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孙武,春秋末期齐国人,出生于齐国世族田氏。孙武在年轻时对古代军事典籍——《军政》进行过研读,对黄帝、子牙、管仲的用兵策略有很深的了解。因为战争频频发生,孙武从自己的家乡离开后选择南下,伍子胥也因为避难来到了吴国,二人相遇后成了好朋友。

后来,孙武隐居在姑苏城郊种田,编写了《孙子兵法》这本兵书。该书自从问世以来,对中国古代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被人们尊为世界第一兵书、兵学圣典,是兵学经典之首。

历朝历代兵学家、军事家无一例外地从中汲取了极大的养料,用以对战争实践与发展军事理论进行指导。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首个对《孙子兵法》作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注解,这为后人对《孙子兵法》的研究与运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其实,《孙子兵法》不但是中国的智谋宝库,而且在西方世界上也享有盛名。在8世纪时,《孙子兵法》传入了日本;在18世纪,《孙子兵法》传入了欧洲。现在已经被翻译成了29种文字,在全球各地广为流传。英国非常有名的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曾经对人说,自己的军事著作中所讲述的观点,实际上可以在2500年前的《孙子兵法》中找到。他也真的对孙武及其著作有着相当大的兴趣,所以,他不但为《孙子兵法》英译本作了序,而且还引用了大段孙武的格言,放在了自己的得意著作——《战略论》的前面。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官都接到上级命令,每个人身上都带着一本《孙子兵法》,以便在战场上可以随时阅读。据说拿破仑兵败滑铁卢而被囚禁的时候,读了这本《孙子兵法》后,无限感慨道:“如果我早得到这本书,何至于如此啊!”

《孙子兵法》历代都有著录。1972年4月山东省临沂县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书《孙子兵法》为迄今最早的传世本,比较可惜的是,它仅仅是残简,不能够窥其全貌。现存重要的版本为南宋宁宗时所刻《十一家注孙子》,宋刻与宋抄《武经七书》本,其中,宋本《十一家注孙子》经过清代孙星衍校定考辨之后,成了近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最敷实用的读本。

本版《孙子兵法》是参考了大量权威资料、文献等,通过精心地挑选与编辑而成的,包括十三篇内容,分别为:始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军形篇、兵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与用间篇。为了便于广大读者朋友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每篇都分成五个小版块,分别为:“原文”“注释”“译文”“评析”与“兵家智慧故事”,语言简洁,内容丰富,浅显易懂。

不过,由于时间比较仓促,再加上编者水平有限,本书在内容安排与语言表述方面可能会有不足的地方,敬请广大的读者、学者等能积极地提供宝贵的意见。 FG8jyA6rndMHupqglbsCw6yJRNHp09a8d6F5YLieRSwMoGGxU7UDSLj3WmiEuFY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