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纠缠型依赖:婚外情背后的恋父情结

——“在一段纠结情爱里,我们彼此相爱的前提是对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咨询案例

这个案例是一个女下属和一个男上司的故事。来访者是一个来自外地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在北京的一家民企工作。作为一个刚毕业的二十五岁女孩,她长相、能力等各方面都很出色,刚开始只是做一些行政文秘的工作。她的老板是一个“60后”,比她大了将近20岁。这个故事的转折点是在他们去上海出差的时候,他们两个人谈成了一笔很大的项目。当天在庆功晚宴的时候,在喝了很多酒的情况下,老板向她表达了对她的喜欢。于是那天晚上,两个人就发生了第一次性爱关系。

自此之后,女下属和老板的关系就开始变得不一样了。之前她对老板更多的是对父亲的感觉,并且欣赏这种有事业心,有上进心,同时稳定、安全、可靠的男性。而这个老板是非常了解女性心理的。她后来了解到,老板在她之前就已经和至少两个女助理发生过地下恋情,后来都以支持出国留学或者资助开店的方式让她们离开了。所以这个女孩至少相当于这个老板物色的第三个情人。自此之后,他们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婚外情关系。

她来找我做咨询的时候已经三十多岁了,刚刚经历流产。老板对于她而言,不仅像父亲一样给她庇护,还像男朋友那样给予了她很多的宠爱。另外,老板对她在工作中的认可还让她从中获得了很多的存在感、成就感和价值感。这种复杂的感情让她一直不认为她和老板的关系仅仅只是一种纯粹的情人关系。即使老板在她身上也花了很多钱,但她从来不追求奢侈品,也从不要房和车。她一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去获得老板的认可和需要。

而对于老板来说,她一方面充当着他情感与性的依恋者和慰藉者,另一方面还充当着自己事业的帮助者和支持者。所以他们的关系因此而变得很纠结、很复杂,她想要放弃但又不舍得放弃这段关系,觉得未来遥遥无期,失去希望。在这种复杂纠结中,她选择走进了咨询室。

与男性疏离、隔离的背后

这样一个纠结的过程,也涉及她的原生家庭。她从小家庭条件就相对比较穷苦,父母都是做小生意的。关键是在她小学没毕业的时候,她的爸爸就生病过世了,而妈妈却没有在这时候自立起来。所以她就承担起了整个家庭的重任,从初中开始就变得十分好胜而且独立。

那么这就意味着,她在和男性的关系上一直都处于疏离和隔离的状态。她在大学毕业之前一直没有正式谈过男朋友,在男性关系上疏离、隔离的背后,是深层次的父爱缺失,以及深层次的依赖和依恋。当她工作之后,她内心一直渴望寻找一个能够给她依赖、依靠和指导,兼具父亲与导师双重角色的形象,而这个老板正好完全符合。此外这个老板经常带她出入名流云集的奢靡场合,在形象、气质、能力等方面都让她有了很大的提升。

与此同时,无论是亲友给她介绍的男朋友,还是周围追求她的男性,她都会拒绝掉。以至于到后来她开始想去找男朋友的时候,始终是带着这个老板的形象和模式去找:事业成功,有钱有能力,懂她了解她,给她依赖和依靠,还完全包容和支持她。所以在周围的同龄人里,她一直都没有找到这样的人。这里面所体现的核心关系,就是所谓的恋父情结,但她不仅仅是想要找一个像父亲一样的人,也不仅仅是想要弥补父爱的缺失,它的背后还有更为真实复杂的原因。

真实存在的情爱依恋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对于情爱关系都有着实际的需求和需要。后来这个咨询案例做了将近三年的时间,很重要的一条主线就是要让她看到,她对于老板情感上的依赖和依恋,是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需求和需要,因为它有一个双方自愿的爱的前提。应该承认的是,她对老板的依赖和依恋,以及不断呈现出来的种种情感,是正常存在的。她确实在这段关系中付出了很多,而这个老板虽然以金钱换感情,但他对她也是有真实感情的。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隐藏在阳光背后的恋人关系里,也都有很光明的一面真实存在着。

后来老板的妻子已经公开地承认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只要她保证不图老板家的房产和金钱。在这种默契下,他们关系中爱的成分已经变得很复杂了。这种对于亲密关系的依恋背后,是她对于安全感的强烈依赖。这种安全感的来源包括情感、存在感,还有金钱等物质这些实际的方方面面。而这种对于安全感的追寻,让她产生了强烈的不安全感。因为如果继续停留在这段关系里,她觉得对于未来她看不到光明和希望,这样继续耗下去也让她担心自己会不会孤独终老。

咨询切入后的关系分离

所以在咨询的几条主线上,首先是要去梳理她和老板之间的关系,然后再去梳理她和父亲之间的关系,同时这也很好地反映出她和男性之间的关系。在咨询的过程中,她和老板的亲密关系也经历着逐步分离的过程。在那个阶段,老板能够提供给她的能力范围和情感范围都到达了一个上限。同时老板在事业上也出现了一次巨大的滑坡,从身价过亿一下子变为背负几千万债务。此时,她就离开了公司,重新找了一份新的工作。这是他们关系分离的第一步。

在这个过程中,随着他们双方逐步呈现出的情感关系的分离和经济关系的切割,存在更多的反而是老板对她的需求和依赖。因为她年轻貌美,气质好,能力也好,老板会带她出入很多重要场合,并且毫不避讳地称她为自己的秘书。实际上大家都心知肚明,知道她是老板的情人,而且是心甘情愿帮助他处理工作的。

当她慢慢看到这种亲密关系呈现出一种利用性的时候,他们之间的依赖、依恋就开始有了实际利益的考量。于是她开始为自己着想了。她在事业需要转型、生活需要独立的时候,和咨询师一起重新进行了对未来的人生规划和职业规划。她最终选择去读一个商学院的EMBA。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她从对老板的依赖和依恋中,有了新的依赖和依恋。当她进入商学院学习的时候,发现周围同学几乎全是大大小小的企业家,有身价千万的,也有身价过亿的。那么这两年的学习过程就给了她很多可能性,她也开始去尝试结识潜在的男朋友。在和潜在男朋友的相处过程中,她和原来老板情感关系的分离也开始逐步加快。

大众眼中的“不道德情感”

其实类似这样的案例在我这里有相当多。整合起来去看,故事背后存在着种种实际的需求,一个是现实的情感、金钱和安全感的依赖,一个是过往的父爱缺失,还有就是对于当下情感的寄托和能力的认可。这些都是在依恋关系背后真实存在着的。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站在社会道德的制高点去看待这些事情,而真正在道德背后,其实有非常多的东西是由不道德所构成的。所以不道德的东西未必如我们平时所理解的那样不道德,它里面也是有真实的实际关系、利益关系和情感关系存在和发生的。

这个故事很打动人的地方就是来访者对于依赖、依恋关系的无悔性。我用了三到五年的时间投入咨询关系当中去理解和共情,而这个来访者很多时候是让我觉得很敬佩,因为她敢于承认爱的存在性和真实性。她一直很感激我的地方也是缘于此,因为我一直认同和理解她对老板感情的真实存在性,并且能够从中看到有父亲之爱,有男友之爱,也有其他更为纠葛的情感成分。用她自己的话来说,这种无怨无悔的感情是很真实的,而且完全不带有目的性和利益性,是一种复杂而纯粹的感情。

建立心理支持系统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需要构建自己独立而完善的一个心理支持系统。这个支持系统最主要的三个层面分别是:经济层面、情感层面以及自我接纳层面。

首先是经济层面,也是这个来访者最为担心的方面。她的老板特别聪明的地方在于,他从来不一次性地给她巨额生活费,而是不断地打给她以万计的月度生活费,从而以金钱来换取他们关系的持续性,同时也给她感情的依赖性。在以经济独立作为心理支持的层面上,她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工作、独立的职业和独立的事业。她后来也确实发生了改变,走上了一个自我独立、自主创业的过程,建立了一个自己的培训公司。

在情感层面上,咨询师支持她去正常地和男性建立关系。首先告诉她,她可以开始和异性接触、交往,不一定非得以谈恋爱为目的。过去她只有老板这一个人,在她眼中,他是这个世界上最完美而且对她最好的人。所以她就对其他男性的情感产生隔离。她不愿意接触男性,而且一旦接触了就忍不住开始将其和老板进行比较。而后来的尝试性接触就给了她很多对于男性的认知与了解。在读EMBA期间,她认识了一些同龄的单身男性,和老板一样有房有车有事业。这就给了她很多可行性的尝试。

最核心的支持是她要建立自我认同感,从而产生自我依赖和自我安全感。很多时候当人不懂得如何爱自己,并且没人爱过自己的时候,其实自己也并不知道如何去构建出对于自己的信心。最开始来访者说她要是不去工作,就会很焦虑。即使她银行账户上存着数百万的资产,她也会觉得钱总有花完的那一天,或者担心亲友可能有重大事件,经济上不能承担等。对于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她都感到很焦虑,同时,她又会对人生抱有很高的期许和期待。

因为之前有人给了她捷径,她获得、拥有并且享受过,因此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她都不愿意通过自己的点滴奋斗去实现价值。当她回到完全自我独立的状态下,她就觉得很难接受现实,也很难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准。所以她需要内在构建起对自己的信心,需要在咨询师的支持和引导下,构建自己更为全面的支持系统。让她相信自己能够掌握人生,能够规划未来,她就能慢慢地走出来。不过这是一个道阻且长的过程。

生命的阶段与永恒

所有的亲密关系和与之伴随的情感,都有属于它自己特定的时间阶段和时间节点。我们的爸爸妈妈,在这个看似稳定永久的家庭关系中,他们能够陪伴我们的时间也不过几十年,更不用说他们在某阶段有可能会离婚或者过世。所以我们会看到生命的不可确定和无常。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接纳生命的不确定性和非常态化,这将会是我们对安全感最有效的一个弥补方式。

我们经常说要爱自己、爱生活,可是如果从更大的生命历程上来看,爱的存在都是有具体时间阶段的。我们对于过往所产生的不安全感,往往让我们产生执念和贪心,希望爱和依赖能够永远地持续下去。正因为我们的过度不安,我们希望美好的关系是可以永远存在的。可我们需要知道,每一段关系都是有属于它自己的时间节点的。

那么如何去面对生命与爱的阶段性呢?我们可以在关系发生的有限时间里,去好好地经历和享受关系中所呈现的情感体验,而不是过多地去想未来、想永远。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永远并不是真的永远,领证、结婚、生子,这些重大事件对于感情而言都不是永远,也不存在任何事件能够抵抗时间,证明永远。当我们去独立地掌握自己的命运时,我们会发现,真正的永远来自学会自己爱自己。这个永恒性的构建是一个非常艰难而且缓慢的过程,需要拥有事业、生活、情感等一系列基础作为内在支撑,这样我们对于深层次情感的需要才会变得良性健康,进而能够得到并享受。

过往缺失是无底洞

一段关系的发生往往能够反映出我们过往的缺失。我们会发现,对缺失的弥补实际上是个无底洞,它永远也弥补不完。我们不能无止境地往里面填,因为它会像一个黑洞般吞噬一切。那么这个无底洞要怎么去对待?咨询中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把这个无底洞圈起来,盖上一层土,在上面种上一朵花,来完成这样一个仪式。我们可以通过照顾它、纪念它,或者举行一个更加具象化的仪式,来把无底洞盖成一个寺庙或是殿堂,让我们能够在里面举行祭祀和祷告。

除了纪念仪式,我们也可以从各个方面去进行适度满足。比如说这个来访者因为父爱的缺失,更多地想去找一个父亲般的恋人,让童年缺失的滋养在成年恋爱时得到满足,这是可以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没有人能够完全符合我们不断拼凑出来的样子,他们也不能够完全替代过往缺失的那些角色。过度去弥补缺失,往往会导致我们更为盲目地投入一段亲密关系之中。

爱的前提是对生命的尊重

对爱的追求是每个人的权利。在情爱关系当中,特别是在婚外情关系当中,很多时候人们甚至会去赌上自己的生命和一切,这是非常具有伤害性的。正如来访者的老板,他也曾经拍过裸照和性爱视频来威胁、控制她。当双方都以愤怒和伤害来让彼此捆绑在一起,共同卷入到相爱相杀,甚至是落入付出生命代价的境地里时,双方或其中一方很容易产生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等情况,更可能出现自残、自杀等极端行为。

我们需要强调我们对于生命的尊重,这是我们彼此之间一个爱的前提。不去伤害和作践自己的生命,这是一个底线。而所有情感的付出,我们是要在爱自己生命的基础上才去做的。我们常说,情感基础背后一定有物质基础的存在,其实还有一个更大的基础前提,那就是生命的存在。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我始终怀抱着一个很接纳的心态,认为一切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一切情况背后都有它所发生的深层动因。当我们都怀抱着这种心态去看待他人,那么我相信这个世界就会是一个包容的世界。 LutyS8CqkOQp79VxqV2u1+OwnmICqh0IjVd0Kjhb84ihFupuomIhagyO9F9a09o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