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起源说法

一、清道光年间河南灾民流入说

莲花落传入山西最多见的说法就是,在清道光年间,由于河南发水灾,难民逃往山西中部时带来了一种行乞时的演唱形式。据山西文艺史料记载:“道光年间,河南闹水灾,逃到文水、交城一带一批难民,他们把形成曲艺形式的莲花落带入文水。”这种莲花落后被称为晋中莲花落,或晋中落子。民间很多老观众称呼其表演者为“闹莲花落的”。一个“闹”字,体现出这种形式已是职业化的存在了。

有一位文水的老艺人名叫李连根,1949年前他逃荒至太原的晋源,把晋中莲花落带到太原一带。1962 年,太原市曲艺联合会的相声演员曹强经多方打听,寻访到李连根,可谓是“五顾茅庐”,终于整理出众多晋中莲花落的传统段子。1963年,曹强改编的段子《孩子多了累坏娘》首次在太原和平剧场与观众见面,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紧接着他又将山东快书《大方人》、快板《糊涂大嫂》改编成晋中莲花落,又创作了《三进太原》,逐渐派生出现在的太原莲花落。

二、明代起源说

《晋中地区民间艺术概述》一书中,有大篇幅专门记载晋中莲花落的起源与艺术特色。开篇即说:“晋中莲花落,是流传在晋中地区和交城、文水、汾阳、孝义一带很受群众欢迎的一种民间曲艺。”但有关起源时间的说法却是:“晋中莲花落起源于明代,流传盛行于清末和民国元年。”这一记载将起源时间与盛行时间说得非常具体,甚至具体到了年份——民国元年。书中还记载:“据一些民间艺人的记忆,到1921年前后才形成了晋中莲花落的风格,并先流传于榆次、太谷、祁县、太原郊区一带。莲花落一直在民间,特别在农村盛兴,直到解放后才获得了新生……”根据这个说法,晋中莲花落是在民间逐步完善成型的,1921 年之前还是较为原生态,1949年后又有了创新发展。

明代起源,清代盛行,这一说法也不无依据。莲花落最早多为即兴的文字游戏或写景抒情的小段,都不是叙事的莲花落。明代叙事的莲花落,目前所见的只有万历年间无名氏的《鸣凤记》第二十三回《拜谒忠灵》中乞丐所唱的一段。明代以后,叙事的内容就多了起来,这得益于章回体小说的兴盛。明代徐霖《绣襦记》中有郑元和与众乞丐合唱莲花落的描写,在其唱词中,虚词做唱词的后缀,是为了唱腔婉转,韵味得当。这一方法全国各地莲花落均有使用。

《晋中地区民间艺术概述》是由尚华整理、晋中地区艺术馆编的一部介绍晋中地区文艺概况的书

《鸣凤记》,明万历年无名氏著,其第二十三回《拜谒忠灵》中写有一段乞丐演唱的叙事莲花落

“到 1921 年前后才形成了晋中莲花落的风格”。1921 年为民国十年,民国时期的曲艺从表演场地、艺人做艺、时代发展、管理机制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清代的曲艺表演多为“明地”表演,就是露天表演,名角会被邀请进书茶馆演出。民国时期,虽然多了很多游艺场所、杂耍场、影院等加演各类曲艺,甚至出现了专门的相声茶馆,但明地仍然存在,还开发出很多新的明地,例如茶摊。晋中莲花落名艺人恩科则(此为艺名,本名吕著),十二岁拜师学艺,十五岁便自立书茶摊说唱连本大书的莲花落。民国时期,生活的疾苦导致艺人急迫地想在社会上立足,他们迅速地吸收社会上的各种新鲜事物,以此使古老曲种现出新的面貌。

民国时期曲艺的兴盛也表现在流派纷争上。任何一个曲种的任一流派,均有其特别的思想倾向、审美主张、创作方法、表现风格和文化传承。这是艺术上升时期艺术竞争自由、艺术个性彰显以及观众热爱的产物,是社会风气活跃、文化选择空间扩大的必然产物。

三、河北渔鼓书演变说

渔鼓书,又称渔鼓,也称道情,源于唐代道士在道观内所唱的“经韵”,后吸收民间众多词调、曲牌,逐步演变为在民间布道时所唱的“道歌”。道情与各地方言及民间音乐相结合后,形成了同源异流的多种道情形式。

晋中莲花落由河北渔鼓书演变而来的说法,最早记载于 1962 年 9 月交城人民文化馆编印的《晋中莲花落选》一书。其前言记载:“‘莲花落’是晋中人民群众最喜欢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据老艺人说,在一百多年前,河北的‘渔鼓书’流入晋中,风行一时。当时被清徐县西青堆村郭桂林先生看中了这一艺术,就拜师学艺,后来郭先生就在鼓书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了改革。”

中国的佛道,在历史上一些特殊时期确有相争,但佛道互融也是事实。莲花落源于佛教,但在历史的长河中道教使用它去布道也当在情理之中。河北的渔鼓书主要流行于石家庄和邢台地区,元氏、赞皇、高邑、赵县、栾城、宁晋、藁城、柏乡一带也曾一度盛行。河北渔鼓的表演形式有单人、双人及群唱三种形式。单人演唱时,如坐唱则左手击简板,渔鼓或挎于腰际,或夹于腋下,右手击打;如走唱则将渔鼓挎于腰际。双人演唱时,两人分别击简板和渔鼓,或合唱或对口唱。群唱时可分击简板、渔鼓,也可一部分人侧重伴奏,一部分人注重演唱做表。除个别加三弦伴奏外,一般只用渔鼓、简板伴奏,属干板徒歌。这种曲艺形式在太行山麓、冀中平原流传着,很快就传入山西中部地区。“郭先生就在鼓书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了改革。他根据晋中人民的方言土语创造了这一新的曲艺形式——‘莲花落’。他在伴奏方面创造性地运用了简便的小竹板,并在唱腔方面吸收了中路梆子、祁太秧歌民间小调。”这一段文字记载郭桂林对渔鼓书的改革吸收了晋中的戏曲和音乐元素,伴奏方面加上了小竹板。

1962 年,由恩科则口述、张有洛执笔整理的《晋中莲花落选》问世

莲花落起源于隋唐交际,并在明清有了高度发展,这是业界共识。在晋中,不能说明代一定没有莲花落这种形式,但可以猜测,晋中莲花落的成型或与清代道光年间灾民从河南将莲花落传入有关;再加上吸取河北渔鼓书的艺术特色,以及对晋中本土文化元素的不断吸纳,才有了我们现在所说的真正的晋中莲花落。历史的真相往往如同翻书一般,要一页一页地去读,才会在字里行间不经意地发现它的真容。 HJvrHXPkozb1KwKU+5cJuuTEEH2YiDlac7JIWFVROQhi5UC9P8u9GksD5KEcc+Z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