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专注是记忆力的“增强剂”
——写给陈薇伊同学的信

大学生的记忆有两个关键环节:一是记,就是把学习到的新知识保存在记忆的仓库里;二是忆,就是对知识进行回忆和重温。在学习过程中只记不忆,是记不住的一个重要原因。

陈薇伊同学:

你好!

看了答卷,知道你很喜欢读书,2014年读了11本。在读书时,把自己有感触的话勾画一下,加深印象。这些做法很好,望能坚持。

你在答卷中说:“看完的书总会记不住内容,这让我很苦恼,我想问问老师,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记住自己看过的内容?”这个问题使我想起半个世纪以前郑州大学的一次专题讲座。

1960年,李凖在《人民文学》杂志上发表了《耕云记》,郑州大学教务处约请他给师生作专题报告。那天李凖就讲到《耕云记》:春天,作者到玉山人民公社去,走在路上,雨淅淅沥沥地下起来。大路旁有个小草棚,人们都挤在下边避雨。从大路上跑来一个姑娘,在草棚边上找了一块刚能避雨的地方。天上亮出了几块黄色的云,雨停了。大伙急着赶路,像放开闸门的水一样,一下子都涌到了路上。姑娘抬头望了望天空,喊道:“同志们,还有雨!”果然没跑二百步远,一阵急雨,像筛豆子一样又哗哗地下起来。有人说:“春天雨就是多!”姑娘说:这里春天雨不多。上年4月1日到12日就没下雨。13日只下了4指雨。原来这位姑娘是自学成才的公社气象员萧淑英。大伙儿夸她好记性。姑娘说:其实人的记性都差不多,就看你专在什么事上。我娘就常骂我“没脑子,好忘事”。

50多年过去了,萧淑英这句话我依然没有忘记。“人的记性都差不多,就看你专在什么事上”,你看专注是多么重要!

很多人都知道电话号码难记,我就记不住自己手机号码,只好把它添加在自己的通讯录里,可电话接线员就能记住数以千计的电话号码。我在北京住了30年,上街还是记不住路,可出租汽车驾驶员就能记住全市主干道、景点、宾馆的地理位置。前些年,一位“的哥”将北京市地图摊开,把两粒黄豆丢下去,无论滚落到哪两个点,他都能说出两点之间最近的路该怎么走。不是因为他特别聪明,而是由于他的勤奋和专注。

一些心理学家在研究“选择性记忆”。能满足自己需求的知识记忆起来比较容易;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记忆起来比较容易。拿破仑曾在法国皇家陆军学校专攻炮兵学,后来被授予炮兵少尉军衔。他善于将各种军事策略运用到实战之中,主张将火炮集中使用。这种对火炮的偏好,使他能准确记住设置在法国海岸的大炮种类和位置。如果部下关于大炮位置的报告有误,他能及时纠正。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关注经济建设,因而能准确记住俄罗斯国民经济统计数字。弄懂了“选择性记忆”,你就会知道为什么专注会成为记忆力的“增强剂”。

大学生的记忆有两个关键环节:一是记,就是把学习到的新知识保存在记忆的仓库里;二是忆,就是对知识进行回忆和重温。在学习过程中只记不忆,是记不住的一个重要原因。当今世界,吸收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每个人的脑子里都存储着大量的知识。只有经常回忆和重温,用得着时才能将相关知识拎出来。我给这种本领起了个名字,叫“人脑搜索功能”。举一个例子:

2014年4月7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刊登了《从楚王失弓说开去》一文,其中有一段话:“《吕氏春秋》里记载着一则楚王失弓的故事,讲的是楚王去云梦泽打猎,不小心把自己心爱的弓丢了,侍从们要循原路寻找,楚王说,算了吧,不必去找了,楚人失之,楚人得之,到不了别处的。侍从们都很佩服楚王的豁达与胸怀。”

我读过《吕氏春秋》,通过回忆,我怀疑作者引述有误,就去查《吕氏春秋》。《吕氏春秋·孟春纪第一》的记载是“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这里说的是“荆人”,并未说“楚王”。荆人即楚人或南方人,将“荆”改为“楚”,还说得过去;而将“荆人”改为“楚王”,显然是一种错误。现存文献中有“楚王遗弓”的记述,但不是《吕氏春秋》,而是《公孙龙子·迹府》和《孔子世家·好生》。估计《从楚王失弓说开去》一文的作者引述时并未同原著核校。于是我给《人民日报》一位副刊编辑发了一则手机短信,指出这一错误。编辑同志很快回复:“这篇文章既然标明典故引自《吕氏春秋》,那么,将原文‘荆人’翻译成‘楚王’显然是不准确的。谢谢您的提醒。”

如果你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学会了记,而且学会了忆,养成经常回忆、重温、联想、检索的习惯,你所学知识就不会轻易忘掉了。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南振中
2015年2月25日 RvEVkyuiNN1Ux2NoUZNY/UC3A+LgsjikWqFWqQI6DscSMNEVKitf9kPX7N3aBCy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