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孔鲋的感叹:“吾为无用之学”,“秦非吾友”

《史记》卷二八《封禅书》记载,秦始皇东巡至泰山下,就“封禅”事咨询齐鲁儒生博士,因所议“难施用”,于是“由此绌儒生”。看来,可否“施用”,是秦始皇文化判断和政策选择的重要标尺。

曾经以博士身份服务于陈涉的孔子八世孙孔鲋说:“吾为无用之学”,“秦非吾友。”(《资治通鉴》卷七《秦纪二》“始皇帝三十四年”)也强调了文化态度的这种区别。《孔丛子》卷中有这样的记载:“秦始皇东并。子鱼谓其徒叔孙通曰:‘子之学可矣,盍仕乎?’对曰:‘臣所学于先生者不用于今,不可仕也。’子鱼曰:‘子之材能见时变今。为不用之学,殆非子情也。’叔孙通遂辞去,以法仕秦。”对于秦政鄙薄和敌视儒家“文学”的政策,有的儒生依然坚守文化立场“为不用之学”,有的儒生则“能见时变今”。承北京大学历史系孙闻博博士提示,据傅亚庶《孔丛子校释》,《孔丛子》有的版本记录孔鲋说到“有用之学”。叶氏藏本、蔡宗尧本、汉承弼校跋本、章钰校跋本并有“吾不为有用之学,知吾者唯友。秦非吾友,吾何危哉?”语(中华书局,2011年,第410页,第414页)。明人董斯张《广博物志》卷二八《艺苑三·图籍》引《孔丛子》所载子鱼语则作“吾为无用之学,知吾者唯友。秦非吾友,吾何危哉?”《资治通鉴》所取用的,应当就是这一记录。孔鲋言辞所透露的信息,似乎可以反映秦对所谓“无用之学”兼而有之的轻蔑与无知。

秦文化高度务实的倾向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积极作用得以突出显现。但是另一方面,推崇“实用”之学至于极端,自然不利于理论思考、文化建设和教育进步。《史记》卷八《高祖本纪》说,“周秦之间,可谓文敝矣”,继战乱导致的文化破坏之后,而“秦政不改”,司马迁以“岂不缪乎”予以批评。他说,“汉兴,承敝易变”,方使得文化的进程转而健康正常。这样的历史观察,是符合秦汉转折的真实境况的。 ARKpIE8TBO5QhaWV5xG4Qm9fbeEdCB9xhkyO48iNL7hy2nkRg85jtiNAy30K7t7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