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失尽海外的殖民地,巴黎却永远是全世界艺术崇敬者的麦加。罗丹的《思想者》高踞于自家庭院里,天天接待来自全世界各色人种的瞻仰与膜拜。巴黎的地域靠近罗丹博物馆的那一站,站台两壁的张挂全部是罗丹作品的巨幅照片,是旅游广告,是民族骄傲。
罗丹思想者(1880-1900年)
出国成潮。那潮,起于贫穷落后的国度,人们涌向西方发达国家,去学习、谋生、乞讨。立志自救的中国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潮去潮来,换了人间。罗丹的《思想者》初次出国,首先来到北京,落座于中国美术馆前,在东方人流中仍苦苦思索。
与印象主义绘画同步,罗丹冲破学院式雕刻一味精微描写对象形似的局限,毫不掩饰捏塑与劈凿的手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对象的造型特征,探求雕塑之所以独立为雕塑的本质美感。在展拓现代造型领域的同时,罗丹深深扎根于人间社会,他的美感诞生于人生的悲欢:《加莱义民》《地狱之门》《行走的人》《夏娃》《娼妇》《爱之吻》《造物之手》……雕塑家罗丹是思想者。这样一位巨匠经历了时间和地域的考验,其伟大和光芒与日俱增。曾是西方阳春白雪的罗丹,面对今日的中国观众,已是满城唱和的下里巴人了。从罗丹引申发展的布尔特尔、马约、亨利·摩尔、杰克梅蒂……他们比罗丹走得更远,但中国人民似乎尚看不真切,今罗丹既来,他们的被邀也应在期待中了。
马踏匈奴
世界上不少国家的元首访问过北京,他们百忙中大都想抽空看看长城。唯有法国的蓬皮杜先生宁可不看长城,提出要看云冈石窟,当时周恩来同志陪他去欣赏了祖国的瑰宝。今日并非元首的“思想者”来京,谁来招待贵宾?我多么盼望请霍去病墓及西安博物馆的汉唐雕刻群前来陪客。于罗丹作品展同时,展出我国古代雕刻,“思想者”从未见过这些东方古代雕刻原作,他将为之吃惊:古代东方原是现代西方的知音!被人们仰止了一个世纪的思想者面对二十个世纪前的无名氏之作,他将更堕入深深的迷惘中吧!
19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