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榆次秧歌剧团的成立

祁太秧歌在榆次城乡流传,榆次人唱秧歌最早可追溯到清朝咸丰年间,近城村艺人范小黑、李小蛮等自发组织业余歌班,农闲时在本村演出。1940年,近城村秧歌艺人张海洋、李仲林等组织了“同乐班”,演出了《回家》《算账》等剧目,不久散摊。榆次解放前后,李仲林、李俊卿等人又在范家堡组织起同乐班,赴邻村演出。1950年,以范家堡同乐班为主体的“榆次县秧歌改进队”正式成立,秧歌名艺人张效富(疙瘩丑)、董世俊(有儿丑)、张伟(照明旦)等相继加入,剧目有《大挑菜》《巧双配》《对金环》等五十余个。原来的主要乐器是单纯的打击乐,后来加入弦乐伴奏。主奏乐器有板胡、二弦、三弦、二胡、小提琴、大提琴、琵琶。代表剧目有《卖火烧》《卖元宵》《看秧歌》《卖高底》《大挑菜》《偷南瓜》《锄田》《摘棉花》《切草帽》。

1955 年 4月,榆次秧歌改进队更名为“榆次秧歌剧团”,从旧社会过来的晋中一代有名的演员都集合在这里了。第一任团长李俊卿,党支部书记续天水。主要演员有邱金兰、王基珍、德宝生、有儿旦、盖东观、甲戍丑、俊卿旦、照明灯、仲林生等十四名。

邱金兰,1937年出生于平遥县西大阎村。十三岁开始学艺,师父是交城秧歌艺人温跃高(艺名“闻名丑”)。1955年之后,邱金兰和张效富师父演出传统戏《偷南瓜》,轰动榆次。因为她是平遥人,便送她艺名“盖平遥”。邱金兰吸收了晋剧大师程玉英的“咳咳腔”,丰富了秧歌的音乐表现力。以邱金兰为代表的第一代女演员登上了秧歌舞台,结束了长期男扮女装的历史,成功地将现代戏《柳树坪》《李双双》《李二嫂改嫁》《红灯记》《槐树庄》《追驴》《种子风波》等移植为祁太秧歌,并整理改编了传统戏《偷南瓜》《当板箱》等。

榆次秧歌剧团刘玉香(中)演出剧照

王金兰(左)演出剧照

王金兰(左)演出剧照

1962年暑假,中央音乐学院教师董维松带学生外出采风,为了增加学生对民间戏曲的直接感受,董维松选择了山西。他们一行七人,两个女生四个男生,董维松带队。他们到了太原的山西省艺术学校,找到了董维松的大学同学刘建昌。刘建昌把山西戏曲艺术做了简单的介绍之后,他们就近选择了晋中秧歌作为此次采风的重点。

到达榆次,董维松和学生们详细请教祁太秧歌的相关知识并学习演唱。在这里,董维松认识了秧歌表演艺术家“盖平遥”。

董维松和学生们随剧团下乡演出,艺人“盖平遥”演唱的《偷南瓜》《送樱桃》《看秧歌》非常受老百姓欢迎。从观众的反馈情绪,董维松知道了地方小戏的观众在地方。

董维松回忆道:“他们下乡演出坐着马拉的大车,我们也坐着大车,东西放在车上。到了乡下演出,搭的都是土台子。有一次演出的时候,我和学生们都在台下看,还下着雨,老乡们打着雨伞站着看。我们跟着剧团走了几个地方,走一个地方演出一场。给我印象很深的是,秧歌剧团回去的时候就没坐大车了,他们各自背着行李往回走。回程路上,我们也跟着走,边走边高声歌唱。在农村的旷野里放声高歌,感觉特别有味道。”

马宝莲是“盖平遥”的得意徒弟,榆次使赵人。她十四岁参加村里业余晋剧演出,受到艺人刘广亮、郭二毛的传授,学会了晋剧《见皇姑》《算粮》等折子戏。1965年,马宝莲十六岁,考进了榆次秧歌剧团,被邱金兰收为贴身徒弟。学艺一年,开始动乱,在艰难的日子里,马宝莲偷偷地向师父学习了《柳树坪》《李双双》《杨立贝告状》。

榆次秧歌剧团于 1966 年停止演出,1970 年以“秧歌不能演样板戏”为借口被迫解散,历时十五年,它为祁太秧歌艺术水平全方位的提高和发展道路的开拓,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

粉碎“四人帮”之后,邱金兰积极参与恢复榆次秧歌剧团。当时,马宝莲已经是菜站售货员,邱金兰苦口婆心劝她回团。1979 年 10 月,在晋中地区戏曲调演中,邱金兰出演了传统秧歌《偷南瓜》,演出三天后,她倒在了排练场上,享年四十二岁。

邱金兰去世后,马宝莲在张效富的帮助下,恢复训练。1980年,马宝莲成了榆次秧歌剧团的台柱子。马宝莲主演的新剧目有:《哑女告状》(《鱼扇坠》)、《状元与乞丐》,现代戏《迎女婿》《来福相亲》。她拿手的传统戏有:《偷南瓜》《卖高底》《算账》《送樱桃》。她吸收了晋剧与碗碗腔音乐,丰富了秧歌的表现力。榆次秧歌剧团本应该撑起“盖平遥”之后的秧歌剧团,但是由于市场对秧歌的需求减少和文化体制改革,使得这个团有名无实。

王基珍(盖汾阳)

2010年9月28日,本书作者弓宇杰采访“盖东观”刘玉香

弓宇杰采访王金兰

“盖东观”是祁县东观镇人,因而得此艺名,她认为自己稍逊于一流演员,即便有不少戏她很拿手。虽然是一个老太太了,有一次在街上,当地的戏迷认出了她:“嗬,你不就是‘盖东观’吗?身体怎样?”但是,在榆次年轻人中知道“盖东观”的几乎是零。榆次秧歌剧团已经是一个遥远的往事了。

榆次秧歌剧团是新中国第一个以表演“太谷秧歌”“晋中秧歌”为主的职业秧歌剧团。榆次秧歌剧团演员中,我采访过三位,分别是“盖东观”、王金兰、马宝莲。三位演员,也可以说是三代演员。我采访的时候,他们都已离开舞台多年,秧歌成了一种回忆。

2009 年,中央电视台策划《逛太谷看秧歌》节目,在榆次郭家堡一个卖面皮的小摊上,节目组找到了王金兰。她也曾为秧歌伤透了心。1945年王金兰出生在汾阳县一个民间艺人世家。父亲王清立是皮影、说书、唱秧歌的艺人,王金兰从小就受到熏陶。十二岁,父亲让她跟上榆次秧歌剧团,并告诉她,出去就能吃好的、穿好的。之后她成了著名秧歌艺人“盖平遥”“盖汾阳”“疙瘩丑”“蛤蟆丑”麾下的小演员,并很快成长为台柱子。其间也因为剧团效益不好转行成了售货员,退休后她拿出所有积蓄办了自己的秧歌剧团。结果,戏排好了,演员都跑了。不过,她能在中央电视台展示秧歌,还是很高兴。“没想到,没想到!”之后,又有农村业余剧团请她,她又给人家排戏去了。

2010年夏天,八十岁的“盖东观”在家中接受我的采访,她说:“一次,王金兰和我说,咱们再背上铺盖出去唱戏吧!我说,你年轻,你去吧,我老得走不动了,去不了。但是年轻时,出来唱戏真好,开心!”

榆次秧歌剧团成立四年后的1959年,晋中成立了另外一个表演、传承晋中本土艺术的表演团体——晋中文工团。晋中文工团刚成立,关庆顺就被吸收进来,他1928年出生在大连,十九岁经历了千难万险参加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在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深造,后进入总政歌剧团担任指挥。1957 年,他被打成“右派”,下放到榆次郭庄水库劳改。

进入晋中文工团后,关庆顺就开始与地方文艺打交道。先是改编“左权小花戏”,接着为了作曲的需要,他大量采撷晋中秧歌,足迹遍及榆次、太谷、祁县、平遥、清徐、文水、交城,采访过近百位民间艺人,记谱手稿成了他一生最宝贵的财富。在大量采风的基础上,他完成了晋中文工团的创作任务。关庆顺完成的大型秧歌剧有十二部,小型作品不计其数。其中《风流父子》《山杏》《西域桃花》等在当时的群众中有非常好的口碑。20 世纪 80 年代,关庆顺开始对晋中秧歌进行理论分析,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先后发表《试谈“三整音”的特殊旋法及其调式的双重综合性》《晋中秧歌的调式发展》等重要论文。

离休后,关庆顺面对一辈子搜集到的材料,觉得非常珍贵。因为当年采访的老艺人陆续去世了,这些声音成了绝响。他希望将自己研究和整理的资料出版,但是几经周折未能如愿。无奈之下,他在老伴和子女们的支持下,将全部积蓄用于研究成果的出版,包括三本书的出版和一张CD的录制。晚年关庆顺前后花了二十万元换来的是八百套《晋中秧歌音乐分析与创作》。这套书共三册,16 开软精装,共 820 页,这确实算得上一部巨著。从写作到出版,是一个了不起的工程,但这是一个老人靠自己的力量完成的。因为这是一个小众话题,市场不大,所以八百套书几乎都码放在关庆顺家里。 I1/AIRSYcoGQartN81EHLHySCFjUPEzCergsJdSrsthBR73kJTIY7MXkYSPKkyi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