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形意拳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形意拳历代大师都重伦理,修武德,一贯讲道义,讲诚信,互相友爱,宽厚待人,行善积德,危难时表现出英雄侠义气概,以民族利益为重,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受到人们的敬重,也形成了形意拳的良好风尚。形意拳技击性强,但形意拳人历代相传要涵养品德,要以诚实、仁爱、宽容、理解之心面对一切人与事,力求道德的完善,培养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习惯,绝不可争勇斗狠,不可随意出手伤人。同时,练习形意拳的过程就是修身养性的过程,因此习练形意拳时间长的人基本都身心平衡,性情和善,为人处世和谐礼让。

形意拳源自心意拳,产生于清代的山西省太谷县,是在传统的尚武民风和社会安全需要、经济发展状况、优秀传统文化等众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形意拳因实战性强、论著丰富、名家辈出、民众喜爱和活动普及,在中华武林中迅速崛起。在形意拳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和研究形意拳,使它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FrCvoCrMXVR1coABxzsd40os54l3IH6bGsXeCJOHqiFKstkR1ygMf8qa7m4+Vqk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