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左权小花戏形成的地理与自然因素

《左权县文化志》记载的史前文化遗址有两处,即“城北文化遗址”和“马家坪(黄龙洞)文化遗址”。这就证明早在八九千年以前,就有人类在“亲圪蛋”今天居住的土地上生息,磨制石器,制造陶器,开始了农业和畜牧业。他们与后来流浪而来的其他民族,不管是狩猎的,还是游牧的,谁真正成了今天左权人的先祖?或者说是两者的不断交锋与融合,繁衍出今天的左权人?那么谁的语言在这个过程中起了主导性作用?“亲圪蛋”的方言可以为我们研究先民的迁徙之路提供怎样的信息?

一般认为生活在山西境内的左权人是属于黄河流域的,这显然是一个错误的认识,事实上漳河水改道流入了海河,“亲圪蛋”生活在海河流域。虽然海河与黄河一样令他们陌生,但是他们身边的河流还是弃他们而去,汩汩然投进了海河的怀抱。无论黄河还是海河,离“亲圪蛋”都太遥远,因为“亲圪蛋”在高处,“亲圪蛋”雄踞在太行之巅。

左权紫金山

老实说,漳河还算是温驯的河流,尽管《西门豹治邺》中说的也是与漳河有关的,但那是发生在河北省临漳县的事,漳河到了那里才凶暴起来,于是邺地的人才有“为河伯娶妇”这样有伤人道的恶俗。而左权县境内的漳河,千百年来泽被这块土地上的生灵,是所有左权人的母亲河,应该受到“亲圪蛋”们的尊重。

《左权县志·自然灾害》里记载了三百多年来漳河暴涨造成的十二次灾害,其中1963年8月的那次,被描述为百年不遇的大灾难,也是所有记载中最大的一次水患,冲没土地三万亩,十七人遇难。三百多年了,我们的漳河就暴怒了这么一次。关于这条河流的负面记录就这么一些,因此,漳河在我们这样的地形中盘桓,对我们来说,利远大于弊。

我们这块土地上的其他自然灾害也不多,最令人恐怖的地震,震级均不大,最高的记录是4.3级。

当然我们也有极其沉痛的记录。清光绪三年(1877),太行大旱,死亡、外逃人数近五万人。清朝王基正有《辽州荒年记》,是所有关于这块土地的文字中最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的记载了:

数月之间,始而鬻物,继而鬻人。北直贩人贩物之夫遍城乡。妻子分离呼号之情,真有不堪名状者。穷乡僻壤,孤庙山庄之间,多被盗致命,甚有啖其肉而爨其骨者。时米价三千文。……街市、道途、沟壑,尸横遍野……城外作数坑,令乡保扛以纳焉。然坑者少而曝者多,至人畜食其肉,白骨露于天,伤心惨目,城乡皆是。

在这篇字字血泪的长文结束的时候,王基正分析了灾难与左权地理位置的关系。他说:“州之较苦于他乡者,盖以州地瘠民贫,本鲜盖藏,又男少贸易,女不纺织,无论贫富,均依田地度日。况兼之邻境多人稠地狭,州地广人稀。有年,则邻境资食于我州;无年,我州不能借食于邻境。”

尽管这里地广人稀,并不富裕,但是天灾人祸少。早在王基正的年代,河北、河南向这里逃亡的人就已经形成了一种现象。

方言规律也为河北移民现象提供了旁证。王希哲的《左权方言志》写道:“在(左权)西部与榆社相邻的川口、柳林等乡(而今都归石匣乡)没有发现榆社的语言特点……但东南部与河北省相邻的几个乡,已可以感到方言渐变的迹象。”

可能存在的事实是,左权西部山大,与晋文化的核心区形成了天然的障碍,那里的“金太谷银祁县,吃不完米面的榆次县”也看不起这里的土地。但是东南部由于河流冲击而成的河谷便于交通,所以左权就成了向河北、河南多灾难区域人民开放的后方基地。一旦河北、河南发生灾荒、兵乱,幽深的太行山坳就成了他们最可信赖的栖息地。

老井村的小巷

在左权县的南乡、东乡,甚至北乡,有大量以河北、河南难民为主构成的村庄。据说县城南街村,也聚居了大量的河北难民。

“忍辱负重”应该是流民性格的特点,逃荒而来,不敢与当地人争利,在夹缝中求生存,容易满足,同时乞求稳定,苟安,怕流离。还有就是不服气,想翻身。这样的流民文化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左权人性格的形成,影响了左权文化的形成?

1818年到1873年间在世的清代文人魏秀仁从福建来太原定居多年,他在著名狭邪小说《花月痕》中写道:“西北苦寒,太行尤甚。山中人有立志者,则肌肤实而心地坚朴。视轻挑便利者,不啻霄壤。他日出而医国,此皆笼中物也……”

在清朝时期的山西主流文人眼中,太行山里的人,身强力壮,单纯朴实,舍利取义,是治国良才。魏秀仁的预言一直到一百年后,才得以全面印证。那就是当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太行人奋起抗击融入革命队伍。全国解放后,大批太行山干部“北上”或者“南下”,主持新中国不同部门的工作。他们几乎全都保持着质朴厚道的太行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鲜有尔虞我诈者,为太行人赢得了新的好口碑。

在漫长的年代里,随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南迁或过境,太行山深处的土著吸纳了更北面草原生灵的纯粹、酣畅和歌舞基因,它们慢慢融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造血系统。所以,花戏若隐若现的生命北源,应该是马背驮来的或者是征服被征服之后力量相互消解的结果。当汉、魏西北民族内迁的庞大阵势结束后,人为造成的北部动荡相对平息了,而对生态破坏造成的黄河、漳河水患让河南、河北的百姓不得安生。同时,华北平原、黄河中游平原上发生的战争,也催生了更多的流民向太行山里迁徙。于是,富庶地区百姓创造的优雅文化也被带进山来。这便是花戏轻盈灵动的生命南源。

北源给予其“阳刚”的璀璨,南源给予其“温婉”的媚态。于是,花戏出现了。而原初的花戏既缺乏图像勾勒,又缺乏文字记载。所以本源的花戏样态究竟如何,我们难以知晓。公认的说法是,小花戏的前身是“辽州社火”中的“文社火”。

左权县骆驼岩村 MA7lEhCLC4X+OmtggReX2OjczuvBEJhNXF9OhQnS8yozJxuM1+1IzdOXWtzwqew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