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九章 卫民之心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我们是工农的子弟,我们是人民的武装!”疼痛过后,龚尽生唱得愈发顺畅,愈发嘹亮,其余在水中的战士们立刻接着往下唱,“听!风在呼啸军号响!听!革命歌声多嘹亮!”

战士们的齐声合唱,瞬间压倒了滔滔洪水的凶猛势头,一张张年轻的脸坚毅豪迈,一声声呐喊气势磅礴,一个个水中的身躯更显雄壮!

仿佛在军歌声中拥有了摧枯拉朽般的强大力量,龚尽生感觉此刻的洪水撞在身上,竟真的像是洗了个放松身体的凉水澡。

1998年的南京市,比之1991年,所拥有的防洪设备已是今非昔比,可是大雨之下,长江南京段水线连续12天超过警戒水位,甚至有些水线超过了9.5米,南京受到波及,外洪内涝,当人们踩行过街头积水之时,便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七年前那个同样的暴雨之夜:

危在旦夕的津浦铁路,洪水当头紧急疏散的人民,疟疾肆虐医院里人满为患,交通瘫痪后无数职工徒步归家,还有被洪水彻底吞没的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村庄,以及,在这些灾难前面,用臂膀用脊梁用身躯阻挡一切的那些可爱又可敬的人。

这是南京人共同的回忆,而在那些个体的记忆里,还有着这样一个个生动的画面:

被困家中绝望悲哭时,忽然看到解放军战士迎面冲来,身后紧咬着骇人的洪涛,以及雷鸣般的巨响。

浦镇车辆厂千余名职工筑墙抗洪保卫车间时,解放军战士们乘风破浪而来,一首“咱当兵的人”踏碎了洪水的嚣张气焰!

医院里一眼望不到头的病人,不知何时才会被诊治的患者,腹部难以忍受的疼痛,忽然看到一个疲惫得直不起腰,眼里却仍斗志昂扬的女医生,走到了他的面前。

窗外是永不停歇的雨,风声中惊雷怒吼,不停有人从那条小巷子里跑回来,狼狈万分地窜进自己家里,妈妈却要从那条小巷子走出去,直到自己睡了,她也未曾回来……

龚晏书看着窗外的雷雨,记忆深处的画面一层层翻涌起来,他想起了那段时间的孤独,等待时的期望与悲伤,第一次掀开锅盖时被烫手的手指,第一次倒水喝时不慎打湿了地板打湿了积木……

他觉得幼年时的自己常伴着一种无助感,起初他感到恐惧,后来他学会了如何对抗孤独,进而不再感到无助,但他还是有害怕的事情,那就是在深夜时分,别人家的窗户都亮着灯其乐融融,而母亲还没有回来,但是很快,他又不再害怕了,一个人的生活,不代表他是不被照顾的孩子,正相反,他的孤独,意味着有千千万万人被照顾着。

常年奋战在外保家卫国的父亲,昼夜颠倒救死扶伤的母亲,成为了他独立生活的力量,他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甘于奉献的精神。

现如今,10岁的龚晏书已经是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了,他会组织同学们去照顾孤寡老人,会带着塑料袋在广场上清理白色垃圾,会拿着一块写有“问路找我”的纸牌子站在火车站、客运站等人流密集的地方,他会做他这个年龄段里能帮助别人的任何事情。

当此梅雨时节,长江水线再一次有上涨的趋势时,他就已在家中写好了各种告示牌,比如“这里有台阶”、“小心水坑”、“小心水井”、“注意关电拉闸”等字样,在南京城出现内涝之前,他便把那些告示牌张贴在往年积水较深的地方,提醒人们小心谨慎。

这一天,他跟另外两位同学张贴好了所有告示后,回到家已经是夜里七点半了。他忙得连中午饭都没吃,饥肠辘辘的感觉早已在不断流逝的时间里被疲惫取代。

厨房里不再有装着饺子的铝蒸锅,客厅地面上也没有暖水瓶和水碗了,不过那三个标明位置的圆圈,却在龚尽生的执意要求下,时隔至今依然保留着。

他认为那是儿子成长的起点,是磨砺过的证明,是这个家走过春夏秋冬数年来的宝贵记忆。

由于是用粉笔画出来的,在生活中白色的笔迹会逐渐淡去,龚晏书看到以后,就马上一笔一笔地填上去,他从3岁长到10岁,从幼儿成长为一个大男孩,仍显稚气的脸上多了坚毅和成熟,会写的字变多了,能做的家务熟练了,七年光阴对一个孩童来说是无比漫长的,更会带来从外貌到心智再到思想的巨大改变,然而地上那三个粉笔勾勒出来的圆圈,却仿佛1991年初次画下时一模一样。

“哎,又发洪灾了,小芳,你家那位肯定去抗洪了吧?”七年过去,李玉萍已经升任为主任医师,每一根灰白的头发上,都似乎刻写着她工作忘我的疲惫,以及日益专精的医术。

“他能不去吗?长江一有涨洪的消息,他就给我打来电话,说这一次国家需要他,人民需要他。作为一名军人,作为一名***员,‘拯黎民于水火,救国家于倒悬’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中华挺直脊梁,为国家撑起一片晴空’是他必须履行的使命,他要挡在洪水与灾民之间,他要站在最前面。”黄维芳想起那通电话,嘴角有苦笑,眼中却满是自豪。

“你说这人怪吧,我什么话都没说呢,他就开始给我上课了。”

李玉萍也跟着笑起来,但她很快就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尽生的确是好样的,上次他来医院看你,从导诊台到药品室的功夫,他就帮我们医院救了人一命呢!”

“有这回事儿?我怎么没他听说呢!”黄维芳诧异地扬起细弯的眉。

“哦?他没告诉你呀?”李玉萍又呵呵笑了起来,每次谈及龚尽生的思想觉悟和实际行动,她都能开怀地笑一阵儿,一是因为她为自己的同事能找到这么优秀的丈夫而感到高兴,二是因为她为祖国能拥有无数个像龚尽生这样的解放军战士,而感到无比的欣慰。

她很快一脸和蔼地解释:“我想啊,是他救人救太多啦,每次都跟你说不得把嘴皮子磨破啊!”这句话逗得黄维芳咯咯笑个不停。

“他是怎么救人的?玉萍姐快跟我说说!”医生拖着疲惫的身躯结束工作后,只有在午餐时间,才能来一次舒缓身心的“闲话家常”,今天得知丈夫在医院里还做出了救护病人的壮举,黄维芳自然很想知道事情的整个过程。

“那天是星期一,来医院诊治的病人尤其多,有位患者家属去排队挂号的时候,坐在轮椅上的老人憋得胸口发闷,医院里吵嚷声很大,他喊他家人也喊不到,无奈就自己推动轮椅,想去医院外面透透风,结果他误入到楼梯间,想要折回去时,转弯动作太大,轮椅发生倾斜,滚到了台阶上……”

李玉萍说到这儿黄维芳已是张大嘴,满脸的担忧之色,“天,那也太危险了,难不成……”

“是啊,轮椅滚下去了,”李玉萍好似在回味着那天的经过,脸上也显出几分后怕来,“好在我们医院的楼梯比较平缓,轮椅没有侧翻栽倒,但是轮椅自重再加上病人的体重,差不多有两百多斤了,轮子滚过一级级台阶的声响很巨大,楼梯就要被压塌似的,咚咚咚的响声整层楼都能听见,那时候在场的人都惊呆了,谁也没想起伸手去拉一把,可是你知道,真要去拉了就坏了,200多斤的重量,底下还有四根转动着,那速度得有多快,动能得有多大?但凡没点本事的人,都能直接给撞飞出去,我当时也在场,看着这轮椅摇摇晃晃,颠上颠下随时要侧翻的样子,心里也是急得不行,那位老人被吓得够呛,伸着手在空气里胡乱抓动,可是他什么也抓不到……”

“然后,尽生他……”

“这时候就见大厅里冲过来一个人,他快得跟刮了一阵风似的,到了楼梯那儿与其说他是跑上去的,不如说他是跳上去的,一大步就是六个台阶,噌噌噌几下就到了轮椅前面,我当时没看出他是龚尽生,就觉得这人挺瘦的,看起来没啥力气,心里就想这下坏了,敢于救人是好事,可要是没救下来,自己也被撞得重伤可怎么办?眼看着轮椅轰轰隆隆地就要撞上去了,我想在场的人都跟我一样,都以为轮椅会把他直接撞飞,飞下去的速度兴许比他跑上来的速度还快呢!”

说到这儿两个女人都笑了,李玉萍是事情经过的见证者,而黄维芳了解自己的丈夫。他的确很消瘦,常年风吹日晒看着也不年轻了,但是他笔挺的身姿下,是能替人民百姓挡下一切灾难的钢筋铁骨,是永远不会弯的脊梁能撑起一片安宁祥和的天空!

“当时就听‘嘭’的一声大响,轮椅和尽生两个人撞到了一块,尽生向后仰着差点摔倒,他先是后撤了两步,然后他就再也没退过一步了,他用手撑着轮椅的扶手,单膝跪在台阶上,用胸膛抵住了老人的双腿,轮椅像是被钉在地上一下子停住了,老人因为惯性向前翻,龚尽生顺势就把他抱住了,在场的人包括我在内,瞪大眼睛看着安静了足有两三秒钟,才意识到你丈夫用一膀子力气,连人带椅全给扛住了!” qRP2fuh+0lmCfDC6RxwvvEE0jul9v1MoHhOF3srIgY9h8mpL1X12tzXbT6PbG7J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