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应聘者应该具备的品格和能力
——写给马天同学的信

要本着“缺什么、学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形成以增强择业能力为重点的“倒逼学习机制”。这样安排学习和实践活动,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对未来的择业和就业大有好处。

马天同学:

你好!

在答卷中你提出:“如果您作为一个单位的应聘主考官,您最注重应聘者哪方面的能力?”这是一个看得较远的问题,我愿意试着回答。

不知你看没看过天津电视台的《非你莫属》?这是一档招聘人才的节目,每期有12名企业高管到节目录制现场,以挑剔的目光品读应聘者的简历,听取应聘者的自我介绍,对应聘者现场展示的专业才能和实战经验进行评判。2013年4月我担任郑大新传院院长之后,开始关注这档节目。我发现企业高管对求职者的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行业,对所选专业的酷爱程度如何?

——有无从事这一行业的实战经验,有无比较成功的实践案例?

——对工作岗位所需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得是否牢固?

——反应能力、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如何?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何,能否举出“创意策划”的具体案例?

——可塑性和潜在能力如何,有无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对事业的忠诚度如何,有无较强的责任心和抗挫折能力?

2013年12月12日,作者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师生作《把择业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的报告。

具体到新闻与传播专业人才,主考官会关注五个方面:

第一,是否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科学认同上,建立在对我国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你知道,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有了一种内在的坚定性,可以避免“精神缺钙”。正因为如此,坚定的理想信念成为主考官很看重的一种品格。

第二,能不能做到踏实肯干。在参加集体劳动时,谁愿意同“耍奸磨滑”的人分在一个小组?用人单位更不喜欢“耍奸磨滑”的人。1964年3月,新华社制定了《工作人员培养规划纲要》,提出用7年时间增加编制2000人。当年计划从河南省高校中文系招收18名应届毕业生。因为郑大是一所新学校,第一年只给了8个名额,另外10个名额拨给了另外一所学校。经过一年试用,新华社发现郑大毕业生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踏实肯干。第二年,河南省的18个名额全都给了郑州大学。由此可见,“踏实肯干”是用人单位评价应届毕业生的一项硬指标,也是应聘者应当具备的一种基本品格。

第三,是否爱岗敬业。同一所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到工作岗位之后为什么会出现差异?爱岗敬业的程度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假设人的聪明程度可以用从一到十的数字来表示,“十分聪明”的人小算盘打得很勤,只舍得把“八分聪明”用到工作中去,另外“两分聪明”用到患得患失上去了;“九分聪明”的人杂念较少,舍得把全部聪明才智用到本职工作中去。几年之后,哪一个毕业生进步得更快一点呢?当然是“九分聪明”的人。实践证明,在工作岗位上不分心或者少分心的人,成才的机会就会多一些;对待工作三心二意,即使“聪明绝顶”,也难成正果。因此,“爱岗敬业”是主考官非常看重的基本品格。

第四,有无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用人单位不喜欢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坐享其成的人,常常把机会留给善于创新的人。你们正值青春年华,最具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要上下求索、开拓进取、创新创造,争取早日取得丰硕成果。因此,创新意识是主考官非常看重的基本品格。

第五,是否具备“再学习”的能力。从学校到工作岗位是人生旅途的重大转折。要适应新的环境,单靠在学校学习的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具备“再学习”的能力。这好比汽车加油。汽车设计师为了让“嘎斯69”越野吉普车多跑一段路程,不仅设计了60升的主油箱,而且设计了25升到30升的副油箱。在汽车出厂的时候,即使工人替你把主油箱和副油箱全都灌满,按照每升汽油跑7000米来计算,充其量能从郑州开到北京。你们必须学会加油,必须知道什么地方有加油站,在什么时间、用什么方式加油。要根据新的工作需要,随时补充新的知识。因此,“再学习能力”是主考官十分关注的基本能力。

既然你了解了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专业素养的基本要求,那么,你可不可以提前进行自我测试、自我评价,看看自己已经具备了哪些条件,哪些方面表现突出,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在实战经验和业绩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要本着“缺什么、学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形成以增强择业能力为重点的“倒逼学习机制”。这样安排学习和实践活动,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对未来的择业和就业大有好处。

以上建议,供你参考。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南振中
2015年2月14日 766vujUfbvgp2ltHJLy7tkii1jsFtkFcjnbe+N6Zln3PpUzdcQ4epeXzveAy4G9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