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舍友”之间的交流与共享
——写给赵宇同学的信

“卧谈会”是舍友交流的重要形式。舍友之间的交流与共享,可以使自己更快地融入集体,并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宿舍文化。

赵宇同学:

你好!

看了你的答卷,知道你2014年读了25本书。你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来读,边读边思考,还注意记读书笔记,这些做法应该坚持。

在答卷中你谈到:“我和身边人交流时发现,不同的人看书所关注的焦点不同:喜欢思考的人总喜欢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书中的每个文字;有浪漫情结的人关注对人物和场景的描写;较为敏感的人则留意一本书的结构安排。这些习惯都不能用好坏评判,只要读书时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并加以提升,都非常有用。”读了你这段描述,感受到了你同身边人交流时的喜悦,也引发了我对大学生“宿舍文化”和“舍友交流”的思考。

2014年5月16日,郑州大学网刊载了《“学霸宿舍”再现郑州大学商学院》一文,报道商学院柳园2号楼616宿舍4名女同学全部被国内高校研究生院录取;118宿舍4人也同时收到国外大学攻读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无独有偶,2014年6月19日,中国江西网刊文报道九江学院一男生宿舍6名学生全部考取名校研究生的事迹。据九江学院官方网站介绍,6名学生分别考取了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和天津医科大学。他们的一条重要经验是舍友之间相互学习、互相督促、相互激励。备考期间,有4位舍友在江西九江实习,他们同留在南昌的舍友每天通过电话或网络交流学习心得。发现专业课视频、专业复习资料和好的学习方法,舍友都会相互推荐,做到资源共享。这种学习型宿舍文化使每个舍友都受到激励和感染,这种学习氛围令人羡慕!

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我国大学生宿舍条件不那么好,不仅没有电脑,而且为了节电,还规定了晚上熄灯的时间。即便如此,也没有影响舍友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的大学生宿舍熄灯后要进行半个多小时的卧谈,取名为“卧谈会”,话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专业课知识。这可以说是舍友交流的初级形式。近几年,大学生宿舍硬件条件有所改善,网络环境越来越好,在宿舍就可以获取各种信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宿舍当成“家”。在新形势下,可不可以把“小组合作学习”的理念引入大学生宿舍呢?四五个、六七个舍友,为达到共同目的,在学习上相互配合、相互激励、互惠互补。有一位硕士研究生告诉我,他们宿舍的同学合作交流的时间很多。在导师张淑华老师的带领下,几个同门学生建立了“学习型QQ群”,经常在群里分享一些观点和有参阅价值的论文。这种方式可供你参考。在舍友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你可以学会把自己融入群体,还会养成倾听和择善而从的良好习惯。这种宿舍文化一旦形成,对每个舍友都有好处。

半个世纪以前,我在郑州大学中文系学习时,就得益于这种宿舍文化氛围。到了新华社山东分社当记者之后,与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的杨凤山、潘广武志趣相投,经常在一起学习和讨论哲学问题。有一次,我们到济南千佛山下散步,边走边讨论“矛盾的转化”。我说:“既然事物无不在一定条件下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那么,对新闻工作不熟悉可以转化为比较熟悉,不适应可以转化为基本适应,关键在于能不能确定转化目标、把握转化方向、创造转化条件。”杨凤山说:“人这一辈子不可能只干一种工作,懂得了‘转化规律’,今后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知道怎样去熟悉它,再大的困难也不会害怕!”千佛山下的议论使我们对“弱点转化”有了清晰的认识: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促使弱点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这是新闻工作者成长的“杠杆”。掌握了这个“杠杆”,只要舍得花费气力,每个新闻工作者都有可能到达光辉的顶点。这就是与“身边人”交流沟通受到的启发。

既然你喜欢同“身边人”交流,而且已经从交流沟通中受益,那么,你可不可以在舍友合作学习方面作一点尝试呢?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南振中
2015年3月2日 aRrt4a+tZTjUZmrsTYDIfraxtMPhbEmFZ35bKJ8FBwmgmHThocg/iBlVvREFd+f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