偏差(power bias)或马基雅维利因素(Machiavelli factor),这种偏差本身是用目的来证明手段的一种合理化解释。例如,以获得资金为策略,这一策略决定了会出现让项目在纸面上看起来很不错的偏差。策略性虚假陈述可以追溯到代理问题和政治组织压力,例如对稀缺资金的竞争或对职位的争夺。根据定义,策略性虚假陈述是故意的欺骗,也就是说谎。请参见:Bent Flyvbjerg, “Top Ten Behavioral Biases in Project Management: An Overview,” Project Management Journal 52, no. 6 (December 2021): 531–546; Lawrence R.Jones and Kenneth J. Euske, “Strategic Misrepresentation in Budgeting,”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1, no. 4 (1991): 437–460; Wolfgang Steinel and Carsten K. W. De Dreu, 2004, “Social Motives and Strategic Misrepresentation in Social Decision Mak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6, no. 3 (March 1991): 419–434; Ana Guinote and Theresa K. Vescio, eds.,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Power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2010)。

[2] Dan Lovallo and Daniel Kahneman, “Delusions of Success: How Optimism Undermines Executives’Decision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81, no. 7(July 2003), 56–63; Bent Flyvbjerg, “Delusions of Success: Comment on Dan Lovallo and Daniel Kahneman ,”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81, no. 12(December 2003): 121–122.

[3] 在出版于2011年的畅销书《思考,快与慢》( Thinking, Fast and Slow )中,丹尼尔·卡尼曼这样写道:“最初预算中的误差并不总是无心之失。计划制订者往往都希望自己的计划能得到上级或客户的批准。正是受这一愿望驱使,他们才制订出了那些不切实际的计划,而支持他们这样做的则是因为他们知道,项目很少会因为成本超支或进度超时而被彻底放弃。”这显然不是对心理认知偏差的描述,因为根据定义,认知偏差应该是无意的。所以,这就是对政治偏差的描述,特别是对旨在推动项目启动的策略性虚假陈述的描述。关于我与丹尼尔·卡尼曼对策略性虚假陈述的讨论,请参阅我的一篇文章:《项目管理中的十大行为偏差》( Ten Behavioral Biases in Project Management )。 ePo7CEQJf+gZS3YZrBAKzhUwxpDNXv42IgOL1olEYi1PmgYJOwmG2Kqvzq2v2Va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