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各地区的莲花落

全国各地的莲花落要说最为出名的,应当是北京莲花落和冀东莲花落。在清代,莲花落流行于全国各地,种类是非常多的,有湖南莲花闹、湖北莲花落、绍兴莲花落、江西打莲花、闽东莲花落、广东五句落板和唱落花以及山西的晋中莲花落。

一、北京莲花落

在清代北京,就有乞丐以打竹板诵说的形式表演莲花落,被称为“大口莲花落”,只因有说无唱,慢慢地与其他莲花落形式有了区别性的发展,演变形成数来宝。所以莲花落和数来宝最大的区别就是在表演过程中是否有演唱的部分——莲花落是不单单只有数板和诵说的。八旗子弟“清门”与专业艺人“浑门”的演唱被称为“小口莲花落”。但这种说法在其他地区的老艺人口中也有不同的解释,或并非单指北京莲花落的分类。大约在嘉道时期,“什不闲”技艺被吸纳入莲花落的表演之中,形成了“十不闲莲花落”。所谓十不闲,是指有十件乐器可一齐击打,这十件乐器是:单皮、门锣(两件)、霸王鞭、插锣、掸子(两件)、蝇尘、乍板节子(附玉子)、门镲。有的十不闲专有一个安置打击乐器的架子,上边有铙、鼓、钲、锣等等,操作人手里拿着小锤打节,有的腿上还绑着竹板,一边打板一边进行演唱,十分忙碌。乾隆年间的《帝京岁时纪胜》中上元条记载北京元宵节的百戏表演有“打十不闲”。在乾隆以后,十不闲受到八旗子弟的喜爱,逐步和“小口莲花落”相融合,出现了职业艺人。他们依然是使用十不闲的架子,唱莲花落的曲调,演出形式有单曲和彩唱。单曲为一人表演,彩唱有彩扮的一旦角和一丑角。光绪年间的《燕京岁时记》记载:“什不闲有旦有丑而无生,所唱歌词别有腔调,低徊婉转,冶荡不堪,咸同以前颇重之,近亦如广陵散矣。”

天津杨柳青年画《十不闲》。画作为婴戏题材,画中一个孩童玩耍十不闲,架子上有大镲和小镲,有鼓有锣,十分有趣

光绪年间,十不闲莲花落民间艺人抓髻赵曾进紫禁城、颐和园等地为慈禧太后演出,深得赏识。因为他在演出的时候梳两个抓髻,所以便得到“抓髻赵”这样的绰号。抓髻赵原名赵奎顺,满族正红旗人。因慈禧太后喜爱听莲花落,抓髻赵就到宫内升平署当了差,教授宫内太监学唱莲花落。他主要饰旦角,即俗称的“包头的”或“粉头”,男扮女装,身穿旗袍,面敷脂粉、胭脂。“他嗓音嘹亮,称得起是扮相好,玩意精。”他保持了民间清新刚健的格调,又因增加角色成分,丑旦两角依情节跳进跳出,一身数任,又捧又逗,十分风趣活泼。相传慈禧曾赐其唱段为“太平歌词”。以后,太平歌词又从十不闲莲花落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徒歌形式。

清末,北京莲花落名艺人抓髻赵(左二)在表演彩扮莲花落

太平歌词由来的另一种说法是源于朱绍文的“穷不怕”。朱绍文手持两个竹片为慈禧表演莲花落唱段,慈禧觉得好听,赐竹片名曰“御子”,又称“玉子”,赐这种莲花落的唱段名曰“太平歌词”。前后两种说法笔者也请教了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平歌词传承人、天津相声名家佟守本先生,他认为两种说法都有可能。

抓髻赵所学没有文本,当时都是口传心授。虽然他唱了多年,也教过不少人,但都是口口相传。《摔镜架》等就是他的代表作品。《升平署志略》下册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里记载:“玩艺供奉,第二名奎顺,食银四两。”据此,报界闻人凌霄汉阁主尊称抓髻赵为“赵老供奉”——与京剧界王瑶卿的“王老供奉”相媲美。民国以后,抓髻赵依然各处走票,出入王府宅门堂会,但从不摆摊卖艺。1939 年,抓髻赵被邀请赴电台演唱,这可看作是当时对莲花落艺术的宣传与提倡。

孙宝才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表演北京莲花落

二、冀东莲花落

使用冀东方言演唱的莲花落被称为冀东莲花落。它与秧歌关系密切,后在单人表演的基础上吸收秧歌的形式变为双人表演,叫作“彩扮莲花落”。冀东莲花落没有“大口”与“小口”之分。

笔者在 2006 年改编师父——莲花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曹强先生的一个作品《窦仙姑》时,使用了相声当中“腿子活”的双人表演形式。改编非常成功,作品在太原、天津、重庆演出并得到好评。当时笔者曾请教曹强先生,是否可以将双人的形式定名为“对口莲花落”,曹先生建议叫作“彩扮莲花落”。

冀东莲花落艺人在清光绪年间多在天津卖艺,只因从业人员在当地很受歧视,后逐步进入东北辽宁一带。在冀东莲花落进入东北之后,由彩扮莲花落分出了“对口莲花落”,形成了走唱类的曲艺形式,逐渐地发展成今天大家非常熟悉的东北二人转。由此可见,曹强先生的建议是合理的。

田家宾与张文杰在首届“曹强杯”太原市莲花落大赛中表演改编后的《窦仙姑》

冀东莲花落在一路寻求生计的过程中,并没有停止发展创新的脚步,由冀东莲花落的“拆出”,产生了介于戏曲和曲艺之间的拆唱莲花落,并在成兆才等的改革发展下形成了“平腔梆子戏”,即现在我们熟知的评剧。这一发展直接把曲艺“拆”成一戏曲剧种,这个变化是一个质的改变。

三、其他地区的莲花落

湖南莲花闹流行于湖南省各地。演唱时为有节奏吟诵的,被称为“喊口”;相对应,有一种旋律性很强的,被称为“唱口”;还有一种被称为“老莲花闹”,其演唱慷慨激昂,形式有单口和对口,还有一人演唱众人帮腔的形式。

一般莲花落的表演伴奏以竹板为主,有“玉子”“四片瓦”“莲花板”等不同的竹板。据老艺人说,一些莲花落用的竹板都是与普通快板有所区别但区别不大的“莲花板”。莲花板比竹板小,也是大板有两块、小板有五块,称之为“节子”。节子也有是六块板的。莲花板的节子除了小外,手握的那块板的上方一般都高出其余竹片,并且上面刻有图案——有的刻莲花,有的刻寿桃,还有刻其他吉祥图案的。

莲花落竹板分大板与小板,俗称七件子。大板为两片大的竹板;小板又称为节子,为五片小的竹板

湖北莲花落又称为莲花闹、落子,流行于江汉平原,是由街头即兴演唱发展而来的。早期莲花落艺人一般多是沿街乞讨表演,之后也有了参与婚丧嫁娶的“赶酒”,参加灯会、庙会的“赶会”等,亦分单人表演和双人表演。

绍兴莲花落演唱者在明末清初时期多是化装成乞丐来表演,沿街演唱,劝人向善。表演者拿着串有铜钱的竹板敲打臂、肚、胸、腿而为节奏,唱腔流畅,婉转动听,既叙述又抒情,生动风趣且通俗易懂,莲花落成了人们农闲时的一种娱乐活动。

当莲花落变得叙事性强后,就成为田间地头喜闻乐见的形式了。这在南方和北方是惊人的一致。单人或双人,竹板打击伴奏,讲述兼有唱诵,素妆或彩扮,说唱音韵有腔有调,表演有板有眼,虚实词相映生辉——莲花落成为最受百姓欢迎的曲艺形式。

有人认为,莲花落是很多曲艺形式的祖先,虽然这话有些夸张,但莲花落确实和许多曲艺形式存在着传承关系。在清代,莲花落的流传最为广泛,这也是它寻求生存发展的必然之路。

莲花板,大板与小板均比竹板小。小板有的是五片板,有的是六片板。最后一块板一般都高出其余板,并且刻有图案:有的刻莲花,有的刻寿桃,还有的刻吉祥图案等 bQ2ezTfSNWop1av5GluSKhM/AH4o4g9bW39x73EGOGdZL5SVxoTS+jA/vzum7Rt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