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篇
谋攻篇

【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 ,破国次之 ;全军为上 ,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 ,其次伐交 ,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 ,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 ,又三月而后已 。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 。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 ,此攻城之灾也。

【注释】

①全国:不经过战争就使敌国投降。

②破国:打败敌国。

③军:与下文“旅”、“卒”、“伍”同是古代军队单位。

④故上兵伐谋:用兵之道,以计谋取胜为上。

⑤伐交:以外交手段瓦解敌人。

辒(fénwēn):古代攻城用的四轮车,用排木制作,外蒙生牛皮,用以运土填塞城壕。

⑦距 (yīn):修土山以越过城墙进攻。

⑧蚁:名词用如状语,意为“如蚁一样”。

⑨拔:破城而取之曰拔。

【译文】

孙武说:一般的战争指导法则是:使敌国全部降服为上策,击破这个国家就稍逊一筹;使敌军全军降服为上策,击溃这个军队就稍逊一筹;使敌人全旅降服为上策,击溃这个旅就稍逊一筹;使敌人全伍降服为上策,击溃这一伍就稍逊一筹。因此,百战百胜,并不就是高明中最高明的,只有不战而使敌军屈服,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因此,优秀的军事家先是用政治谋略挫败敌人,其次是用外交手段孤立敌人,再次是用军事力量征服敌人,最下等的是强攻敌人的坚城。选择攻城的做法,实出于不得已。修造攻城用的侦察敌方的高台和掩护兵卒的兵车,准备攻城用的云梯,要几个月才能完成;构筑攻城用的土山,又要几个月才能完成。如果主将难以克制愤怒与焦躁的情绪而强迫驱使士卒像蚂蚁一样去爬梯攻城,结果士卒损失了三分之一而城池还是攻不下来,这是强攻坚城所带来的灾难。

【原文】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 :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 。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 而利可全,此谋攻 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 ,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 ,少则能逃 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注释】

①非战:不用交战的办法迫使敌人降服。

②非久:指不通过旷日持久的战争灭亡敌国。

③兵不顿:兵刃不钝,兵锋未损。

④谋攻:用计谋进行征伐。

⑤十:即十倍于敌。

⑥倍:比敌人多一倍。

⑦逃:指主动地采取不与敌争锋的办法。

⑧小敌之坚,大敌之擒:弱兵如固执坚战,必为强敌所擒。

【译文】

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迫使敌军屈服而不是直接交战,占领敌城不是靠强攻,攻破敌国不是靠久战,必须以万全的谋略争胜天下。所以,我军不受挫折,却能得到全部的胜利,这就是用谋略战胜敌人的原则。

因此,用兵的原则是,拥有十倍于敌的兵力就包围它;拥有五倍于敌的兵力就进攻它;拥有两倍于敌的兵力就设法分散它;势均力敌要设法战胜它;少于敌人要能摆脱它;不如敌人要能回避它。所以,弱小的军队如果一直坚持硬拼,就势必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原文】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 则国必强。辅隙 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 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 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 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注释】

①辅周:才智周备去辅国。

②辅隙:辅国有缺点。

③谓之:下达命令。

④縻军:束缚军队。縻,束缚。

⑤同:(外行)干预。

⑥乱军引胜:我方的混乱会导致敌人的胜利。

⑦知胜:预测胜利。

⑧虞:准备。

⑨殆:失败、危险。

【译文】

军队的将领是国君的助手,将领的才智周全计谋缜密,国家就会强盛;才智有偏,辅助不力,国家就一定衰弱。

国君危害军事行动的情况有三种:不了解自己的军队不能进攻,而硬使军队前进;不了解自己的军队不应撤退,而硬使军队撤退,这叫做束缚自己的军队。不了解自己军队的实际情况,却硬要干预军队的行政,就必然使将士迷惑;不懂得军事上的权宜机变,而去干预军队的指挥,就会使得将士产生疑虑。将士思想混乱而又疑惧,这样诸侯乘机进攻,我们的灾难就来了,这就叫做自乱军心,自取灭亡。

预测胜利有五种方法:知道可以打和不可以打的,就能胜利;知道兵多怎样打和兵少怎样打的,就能胜利;上下一心的,就能胜利;用自己的有准备对付敌人的无准备的,就能胜利;将帅有才能而君主又不加掣肘的,就能胜利。以上五种就是预知胜利的方法。

所以说,既了解敌人了又解自己的,百战都不会有任何危险;不了解敌人而仅仅了解自己的,取得胜利的可能性只有一半;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的,每次打仗都会有失败的危险。

【评析】

本篇主要论述了战争中的几个要点。

一、上兵伐谋的思想。

二、国君与将帅的关系要摆正。

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可以说是军事战略学中的大智慧,大谋略。孙武并不认为战争是取得胜利的最高明的手段,他提倡谋略,而不是铁血杀戮。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最高明的手段。

此外,孙武还提出国君与军队之间的关系,主张国君不宜干涉军队的具体指挥事务,否则将会自乱其军而使敌人胜利。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是极富辩证法智慧的军事思想。纵观全文,可以看出孙武的真正意图,并不是单纯地“知”晓敌方情报,而是通过对战机、众寡、团结、准备、将领的比较分析来进行判断,才是“知胜之道”。

【兵家智慧故事】
烛之武退秦师

公元前630年,晋国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战胜楚国之后,已在诸侯中赢得了霸主地位。这一年,晋文公因记起郑国在城濮之战中曾加盟楚国,出兵参战与他为敌的新仇,加之他曾在流亡时期经过郑国而没受到郑君的礼遇的旧恨,于是恼怒至极,联合了秦穆公进攻郑国。

郑国是一个小国,在秦、晋两个大国的军队兵临城下的危急时刻,郑国国君郑文公连夜召集文武百官商量对策。文官武将们一致认为,以郑国的实力,是不足以抵抗秦、晋两国军队的联合进攻的,最好的办法是派出使者,从秦晋二国的关系上做文章,晓之以利弊,说服秦国退兵。这样,晋国便孤掌难鸣,自然可能会停止对郑国的进攻了。

郑文公采纳了这一退兵方略,决定派出富有外交经验,善于辞令的大臣烛之武前去说服秦国退兵。

当时,秦国的军队驻扎在城东,晋军驻扎在城西。当夜,郑国守城的官兵用绳子系在烛之武的腰上,将他送下城,烛之武出城后,直奔秦军营前,要求见秦穆公。穆公手下的人将他带到秦穆公跟前。烛之武见到秦穆公,便开门见山地对秦穆公说:“秦、晋二国的军队包围了郑国,郑国知道他即将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秦国有好处的话,我就不用来见穆公您了。”接着,烛之武从晋、秦、郑三国的地理位置入手,分析灭郑对秦、晋之利弊。

他接着说:“您知道,我们郑国在东,秦国在西,中间隔着晋国。郑国灭亡以后,秦国能越过晋国的国土来占领郑国吗?我们的疆土将只能被晋国占领。秦晋两国本来力量相当,势均力敌。如果晋国得到了郑国的土地,它的实力就会比现在更强大,而贵国的势力也将相应地减弱。你现在帮助晋国强大起来,对贵国只有百害而无一利,将来只会反受其害。况且,晋国的言而无信您难道忘了吗?当年晋惠公逃到梁国,请求穆公您的帮助,答应在事成之后以黄河以外的五座城作为酬谢。于是您帮助他回国做了国君,晋惠公回国后不仅赖掉了这些许诺,而且修筑城墙准备与秦对抗。现在晋国天天扩军备战,其野心根本不会有满足的时候。他们今天灭了郑国,往东面扩大了自己的疆土,难保明天不会向西边的秦国扩张。您如果肯解除对郑国的包围,我们郑国将与秦国结好。今后,贵国使者经过郑国的时候,我们一定尽主人之道,好好招待贵宾。这对你们有何危害呢?”

烛之武的一番话,讲得有理有据,利害分明,使秦穆公意识到灭郑确实是与己无利了。于是秦穆公答应立即撤兵,并且和郑国订立了盟约。秦国军队悄悄地班师回国了,还留下了杞子等三将军带领两千秦兵,帮助郑国守城。

晋文公见秦穆公不辞而别,非常气愤,无奈孤掌难鸣,于是偃旗息鼓,撤军回国了。

管仲靠购鹿制服楚国

战争固然是铁血的交锋,生灵的厮杀,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开展正确有力的政治、外交斗争,甚至是经济斗争,仍有可能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春秋战国时,管仲把齐国治理得很好,征服了许多割据一方的诸侯国,辅助齐桓公称霸中原。可楚国不听齐国的号令;齐若不征服楚,华夏就不能统一。

那么如何征服楚国呢?

当时齐国有好几位大将军纷纷向齐桓公请战,要求率重兵去打楚国,以兵威震慑楚国称臣。但担任相国的管仲连连摇头,说:“齐楚交战,旗鼓相当,够一阵拼杀的。一则我们得把辛辛苦苦积蓄下来的粮草用光,再有齐楚两国数万生灵将成为尸骨。”一番话把大将军们说得哑口无言。

管仲说完,就带大将军们看炼铜去了。他们不知道管仲有何妙计征服楚国。

一天,管仲派十几名商人到楚国去购鹿。当时鹿是较稀少的动物,仅楚国才有,但人们只把鹿作为一般的可食动物,两枚铜币就可买一头。管仲派去的商人在楚国到处扬言:“齐桓公好鹿,不惜重金。”楚国商人见有利可图,纷纷加紧购鹿,起初三枚铜币一头,过了十几天,加价为五枚铜币一头。

楚成王和楚国大臣闻知后,颇为兴奋。他们认为繁荣昌盛的齐国即将遭殃,因为十年前卫懿公好鹤而把国亡了,齐桓公好鹿是蹈其覆辙。他们在宫殿里大吃大喝,等待齐国大伤元气,他们好坐得天下。这时管仲又把鹿价提高到四十枚铜币一头。楚人见一头鹿的价钱与数千斤粮食相同,于是纷纷放下农具,拿起猎具奔往深山去捕鹿;连楚国军兵也停止训练,陆续将兵器换成猎具,偷偷上山了。

一年间,楚地大荒,铜币却堆积如山。

楚人欲用铜币去买粮食,却无处买。因管仲已发出号令,禁止各诸侯国与楚通商买卖粮食。

这样一来,楚军人黄马瘦,战斗力大丧。管仲见时机已到,即集合八路诸侯之军,浩浩荡荡开往楚境,大有席卷之势。而楚成王此时已是内外交困,毫无招架之力,无可奈何,忙派大臣前去求和,同意不再割据一方欺凌小国,保证接受齐国的号令。管仲就这样未动干戈,便制服了本来很强大的楚国。

张仪连横巧言屈四国

战国时期,秦、齐、楚、赵、燕、魏、韩七国争雄,战乱不已。当时出现了两位谋略家(通常称他们是纵横家),一个叫苏秦,一个叫张仪,他们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穿梭于七国,纵横捭阖,斗智斗谋,对七国争斗的形势,影响甚大。

苏秦是“合纵说”的代表,他起初在赵国任相国,以后又做了齐国的相国。苏秦主张赵、齐、燕、韩、魏、楚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凭着出色的辩才,他的主张曾获得六国国君的赏识,并一度被封为六国联盟的“纵约长”。然而,由于六国之间的利害冲突难以协调一致,苏秦的合纵计划最终没有取得成功,苏秦也被齐国孟尝君的部下暗杀了。

张仪是苏秦的同学,是“连横说”的代表。张仪起初也是齐国的客卿,后来到了秦国,虽然没有官职,但地位甚高,可以直接与秦王议论国事。他主张运用以强慑弱的手段,游说六国共同侍奉秦国。与苏秦“合纵说”的命运相反,张仪的“连横说”却曾一度不战而屈四国之兵,获得了很大成功。

张仪的连横计最初是从对付魏国开始的。

秦国为了破坏苏秦建立起的六国联盟,一方面答应魏国,退还原先攻占魏国的襄陵等七座城池;另一方面又答应燕国,同意与燕太子联姻。收买拉拢了魏国、燕国,从而使得苏秦悉心经营的合纵计划宣告破产。

这时,张仪便向秦王献计:“既然六国联盟已经拆散,秦国也就无须再履行诺言,归还襄陵等七座城池给魏国了。”魏襄王听说秦国失信毁约,十分恼怒,派人向秦国提出质问,索要七城。

秦惠王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命公子华为大将,张仪为副将,领兵进攻魏国;秦军所向披靡,一举攻下了魏国的蒲阳城。

秦王准备继续向前进军,张仪却要求秦王停止攻击,而且把攻下的蒲阳城依然归还给魏国,并把秦国的公子繇留在魏国做人质,以表示愿意与魏国结成世代友好的“诚意”。

魏襄王打了败仗,正惊魂未定,不料受到了这般“友好”的对待,真有点因祸得福的感觉,喜出望外,因此对秦王感激不尽。这时,张仪乘机出使魏国,向魏王说:“大王!秦国对您如此宽厚,您应该有所报答呀!”

魏襄王觉得张仪的话有道理,便与张仪商量如何报答。张仪见时机成熟,就说:“您知道,秦王最感兴趣的就是土地,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东西能使他满意。所以,魏国如果能割让一部分土地给秦国,秦王定会十分满意,就会愿意与魏国结成世代友好。以后,魏国和强大的秦国联合进攻其他诸侯国,必定是势如破竹,稳操胜券。到那时,魏国参战有功,分得的各诸侯国的土地,将会十倍于您今天割让给秦国的土地。这不是很划算的吗!”

这时,魏襄王一方面慑于秦国的强大,一方面也是轻信了张仪的欺骗,便把少梁一带的土地割让给秦国了,而且还不敢接受秦国公子做人质。

张仪用计屈服了魏国,很受秦王赏识,立即被提升为相国,接替了原来的相国公孙衍。到魏哀王时,又通过张仪用计,魏国便完全归附于秦国了。

魏国归附以后,张仪来到了楚国。这时,楚国正与齐国结成联盟,共同对付秦国。楚、齐两个大国联盟,使得秦惠王心存畏惧,寝食不安。张仪了解到楚怀王身边有个佞臣叫靳尚,此人贪财好色,而且不择手段,楚怀王却对他言听计从。于是,张仪到楚国后首先以重金贿赂靳尚,通过靳向的疏通,得以顺利地见到了楚怀王。

张仪名震四海,怀王早有所闻,再加上有靳尚的疏通,楚怀王在见到张仪时,表现得和颜悦色,礼敬有加,并主动询问张仪的来意,问他对楚国有何见教。

张仪善于察言观色,见楚王如此表现,认为机会难得,便灵机一动,把楚怀王着实恭维了一番以后,单刀直入对楚王说:“大王!我这次是专为缔结秦楚之好而来!”

怀王见张仪说话不卑不亢,显得十分“坦诚”,加上他内心深处对秦国这个虎狼之国颇有几分畏惧,所以在与张仪谈话时,便多少有点“推心置腹”了。他说:“张先生说得很对。我何尝不想与秦国交好呢?只是秦国连年进攻各诸侯国,横行霸道,所以才不敢与它亲近。”

张仪从楚怀王的话中,揣摸到楚国对秦国确有畏惧之心,于是便乘虚而入,施展他的辩才。他对楚怀王说道:“大王!当今天下七个诸侯国中,秦、齐、楚三国最为强大。这时,秦国倾向于哪一面,确实举足轻重。假如秦国向东与齐国联合,齐国的势力就会加倍增长;相反,如果秦国向南与楚国联合,楚国的势力就会迅速强大。现在,秦国的想法是联楚而不是联齐。因为齐国当年曾与秦国联姻,却又做了许多有负于秦国的事情。听说您想与齐国交好,那可是犯了秦国的忌讳啊!相反,您如果与齐国绝交,与秦国结交,那么,秦国将把原来商君(商鞅)攻占你们的商于之地六百里归还给你们,同时还将把秦国的美女送给你做妾。这样秦、楚两国,世代友好,共同对付各诸侯国,那就会天下无敌!何去何从,请您三思!”

听了张仪这一番话,楚国的许多大臣感到欢欣鼓舞,特别是靳尚,更极力怂恿楚怀王接受张仪的建议,与秦国交好,只有陈轸、屈原表示坚决反对,但毕竟寡不敌众,疏不胜亲。楚怀王最终听从了靳尚等多数人的意见,决定与齐国绝交,与秦国结盟。为了表示与齐绝交的决心,楚怀王还专门派出勇士宋遣到边界上大骂齐湣王。

齐湣王见楚国背信弃义,又遭到楚国的辱骂,不禁勃然大怒,也派使者到秦国,要求与秦国结盟,共同讨伐楚国。秦惠王听从张仪的建议,也满口答应了与齐国结盟的请求。

张仪见楚国中计,在齐、楚绝交已成事实之后,便矢口否认归还商于之地六百里给楚国的诺言,反而说是楚怀王自己错了,把六里听成了六百里。

盛怒之下的楚怀王丧失了理智,不顾敌强我弱的客观情况,贸然起兵讨伐秦国。楚军遭到了秦、齐联军的迎头痛击,没战几个回合,便败下阵来,丧失了汉中一带六百里的地方。这时,韩国与魏国为了讨好秦国,听到楚国打了败仗,也落井下石,出兵袭击楚国。

楚怀王四面受敌,惶惶不可终日,不得已派屈平去齐国求和,同时派陈轸去秦军营中,会见了秦军大将魏章,表示愿意献出两座城池,请求罢兵言和。秦惠王听到楚国愿意献城求和的消息,更加趾高气扬。他说:我要的是楚国的汉中之地。只有答应这个条件,才能罢兵。尽管楚怀王心中很不愿意,但在大军压境的形势下,迫不得已只能答应把汉中之地割让给秦国。

这时,张仪又给秦王献计:只割让楚国汉中之地的一半,并且主动与楚国联姻。恩威并用,终于使本来强大的楚国“甘心情愿”地屈服于秦国。

在计屈楚国之后,秦王封张仪为武信君,赐给他黄金白璧,高车驷马,派他运用连横之术,游说其他的诸侯国。

张仪先到齐国见得了齐湣王,对齐湣王说:“大王,您自己觉得齐国的土地有没有秦国的广?齐国的军队有没有秦国强?有人认为,齐国距离秦国很遥远,秦国鞭长莫及,齐国可以高枕无忧。其实这是只看眼前、不顾长远的观点。现在,秦国已和楚国联姻,势力越来越强大,韩、赵、魏三国都十分畏惧,争着献地讨好秦国。唯独你齐国与秦国结仇,这对你有什么好处呢?假如有一天,秦国要韩国、魏国进攻齐国的南部边境,要赵国横渡黄河乘虚进攻临淄、即墨,到那时候,您就是想侍奉秦国,恐怕也已经来不及了!依我看,当今之势,事秦者可得安泰,背秦者将有危难……”

张仪的一席形势分析,说得齐湣王不寒而栗,连忙答应侍奉秦国。

接着,张仪往西来到赵国,对赵王说:“我们秦王愿意带领甲兵,与你会战于邯郸城下,特地要我来通报您!我知道,您依仗的是苏秦的合纵之计。可是,苏秦先背叛燕国,后又从齐国逃走,最后连自身都不能保,却还有人相信他。这实在是天大的笑话!现在,秦、楚联姻,齐国奉献鱼塘之地给秦国,韩、魏也自称是秦国的东藩之臣,五国已经连为一体。您想用赵国一国的兵力与五国抗衡,恐怕要灾祸临头了!从赵国的利益出发,依我看,还是主动侍奉秦国为好。”

张仪的恐吓使赵王心惊胆寒,也答应与秦国结好,侍奉秦国了。

离开了赵国,张仪向北来到燕国。张仪对燕昭王说道:“大王,您最亲近的莫过于赵国。赵襄王把自己的姐姐嫁给代王,却仍然要吞并代国,后来不仅设计刺杀了代王,而且赵襄王的姐姐也被迫自杀身亡,赵国终于占领了代国。连自己的亲姐姐也成了谋取利益的牺牲品,这样背信弃义的小人,还会在乎别人吗?现在,赵王已经向秦国献地请罪,不久将去渑池朝见秦王。有朝一日,秦王驱使赵国进攻燕国,那易水、长城恐怕都不会再归燕国所有了。”

张仪的话,让燕昭王感到十分恐惧,自愿献出恒山以东五座城池与秦国讲和。

就这样,张仪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抓住不同对象的不同心理,采用不同的策略,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先后屈服了燕、赵、齐、楚四国,连同早先制服的魏国,张仪使当时的诸侯国都归顺了秦国,确立了秦国在各诸侯国中的领导地位。

张仪死后,苏秦的合纵术曾一度又被人们采用,以至于秦国最后还是以武力统一了天下,那是后话。

韩信一纸书信迫燕降

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天下展开了殊死决战。刘邦为牵制项羽,命令韩信从侧翼迂回。韩信能征善战,仅用四个月的时间就灭掉了魏国、代国,越过太行山,逼近赵国。

赵王歇和赵军统帅陈余率领二十万兵马集结在井陉口。谋士李左车向陈余献计道:“韩信乘胜而来,锐不可当,但他们长途跋涉,必定粮草不足。我们井陉这个地方山路狭窄,车马难行,汉军走不上百里路,粮草必然落在后面。我们派三万精兵从小路截断他们的粮草,再深挖沟、高筑垒,坚守营寨,不与他们交战,用不了10天,我们就可以活捉韩信。”

陈余笑道:“兵书上说:兵力比敌人大10倍,就可以包围他,韩信不过两三万人马,我们怕他做什么?”一口回绝了李左车的建议。

韩信得知陈余不用李左车的建议,暗暗欢喜。他以背水为阵和疑兵之计一举击溃赵军,杀死陈余,活捉了赵王歇,然后出千金重赏,捉拿李左车。

几天后,李左车被缉拿归案。众将士以为韩信必杀李左车无疑,但韩信一见李左车,立即上前亲自为他松绑,并请李左车坐在上座,自己坐在下手,俨然是弟子对待师傅。

李左车道:“败军之将,不敢言勇;亡国之夫,不可图存。我是将军的俘虏,将军何以这样对待一个俘虏呢?”

韩信道:“从前,百里奚住在虞国,虞国被消灭了,秦国重用了他,从此才强大起来。今天您就好比是百里奚,如果陈余采用了你的策略,我早已是您的俘虏了。正因为陈余不听您的建议,我才能有今天的胜利。我是诚心向您请教,请您不要推辞。”

李左车见韩信真心敬重自己,这才开口说道:“将军连克魏、代、赵三国,虽然取得不小的胜利,但将士们已十分疲劳,再要去攻伐燕国,倘若燕国凭险固守,将军恐怕要感到力不从心。”

韩信问:“先生认为该如何是好呢?”

李左车道:“将军一日之内击败赵国二十万大军,威名远扬,燕国不会不知道。将军挟此余威,一面安抚将士和赵国百姓,一面派一使者去燕国,晓以利害,则可不战而使燕国屈服。”

韩信大喜,连声赞叹:“先生高明之极,就这样办!”

韩信当即书信一封,在信中阐明了汉军得天独厚的优势,分析了燕国的处境及战与降的利害,又派了一名能言善辩的使者把信送往燕国,同时,又按照李左车的建议把军队调到燕国边境线上,摆出一副咄咄逼人的进攻架势。

燕国君臣早已得知赵国灭亡的消息,今见韩信大军压境,无不惶恐。燕王看了韩信的书信后,立即表示同意归降。

韩信只凭一纸书信,未费一兵一卒,就顺利地拿下了燕国。

郦食其助刘邦夺陈留

公元前208年,刘邦受楚怀王派遣,西进入关,直捣秦都咸阳。

刘邦率兵不到一万人,加上一路重镇、险关都有秦军把守,每前进一步都困难重重。为了壮大部队声势,刘邦就一路进军,一路扩编部队,但却在进攻昌邑时,遭到挫折。刘邦只好另外取道西进,在途经高阳时,士兵来报说:“有一位叫郦食其的老儒生求见。”刘邦向来瞧不起儒生,这时正由两个侍女在给他洗脚,就很随便地说:“让他进来。”郦食其进来后,刘邦头也不抬,像没看见一样。郦食其见状也不下跪,作了一个揖,就高声道:“足下带兵到此,是帮助秦打各国呢,还是帮助其他国灭秦?”刘邦听他如此问话,不禁大怒:“哪来的书呆子,难道天下人想灭秦,独我会去助秦?”郦食其接着道:“那么,你为什么接见长者这样傲慢无礼?打仗不能没有计谋,你这样慢待贤士,还有什么人再来献计呢?”刘邦听他出语不凡,马上停止洗脚,整顿衣冠,恭敬地把老人扶到上座,虚心求教。

郦食其滔滔不绝地阐述了六国战败的原因。刘邦心悦诚服,问他怎样才能攻下咸阳。郦食其笑道:“足下兵马不过万余,要想直接跟秦兵作战,就好比驱羊入虎口,危险得很!”刘邦忙问对策,郦食其说:“依我之见,不如先去占领陈留。陈留是个交通要道,四通八达,进可攻,退可守,而且城中有很多粮食。”刘邦正愁军粮不足,赶紧问有什么好办法可取陈留。郦食其说:“如果足下想得陈留,我愿效力。陈留县令与我相识多年,可为足下前去劝降。”刘邦又问陈留县令是否愿降。郦食其回答:如果他不愿意,就请刘邦夜间带兵攻城,他在城里做内应,一旦攻下陈留,就在那里招兵买马,再西进入关。刘邦十分高兴,忙派郦食其先去陈留,自己则率精兵候于城外。

郦食其来到陈留,县令见故人到来,盛情款待。席间,郦食其谈及天下大势,成败利害,县令不为所动,表示愿与城共存亡。郦食其见此,只好改变话题。县令痛饮之后,竟烂醉如泥。当晚,郦食其偷开城门,放刘邦伏兵入城。刘邦率兵冲入县署,杀了醉卧不醒的县令。守军见此,纷纷投降,刘邦入城后,查看粮仓,果然积粮丰满,心中大喜,当即封郦食其为广野君。刘邦的部队有了足够的军粮,前进途中不抢不掠,深得民心,队伍不断扩大。

此后,刘邦率军一路顺利,终于在公元前206年10月,围困了咸阳。秦王子婴既不能战,又不能守,只好出城投降,秦王朝从此灭亡。

用侦察兵探清敌情

孙子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所以,在战前,要充分了解自己和敌人。比较而言,了解自己容易一些,包括清醒地认识自己的军事实力、指挥能力等,但想探清敌人的情况就难了。这时,你可以派侦察兵去探知敌情。平坦开阔地域使用骑兵侦察,险要狭隘地域使用步兵侦察。每五个侦察人员编为一甲,每人手持一面白旗,远离大军而对前后左右方向实施连续侦察。如果发现敌人,就由远及近地转递消息,报告给部队主将,然后再下令部队预先做好应敌准备。诚如兵法所说:“以有准备的我军来对付没有准备的敌人,就能够取得胜利。”

西汉宣帝时期,先零羌等部发动叛乱,进犯边塞,攻打城镇,杀害官吏。此时的后将军赵充国已经七十多岁了,宣帝认为他年纪老了,便派御史大夫丙吉问他,谁可以率兵前往平息叛乱时,赵充国回答说:“没有能超过我的人啦。”宣帝所遣使者又问:“将军估计一下羌兵现在的情况怎样,我们应当派多少兵去?”赵充国回答说:“百闻不如亲眼一见。战争的态势是难以在远离前线的地方估计的,我愿意立即飞驰到金城前线,据实地以绘制军事地图,依敌情而拟定攻讨方略,一并上报陛下。然而,先零羌是个小部族,它违背天意而发动叛乱,其灭亡之日不会太久。希望陛下把平叛的任务交给我,请不要为此事而担忧。”宣帝听后笑着说:“好!”

赵充国到了金城,等到集结了万名骑兵以后,便打算渡过黄河,但又怕被羌兵阻遏截击,因此就于夜间派遣三校部队悄悄渡过黄河,渡河之后立即安营布阵。等到天明时候,汉军依次全部渡过了黄河。他们发现有几百羌族骑兵出入于汉军附近。赵充国对将士说:“我们的人马刚到,因疲乏不能出击驱赶羌兵。这些羌兵都是一下难以战胜的骁勇骑兵,且又怕他们是引人上钩的诱兵。打击敌人是以全歼有生力量为目的,小利是不值得贪图的。”于是,他下令汉军不得随意出击。

其后,赵充国派遣骑兵到四望狭进行侦察,没有发现敌兵,于是乘夜率军进至落都谷,召集各校指挥官,说:“现在我才知道羌人是不会用兵的。假使他们派出数千兵扼守四望狭,我们的部队还怎么能进得来呢!”随后,赵充国对羌人发动战争,结果大获全胜。

赵充国用兵打仗的特点是,往往把派员到远处侦察敌情作为重要任务,行军时必定做好战斗准备,驻扎时必定构筑坚固营垒。尤其可贵的是,他能做到慎重战事,爱护士卒,先搞好谋划然后再出兵攻战。因此,他顺利平定了先零羌的叛乱。

以两封空函定一州

用兵重在谋略,不费一兵一卒而使敌人土崩瓦解,才是上上策。

南北朝齐永元二年,雍州刺史萧衍拥兵自重,南齐王萧宝卷甚为不安。当时,南康王萧宝融任荆州刺史,西中郎长史萧颖胄具体负责州府事务,在地方很有实力。萧宝卷派遣辅国将军、巴陵和潼两郡太守刘山阳率领三千兵士,会同萧颖胄的兵力一起袭取军事重地襄阳,进而翦灭萧衍的势力。

萧衍得知这一阴谋后,就派遣参军王天虎去江陵,给荆州和西中郎府的官员们每人送去一封信,信中说:“刘山阳率兵西进,要同时袭击荆州和雍州。”萧衍对部将们说:“荆州本来就惧怕襄阳人,加上唇亡齿寒,不怕萧颖胄他不有所畏惧。”

萧颖胄收到萧衍的信件之后,果然迟疑不决。刘山阳到了巴陵,萧衍再次命令王天虎送信与萧颖胄、萧颖达兄弟。王天虎出发之后,萧衍对幕僚张弘策说:“用兵之道,攻心为上。前不久,我派遣王天虎去荆州,给每个人都送了信。近来驿使四出传信,忙个不停,但只有两封信给萧颖胄、萧颖达兄弟两人,信中只写:‘王天虎口述’。他们问具体情况时,王天虎又一句也说不上来,因为我压根就没有向他交代过一句话。王天虎是萧颖胄信得过的心腹之人,所以萧宝融肯定会认为萧颖胄与王天虎一起隐瞒着什么事情,不知道朝廷的用意何在。于是人人心中都会疑窦丛生。刘山阳被众人的议论搞迷糊了,就一定要对萧颖胄产生疑心,他们互相之间将不信任。这样的话,萧颖胄将进退两难,无论如何也解脱不清自己,因此就必定要落入我的圈套之中。这是以两封空函定一州之妙计啊。”

刘山阳到了江安,迟疑了十多天,不往前开进。萧颖胄对此大为恐惧,然而又想不出什么良策妙计来,夜里,他叫来幕僚一起商议对策。众人说:“萧衍在雍州招兵买马,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要收拾他们是难上加难,即使能制服他们,最终也不会为朝廷所容忍。如果斩了王天虎,把王天虎的首级送给刘山阳,那么他的疑虑就可以消除。等他来了之后,再把他收拾掉,一定可以成功。”

第二天早晨,萧颖胄令人斩了王天虎,把首级送给刘山阳,并且调用民众的车,声称派遣步军去征讨襄阳。刘山阳见状便打消了疑虑,只带了几十个随从,去见萧颖胄。萧颖胄在城内埋伏了兵力,待刘山阳进入城门之后,就在车中把他斩首。襄阳之围随之不战而解。

郭令公单枪匹马退回纥

唐朝名将郭子仪手下有一名大将叫仆固怀恩,在安史之乱中立过战功。他不满意唐王朝对他的待遇,发动叛变,派人跟回纥和吐蕃联络,欺骗他们说,郭子仪已经被宦官鱼朝恩杀害,要他们联合反对唐朝。

公元765年,仆固怀恩带领回纥、吐蕃几十万大军进攻长安。仆固怀恩到了半途上,得急病死了。回纥和吐蕃大军继续进攻,唐军抵抗不住,回纥、吐蕃联军一直打到长安北边的泾阳,长安也受到威胁。唐代宗和朝廷上下都震动了。大家都认为,要打退回纥、吐蕃,只有依靠郭子仪。

那时候,郭子仪正在泾阳驻守,手下没有多少兵力。他一面吩咐将士构筑防御工事,不许跟敌人交战,一面派探子去侦察敌军的情况。根据侦察到的情况,回纥和吐蕃两支大军虽说是联军,内部矛盾重重。于是,当天晚上,郭子仪派他的部将李光瓒偷偷地到了回纥的大营,去见回纥都督药葛罗。哪知药葛罗奇怪地说:“郭令公还活着?听说郭令公早已被杀,你别骗人了。”

李光瓒告诉药葛罗,郭令公现在就在泾阳。但是回纥将领说什么也不相信。

李光瓒回到唐营,把回纥人的怀疑向郭子仪回报子。郭子仪认为应该自己去走一趟,也许能劝说回纥退兵。将领们认为让元帅亲自到敌营去太冒险。有人提出,派五百个精锐的骑兵跟郭子仪一起去,万一与回纥人动起手来,也有人保护。

郭子仪说:“不行!带这么多兵去,反而会坏事。我只要几个人陪我一起去就可以了。现在敌人兵多,我们兵少,要真的打起来,不但我们难保,国家也要遭难。我这次去,如果和他们谈判成功,那就是国家的幸运;即使我有什么三长两短,还有你们在嘛!”说着,他跳上了马,带着几个随从兵士,骑马出了城,向回纥营的方向奔去。

回纥兵士远远望见有几个人骑马过来,连忙报告药葛罗。药葛罗和回纥将领们大吃一惊,命令兵士摆开阵势,拈弓搭箭,准备迎战。

郭子仪带着随从兵士到了阵前,药葛罗和将领们目不转睛地望着来人,异口同声地叫了起来:“啊,真是郭令公他老人家!”说着,大伙一起翻身下马,围住郭子仪下拜行礼。

郭子仪跳下马来,走上去握住药葛罗的手,和气地对他说:“你们回纥人曾经给唐朝立过大功,唐朝待你们也不薄,为什么要帮助仆固怀恩闹叛乱呢?我今天到这儿来,就为了劝你们悬崖勒马。”

药葛罗很抱歉地说:“令公别这么说。我们是受了仆固怀恩的骗,以为皇帝和令公都已经死去,中原没有主人,才跟着他上这里来。现在知道令公还在,哪会同您打仗呢?”

郭子仪说:“吐蕃和唐朝是亲戚关系,现在也来侵犯我们,掠夺我们百姓财物,实在太不应该啦!我们决心要回击他们。如果你们能帮我们打退吐蕃,对你们也有好处。”

两人一番谈论之后,回纥元帅终于被郭子仪说服,并答应去攻打吐蕃兵。这个时候,回纥兵慢慢靠近郭子仪,郭子仪的随从有点紧张起来,也挨到郭子仪身边,想保护他。郭子仪挥了挥手,叫随从让开,接着就叫药葛罗派人拿酒来。药葛罗的左右送上酒,与郭子仪一起把酒洒在了地上。郭子仪大喊:“大唐天子万岁!回纥大汗万岁!”药葛罗也跟着郭子仪起了誓,洒了酒。双方订立了盟约。

吐蕃兵知道以后,非常害怕,就决定连夜逃走。唐军与回纥联合起来进行追逐,大胜吐蕃。

郭子仪单骑退回纥,并不单单是因为他艺高人胆大,而是在充分了解敌方部队的内部矛盾,单枪匹马进入回纥阵营,用自己的诚意和出色的辩才,征服了对方,使其主动放弃了进攻的机会,从而使得唐朝的局势转危为安。在很多时候,力量的大小并不简单用数量来衡量,最重要的是能不能抓住对方的弱点,很好地掌握对方的心理特点,主动出击。

李白醉草吓蛮书

唐玄宗时,渤海国的使者带着国书来到长安。唐玄宗召番使,命令翰林学士宣读番书。不料,翰林学士打开番书,见上面全是些鸟兽文字,竟一字不识。唐玄宗又命太师杨国忠宣读,杨国忠也一字不识。唐玄宗宣诏文武百官,文武百官也没有一个人识得。唐玄宗大怒,道:“枉有你们这些文武百官。这封信认不出来,如何回话,番使回去定然嘲笑我大唐江山没有人……”唐玄宗最后传旨:“如果9天内还不能知道番书内容,一律处斩,另选大臣,保护大唐江山!”

翰林学士贺知章回到家中,长吁短叹,一筹莫展。贺知章的窘态惊动了家中的客人李白——李白因进京赶考,受到杨国忠和高力士的排挤,名落孙山,此时正寄居在贺知章家中。李白问明情况,道:“可惜我李白金榜无名,不能为朝廷分忧解难。”贺知章问知李白能识番文,惊喜万分,立刻向唐玄宗作了汇报。唐玄宗赐李白进士及第,穿紫袍束金带,在金銮殿上接见了李白。李白捧起番书,用唐音译出,念道:

“渤海国大可毒书达唐朝官家:自你占了高丽,与俺国逼近,边兵屡屡侵犯我界,想出自官家之意。俺如今不可耐者,差官来讲,可将高丽一百七十六城,让与俺国……若还不肯,俺起兵来厮杀,且看那家败胜!”

这分明是一份“宣战书”。

唐玄宗问文武百官:“番人要兴兵抢占高丽,有何策可以应敌?”众人缄口不答。贺知章道:“太宗皇帝3次远征高丽,都没有取胜。后来借助高丽内乱之机,派李劫、薛仁贵率百万大军才征服了高丽。如今天下太平,多年不遇战事,既没有良将,也没有精兵,如果打起仗来,很难说能不能取胜。”玄宗问:“那我们该如何回复番使?”贺知章指着李白说:“陛下还是问李白吧。”

李白侃侃而谈:“皇上尽管放心,明天召见番使,我当面回答他,也用鸟兽一般文字。一定要他们的可汗知我大唐王朝威严,拱手束降。”

唐玄宗当即封李白为翰林学士,设宴款待。李白大醉而归,第二天上朝酒气还未退。借助酒劲,李白想起科考时被杨国忠和高力士侮辱的情景,上奏玄宗要求高力士为他脱靴、杨国忠为他捧砚磨墨。玄宗正在用人之际,立刻准奏。李白神清气爽,大笔一挥,不一会儿就写好了吓蛮书,献到玄宗面前。玄宗但见上面龙飞凤舞,却一字不识,心中暗暗吃惊,于是让李白宣读。李白朗朗念道:

“大唐开元皇帝,诏谕渤海可毒:自昔石卵不敌,蛇龙不斗。本朝应运开天,抚有四海,将勇卒精,甲坚兵锐……方今圣度汪洋,怒尔狂悖,急宜悔祸,勤修岁事,毋取诛戮,为四夷笑……”

番使大为震惊。回到渤海国,番使将大唐国书交给渤海国国王,国王看后惊恐地说:“天朝有神仙赞助,如何敌得!”于是,写了降表,归顺大唐王朝。

利用一个探子使叛贼竞相投降

聪明的将帅不动用一兵一卒就可制服敌人。即《孙子兵法》所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唐僖宗时,邛州牙将阡能反叛,侵扰蜀州。都招讨高仁厚领兵讨伐。出发的前一天,有个卖面的人来到军营中,巡逻士兵发现他形迹可疑,将他抓起来审问,果然是阡能的奸细。高仁厚命令给他松绑,亲自审问。那人回答说:“我是某村的百姓,阡能把我的父母妻子都关进监狱,威胁我说:‘你刺探到情报归来,情况属实,就赦免你全家,不然的话,将他们全都杀死。’并不是我想干这种事啊!”高仁厚说:“我相信你说的都是实话,我哪里忍心杀你。今天我放你走,救你的父母妻子。你只需告诉阡能说:‘高尚书明天发兵,他只带了五百兵士,没有多余的人。’但是,既然我保全了你全家人的性命,你应当帮我悄悄对寨子中的士兵说:‘尚书怜悯你们都是良民,被逆贼所挟制,是迫不得已。尚书想拯救你们。尚书来的时候,你们都扔掉兵器出来投降,尚书将派人在你们的背上写上‘归顺’二字,打发你们重操旧业。尚书所要诛杀的就是阡能、罗浑擎、句胡僧、罗夫子、韩求五人,必定不会对百姓横加杀戮。”那个探子说:“这都是百姓心里所想的事,尚书赦免了大家,哪一个不欢欣鼓舞,踊跃服从?”高仁厚就放他走了。

第二天,高仁厚发兵到双流,把截使白文现出来迎接,高仁厚环视四周,看到堑壕栅栏,大怒道:“阡能所役使的男子,大多都是种田的百姓,你竭尽一府的兵力,一年多了还无法擒获。今天看到这些堑壕栅栏,一重又一重,如此牢固严密,确实可以高枕无忧,饱食终日,养寇邀功啊!”当即命手下人将白文现推出去斩首。监军竭力求情才免于一死。高仁厚命令将所有堑壕填平,栅栏拆除,留五百个士兵守卫,其余的士兵全部跟随他去讨贼。随后又相继召集了几个寨子的兵力。

阡能听到高仁厚将到,派遣罗浑擎在双流西面设立了五个寨子,在野桥箐布下伏兵一千人,等候高仁厚的军队。

高仁厚刺探到这一情报,派人脱下军装潜入叛军之中,把昨天给那个探子讲的话传遍众士卒,叛军士兵十分欢喜,又叫又闹,争相丢掉武器向高仁厚投降。高仁厚一一加以抚慰,把“归顺”二字写在他们背上,让他们回去告诉寨子中没有投降的人。寨子中其余的兵士争着出来投降。罗浑擎跃过堑壕狼狈逃跑,被众兵士抓住送交高仁厚,高仁厚给他戴了刑具,押往官府。命令将这五个寨子全部烧毁,只留下寨中的旗帜。

第三天早晨,高仁厚对那些归降者说:“起初我想马上送你们回家,但前面各寨的百姓,还不知道我的心思,我只好借你们为我跑一趟,你们经过穿口、新津的寨子,将你们背上的字给他们看,并将我的话转告他们。这样,一直到延贡,你们就可以回家了。”于是取来罗浑擎的旗帜倒挂着,每五十人为一队,授予一面旗帜,让他们走在前面,挥着旗子大声疾呼:“罗浑擎已经被活捉送到官府,大军就要到了,你们寨子中的人赶快像我们一样出来投降,马上就可以成为良民,没有任何事情了。”

到了穿口,句胡僧设立了十一个寨子,寨子中的人争着出来投降。句胡僧大惊,拔出剑来阻拦,众人投掷石头瓦块攻击他,一起将他擒拿住献给高仁厚。他的五千士卒全部投降。

第四天早晨,又焚烧了寨子,派归降者举着倒挂的旗帜作先锋,到了新津。韩求设置了十三个寨子,所有士卒都出来迎接,全部投降。韩求自己跳进深堑摔死。众将士正想烧寨子,高仁厚制止道:“投降的士卒还未吃饭呢,先把粮食和财物运出来,然后再放火烧寨。”新降的人竞相生火煮饭,与先投降的士兵共同吃。笑语欢歌,彻夜不绝。

第五天,高仁厚让双流、穿口投降的士兵先回家,又让新津归降的人举着旗子作前锋,并且说:“到了邛州境内你们就可以解散回家了。”

在延贡罗夫子设置了九个寨子,他的士卒们头天晚上就望见新津的火光,已经彻夜不眠等待投降了,等到新津那些劝降的人一到,罗夫子放弃了寨子奔阡能处而去。

第六天,罗夫子、阡能计划集中全部兵力决战。计划还未定,天色已近黄昏。延贡投降的士兵到了。阡能骑马巡视,想出兵,但众人都不响应。第六天,高仁厚的大军快要逼近,众士卒呼叫着,蜂拥而出,捉住阡能、罗夫子,哭泣着跪拜在高仁厚马前,全部归降。高仁厚出兵只有六天,五个叛贼全部扫平。

只用了敌人的一个探子,叛贼就争着投降了;只用了几队归降的士卒,二十四个寨子就望风披靡,全部扫平了。那些一定要以俘虏和首级来报功的人,究竟有什么值得夸耀呢?

悬羊击鼓,暗中撤兵

孙子曰:“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当我方实力不如对方时,不要与之硬碰,锐者避其锋,是明智的做法。一味地蛮干,只有死路一条。这时,可以用“金蝉脱壳”之计悄然撤退。

宋朝开禧年间,金兵屡犯中原。宋将毕再遇与金军对垒,打了几次胜仗。金兵又调集数万精锐骑兵,要与宋军决一死战。这个时候,宋军只有几千人马,如果与金军决战,必败无疑。毕再遇为了保存实力,准备暂时撤退。金军已经兵临城下,如果知道宋军撤退,肯定会追杀。那样,宋军损失一定惨重。毕再遇苦苦思索如何蒙蔽金兵,转移部队。这时,只听帐外,马蹄声响,毕再遇受到启发,计上心来。

接连几天晚上,毕再遇都安排士兵出去找羊。士兵们都非常纳闷,说:“大丈夫应该领兵作战,前线击敌,为什么午夜鬼鬼祟祟地去捉羊呢?”

毕再遇说:“大丈夫应该能屈能伸。现在敌众我寡,不是表现英勇杀敌的时候。拼命应战,只会溃败。我们应该保存实力,成功撤退,待时机成熟,再杀回去,一决高低。”

士兵们觉得有道理,就连夜捉羊,筹备撤退计划。

毕再遇暗中作好撤退部署。一天晚上,命令拔营撤退,但把旗帜都留在军营中。士兵们将数十只羊的后腿捆好绑在树上,把它的前腿放在鼓上,山羊受不了倒挂,前腿乱动,踢响了鼓,发出声响。

当天半夜时分,金军听见宋兵营里鼓声震响,以为宋军趁夜袭营,急忙集合部队,准备迎战。哪知只听见战鼓隆隆,却不见一个宋兵出城。宋军连续不断地击鼓,搅得金兵整夜不得休息。金军的头领似有所悟:原来宋军采用疲兵之计,用战鼓搅得我们不得安宁。宋营的鼓声连续响了两天两夜,金兵根本不予理会。到了第三天,金兵发现,宋营的鼓声逐渐微弱,金军首领断定宋军已经疲惫,就派军分几路包抄,小心翼翼靠近宋营,见宋营毫无反应。金军首领一声令下,金兵蜂拥而上,冲进宋营,这才发现宋兵的营地已是空的,直到几天以后,才有所察觉,想要追,但毕再遇的部队早就走远了。

原来毕再遇使了“金蝉脱壳”之计。毕再遇用“悬羊击鼓”的计策迷惑了敌军,利用两天的时间安全转移了。

借局布势,力小势大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即使处于劣势,若是策略出奇,攻心为上,先夺人声,也能威慑对方,甚至击败敌人。

公元6世纪中期,突厥人在今日的蒙古地区建立了强大的帝国,努力向西扩张。公元582年,突厥帝国分为东西两部分。隋文帝用“以夷制夷”之计,使东突厥一度称臣于汉人。但后来,中原地区陷入混战,唐朝建立后也处于时断时续的宫廷争权之中,东突厥便趁机一再入侵,对唐朝的生命财产以及经济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新生的唐朝面对强大的突厥,多次请求与突厥约和。无奈突厥人反复无常,忽战忽和,完全听凭性子,随心所欲。

公元626年,初登皇位的李世民欲开创繁荣社会,当然希望能一举消除突厥时常入侵的隐患,但是敌强我弱,怎样才能以最经济的手段达到最好的效果呢?李世民一直思考着这个问题。

同年十月,突厥可汗颉利、突利,合兵十余万骑,又一次对唐朝进行了大规模的入侵。唐太宗即下诏令尉迟敬德统兵阻击。尉迟敬德把突利可汗截杀在泾阳,颉利可汗则率大部分兵马,绕过尉迟敬德的防线,一路突击,瞬间进逼到了距唐朝京都长安只有数里远的便桥。

众大臣见突厥兵如此凶猛,惊诧莫名。纷纷请求唐太宗赶紧收缩兵力,即刻放弃其他地盘。只要能够死死守住长安,使都城免遭洗劫,便算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

面对如此飞来的变故,唐太宗显得镇定自若,他说:“朕要让他们知道,朕不怕他们。”

原来唐太宗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后认为,对于国土辽阔、文化昌明的大唐帝国,突厥人并不是毫无顾忌的,他们也有“做贼心虚”的一面。如果放弃其他地盘只保长安,且不说肥沃的中原即刻要惨遭蹂躏,更何况这正助长了突厥的气焰,暴露了唐朝的虚弱,这样,突厥入侵之患便永无消除之可能了。因此,只有让突厥明白,唐朝无所畏惧,并充满必胜的勇气和信心,誓死捍卫大唐帝国的每一丝正当权益,方能够使突厥望而却步,永不敢再来入侵。

唐太宗的分析是正确的,颉利可汗虽然一口气奔袭到了便桥,但并不敢轻易纵兵抢掠,更不敢立即攻打长安。为探听虚实,他先派出了心腹将领执失思力去长安进谒。

唐太宗召见了执失思力,问他何故加兵,思力道:“上国发给的金币,岁无定额,或作或辍,不加诚意,所以敝国两可汗,特统兵百万,前来请命。”

唐太宗面对如此狂妄的使臣,毫无惧色,反怒斥道:“朕与汝可汗曾面约和亲,所赠送的金帛,前后无算。今汝可汗自负盟约,引兵人寇,汝曲我直,还敢遣使来见我!朕想汝虽居戎狄,应有人心,怎得全忘大恩,自夸强盛,应先将汝斩首,然后与汝可汗交战,看汝可汗能胜我军否?!”

执失思力一听,唐太宗义正词严,执失思力又见自己即刻要丢脑袋,吓得双腿一软,赶紧跪着求饶。

唐廷中当即有大臣向太宗求情,太宗道:“朕若遣还虏使,反令他越加藐视,这岂可轻事纵容么?”然后又特地回头对执失思力说:“权且寄汝首级,看朕即刻督兵亲征,让你看看谁胜谁负后再杀你!”唐太宗又令左右把执失思力拖出大殿,扔进监牢,“严”加看管。暗中又令人设法让思力从牢中“侥幸”逃走。处理完突厥来使,唐太宗又立即召集起人数不多的禁军,自己亲自披甲戴盔,跨上御马,带着高士廉、房玄龄等六骑,先行一步,出玄武门,径奔渭水便桥而去。

颉利可汗方在营中坐着,先由失魂落魄的执失思力“侥幸”活着回来报告了唐太宗神武英勇、誓死拼命的状况,已是内心震惧,紧接着又有人来报:“唐天子来了!”颉利可汉便在惊慌中上马出营,隔水遥观情形。

颉利见对面已立六骑,当先的盔甲辉煌,果然就是前时秦王、此时大唐天子李世民。正在惊疑未定,那唐天子已朗声斥道:“颉利可汗,朕与汝曾有和约,汝亦曾设有盟誓,不再相犯,近年汝屡次负约,朕正要兴师问罪,汝却引兵深入,莫非前来送死么?!”

说至此,又扬鞭指着空中道:“天日在上,我国并不负可汗,可汗独负我国,负我就是负天,试问可汗果禁得起否?”

颉利听到此语,越觉惊心。那随身带的兵士,素信神鬼,又看唐天子威风凛凛,诰命煌煌,不由魂飞胆丧,一齐下马罗拜。

正在这时,忽听鼓声动地,旌旗蔽天,似虎似貔的唐军如天兵天将一般顷刻降临,摆成了“一”字长蛇阵,煊赫无比。颉利吓得面如土色,竟拨马回营,闭门静守了。

唐太宗依旧驻马而待,大臣萧瑀怕他轻敌进击,叩马固谏,请求还朝。唐太宗对他耳语道:“朕筹思已熟,非卿所知。突厥敢倾国前来,直抵郊甸,是以为我们国内有难,朕新即位,无法与之争锋。朕若示以怯弱,他必纵兵大掠,无法限制,朕因此怒斥敌使,又轻骑独出,示以从容,再张皇之师,作必战状。虏既慑我气,复震我威,且因深入我地,隐有戒心,然后与战必克,与和必固。制服突厥,永除后患,在此一举。卿但看着,虏已无能为力了。”

萧璃乃退。过了片刻,果然有突厥使臣,渡水而来,向太宗乞和。太宗又正义凛然地斥责数语,来使俯首听命,太宗才允许和议,约定次日订盟。

第二天,唐朝与突厥歃血立约,彼此挥兵退去。之后,突厥害怕李世民的声威及唐朝的强大,再不敢轻举妄动。到了公元630年,李世民又在各方面条件成熟时,一举消灭了东突厥国,彻底清除了唐朝边陲的动荡根源。

唐初建,国力脆弱,面对突厥十万精骑,战退皆不可为。李世民利用自己能征惯战的威望和大唐帝国的盛名,虚张声势,使悍敌心存恐惧,望而却步,从而避免了一场刀兵之灾。

明英宗授权失控成战俘

公元1449年秋天,重新统一了蒙古各部落的瓦剌部落入侵明朝的北部边境。消息传入京都,明英宗朱祁镇慌忙召最受宠信的太监王振入宫商议。

明英宗自9岁开始当皇上,凡事都依赖王振,时年已23岁,事事还都离不开王振,大权已落入王振手中。

王振见明英宗一筹莫展,不由放声大笑,道:“区区几个瓦剌兵何足挂齿!只要皇上亲自出征,管保瓦剌军望风而逃。”

明英宗对王振百依百顺,见王振说得这么轻巧,也认为出师必捷,马上表示同意。文武大臣听说皇上要亲自出征,纷纷跪倒在皇宫午门外恳求英宗收回成命。明英宗听信王振一人之言,竟下令将劝谏的大臣治罪,自此再无人敢上朝劝谏。

王振从全国各地紧急调集了50万人马,出居庸关向西进发。由于仓促行事,将士们连秋衣都没有准备。进入山区后,山路崎岖,又逢秋雨连绵,将士们又累又冷,叫苦不堪。瓦剌军见英宗亲征,采取了诱敌深入的方针。明英宗一切都听王振的,王振不懂行军作战之事,还以为瓦剌军畏怯惧战,竟趾高气扬地说:“御驾亲征,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瓦剌军果然害怕了!”

明英宗率大军长驱直入,后勤供应不足,许多士兵病死、饿死,士气低落到极点。瓦剌军首领也先觉得时机已到,在深山峡谷中设下埋伏,待明军的先锋部队进入埋伏圈后,突然发起攻击,将先锋井源的队伍一举歼灭。西宁侯朱英和武进伯朱冕急忙赶去增援,也遭到全军覆灭的厄运。消息传到王振耳中,王振急忙命令部队后退。不料,乜先率2万铁骑越过长城在宣府(河北宣化)追上明军。王振慌忙派成国公朱勇迎战,朱勇不敌瓦剌军,本人战死,3万兵马被也被全歼。

明军退到距怀来县城20余里的土木堡时,王振发现自己从大同搜刮来的1000多车财物没有到达,下令在土木堡扎下营寨,等候他的财物。乜先马不停蹄地追赶上来,于第二天拂晓向明军发起攻击,明军都指挥使郭懋等人拼死抵挡,付出了重大伤亡,才勉强扼止住瓦剌军的冲击。

乜先见硬攻不下,佯作退却,提出与明军讲和。王振大喜过望,接受了乜先的讲和条件。由于瓦剌军控制了水源,明军几十万军队的饮水成了大问题,讲和之后,王振下令把军队移向河边扎营,明军几十万军队,人人争先向河边跑去。乜先见明军阵势大乱,出动铁骑,从四面向明军发起猛攻,土木堡前顿时变成一片血海。

护卫将军樊忠眼见明军败局已定,怒发冲冠,大吼一声:“我为天下诛此贼!”一锤把王振击毙,明英宗长叹一声,坐在草地上,束手就擒。

土木堡一战,明军数十万军队毁于一旦,明英宗及数十名文武大臣成为瓦剌军的俘虏。

胡雪岩以情动人,友好互利

事实上,进行正面军事冲突不是目的,而发动战争者是着眼于结果的。从这一意义上说,战争是一种迫不得已的唯一选择了。故不战而达预想的目的,不失为一上上高招。比较而言,“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一谋略在军事中用得很少,在政界、商界却极为常见。

要想“不战而屈人之兵”,只凭钱、权或是各种强硬的手段是不行的,关键在于如何使对方心动。除了晓以利害之外,以情动人,也是一种制心术。人大多都是吃软不吃硬的,用情义使人信服,那是真的信服,用威胁使人信服,那是早晚要坏事的。胡雪岩就是善于以情动人的高手,他正是用这样的手法,和漕帮建立了友好互利的关系。

自从大运河开凿以来,南方每年都要运米北上。第二年春天,船队才返回,这种粮运被称为漕运。久而久之,参与漕运行当的人,结成“漕帮”,借以互相支持,调节关系,统一行动。

清朝吏治大坏,政府的漕运管理机构把漕运看成是块肥肉,人人都想从中捞点儿油水。于是漕帮也逐渐向黑社会组织转化,三教九流都混进帮内,或明火执仗,或趁月黑风高,大行抢劫。

嘉庆末年,朝廷粮船被抢,水手死伤大半,朝廷严旨捉拿罪犯,抚恤死伤水手。情迫之下,漕帮走投无路,于是与匪盗共谋自存。后来,漕帮又在运河之中设卡收税,无视法度,俨然是另外一个王国,引起了朝廷的恐慌。

有的官员建议:何不改漕运为海运,海运不受战事影响,运输便利,更为重要的是,海运一开,自然可使漕帮势力消亡,解除国家的心腹之患。

朝廷最后批准这个计划,成立海运局,比漕帮有效有力。海运局也因此得以大发。对漕帮而言,却是雪上加霜。由于朝廷的粮米不再由运河北运,漕帮的大部分人员处于无事可做的状态,许多帮内人员变得更加胆大,甚至铤而走险,他们把眼光瞄准了海运局,抢劫了王有龄海运局押运的粮米。

王有龄无可奈何,只得向胡雪岩求援。胡雪岩当天就准备了一船杭州特产,然后找到漕帮的小首领陈三,两人乘船,直发松江漕帮总部。

船到松江府,陈三早已派人通知漕帮总部,码头上早已有人恭候,径直把他们送到上海漕帮香堂门口。由于陈三身份低微,不能入内,胡雪岩只身入内。

进入香堂,胡雪岩定睛一看,香堂中间一精瘦老者,面无表情,正盯着他。他想这一定是漕帮帮主廖化生了。

于是他摘下帽子向老者敬礼,马上把礼物奉上,又从怀中取出一张十万两的银票,放在盘上。

廖化生瞟了一眼,道:“你不带兵,却带来银票,想必定有什么谋划?”

胡雪岩道:“雪岩今日前来,不过是因仰慕漕帮声威,前来致以敬意罢了。”

廖化生哈哈一笑:“胡先生,你真是会说笑话,今日之漕帮如西山日落,哪比得上海运局的声威。”

胡雪岩道:“朝廷法令多改,全然不体谅民生之艰难,而海运局迫于朝廷王法,也不得不照章办事,难处都在里面,哪里谈得上什么声威?”

廖化生道:“我们是民,海运局是官。官既不为民着想,民又何必为官开方便之门呢?”

胡雪岩道:“这次王先生的船被烧后,浙江巡抚严令追查真凶,明察暗访,近日写了一封密札,要求皇上亲启。”

廖化生敏感地问道:“不知胡先生可知道信中有些什么消息?”

胡雪岩目视左右,廖化生会意,道:“胡先生,今晚不妨在此处安歇。”然后让人把胡雪岩带去好生安排。

到了晚上,廖化生派人来请胡雪岩。手下把胡雪岩带到密室,房中摆了一小桌酒菜,廖化生早已在那儿恭候了。

廖化生道:“胡先生,不知那封信中有何事?此室之中,唯你我两人,不妨直言。”

胡雪岩一言不发,从怀中掏出一封密函,交给廖化生。

廖化生展开密函一看,顿时脸色大变,原来这正是浙江巡抚上奏朝廷的密札,上面历数漕帮滋扰地方、火烧粮船、目无法纪等几大罪状,而且要求朝廷痛下决心,将漕帮一举歼灭,方可绝后患。

看完信件,廖化生半晌无言,漕帮虽盛,却如何同朝廷抗衡。一旦朝廷真要下旨清剿,只怕无数弟兄要为此丧命。念及此,廖化生一声长叹道:“事到如今,也只有与之一拼了。”

胡雪岩道:“前辈请宽心,胡某已做了手脚,半路截此密札,朝廷尚不知,如今重要的是赶紧把粮米、船只凑齐,运与京城,以免京中下旨查办。”

廖化生道:“不知胡兄弟为什么如此相帮,兄弟实在迷惑。”

胡雪岩道:“漕帮兄弟,自古靠水吃水,养家糊口全赖于此。如今朝廷全然不体恤,另成海运,一个人突然被夺了饭碗,岂能不气?纵有出格之处,官府也应体察下情,岂能发兵一剿了之?况漕帮多热血男儿,两较下来,不知死伤多少人!”

廖化生十分感动:“胡兄弟,难得你一片诚心,请受我一拜。”说罢起身便欲下拜。

胡雪岩大惊,赶紧扶住廖化生:“胡某何德何能,敢担此大礼。”

把廖化生扶上座位后,胡雪岩道:“如今运河失修,战事频繁,漕运不畅,海道颇见成效。皇上也下旨,此乃大势所趋,漕帮弟兄,也得想办法另谋出路,此乃良策,否则,一味破坏,只恐逃脱这次,难逃下次啊!”

廖化生道:“道理在下如何不知?只是帮内弟兄只会吃水上饭,别的营生一点儿都不会。”

胡雪岩道:“我愿以钱庄出面,放款给前辈作购粮资本,弟兄可摇船到乡间收粮,聚拢出海。海运费用弟兄们可享其半,如此,不知前辈意下如何?”

廖化生大喜过望:“难得胡先生一片仁厚之心,只是先生便少赚钱了,于心实在不安!”

胡雪岩道:“人在江湖走,全靠互相支撑,钱财乃是小事。”

胡雪岩就是用感情投资的技巧,不但化解漕帮对海运局的仇恨,而且利用漕帮把生意做到各个乡间,做起了米生意。使胡雪岩在漕运、海运方面得到了巨大的利益。由此可见,与人打交道,感情投资不可忽略。 YWooF2kObuFaKVTSFpL+s96VQRD61/lxAV2tSpACqsf3PBR4m/WYBea37yBjzNZ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