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民为国之本,民生问题是治国理政的基础性问题,解决得好坏,事关百姓生活,事关国家稳定。解决民生问题,既要从根本上把握,把促进发展和保障民生统一起来;也要从整体上统筹,努力建立健全惠及全体人民的民生保障体系;更要从小处着手,切实解决民众急难愁盼问题,解民忧、应民急、纾民困。对民众来说,他们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不论大小,一旦处理不好,可能就是人命关天的事情。所以,民生无小事。

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发展到大,之所以能够长期执政,就在于不论是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建设、改革时期,都始终把人民群众日常遇到的急难愁盼的小事当作治国理政的大事来抓,把工作做到实处,做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以实实在在为民办事、为民服务赢得人民信任和拥护。民心大如天,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通行中国几千年的治国理政逻辑,更是中国共产党安身立命之本。

密切关注、及时回应、认真解决民众急难愁盼问题,既是党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出发点,同时也是党不断提高领导和执政能力、管党治党水平和治国理政水平的关键着力点,既是党执政为民的政治原则,也是党实现长期执政的关键机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牢牢抓住这个关键,努力使其成为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提高长期执政能力的重要抓手。

首先,努力使其成为党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抓手。党和人民群众是否真正干在一起、过在一起,不是喊口号、表决心,而是要见诸行动,落实在为人民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上。

其次,努力使其成为党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使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抓手。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先是其急难愁盼问题能够得到党的关心、政府回应和社会帮助。急难愁盼问题往往是人民群众最揪心、最烦心的问题,一旦得到回应、得到缓解、得到解决,给群众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倍增的,能够极大改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从而极大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拥护和支持。

再者,努力使其成为维持社会长期和谐问题、不断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化解矛盾、纾解民怨、缓解民困,是社会治理的题中之义,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性工作。只有这些工作做好了、做到位了,社会长期和谐稳定才有厚实根基和持久保障。中国共产党领导之所以能够创造社会长期和谐稳定奇迹,就在于抓住了这个基础和根本,从小事做起,从根本抓起。

最后,努力使其成为培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干部队伍和执政队伍的重要抓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干部的根本要求,也是党员干部执政实践的根本原则。真心实意、全情投入地关注、关心和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既是对党员干部为民情怀的考验,也是对党员干部为民办事能力的检验。只有经得起这种考验和检验的干部,才是能担负为民执政使命的干部,才能成为共产党员执政队伍中的合格一员。

所以,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看中国共产党执政根基是否厚实、执政队伍是否强大、执政时间能否长久,就看其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是否出现了态度懈怠、机制失调、工作失序、能力失效。 EUhMXW+O3XPZsnGB04BozMDP7oXYpNbxfgvGQ4If6DjCH8gwQlHanB6FB3ONv+6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