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文水岳村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一、地理环境

文水县,位于太原盆地西缘,吕梁山脉东麓,东靠汾河,与祁县、平遥相望,西依吕梁山,北与交城、清徐相邻,南与汾阳接壤。面积 10687 平方公里,现辖 7镇 5 乡,人口 39.66 万。春秋属晋,称平陵县,战国为大陵。西汉设大陵县,别置平陶县。北魏废大陵县置受阳县,平陶县徙往今平遥。隋开皇十年(590)改受阳为文水县。唐天授元年(690)因文水是武则天故里,改名武兴县,神龙元年(705)因境内有文峪河水故得名,改称文水县。1958年并入汾阳县,1959 年复置县。1971 年 5 月,吕梁地区革命委员会(现为吕梁市)成立,文水县属之至今。文水县地处黄河中游,物产丰富,具有发展农业生产、铸造农业文明的优越自然地理环境。山川兼备,境内有大陵山(也叫子夏山,相传孔子的弟子子夏在此讲学)和大西沟岭等山脉,属吕梁山脉,文峪河、磁窑河、汾河三条河流由北向南纵贯全境。气候以大陵山为界,西部属温带湿润区,东部平原四季分明,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区。人民历来是“男重耕读,女勤纺织,俗尚节俭,商多远出”。早在夏代奴隶社会时期,文水的耕作业上升为主导地位,从出土的彩陶和灰陶可鉴,这里布满了“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的遗迹。岳村位于古官道旁,距县城约 0.5公里。文水鈲子就生发于这样的环境中。聪慧而质朴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和创造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独特文化艺术。

从文水县上贤、西峪口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石斧、石削等物可证,文水县的文化事业历史悠久,甚至可以追溯至远古时期。在岁月长河里,这座古老的县城之名由先秦时的大陵、西汉时的大陵县、北魏时的受阳县、女皇称帝时的武兴县、唐朝时的文水县到宋、元、明、清、民国直至今日的文水县,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同时,也留下了不少的文物名胜、古迹碑牌等文化胜迹,比较著名的有则天圣母庙、刘胡兰纪念馆等。

二、人文环境

俗话讲:“风行自上,俗成于下。”“风俗民情”即是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民众所共同认可和遵守的行为方式。其中“风”通常指因自然地理环境上的区别所造成的人在行为习惯上的差异,而“俗”更多的是指不同地区社会文化方面的差异而引起的行为规则的不同。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地区的民情观念、节日习俗及人生礼俗等都是当地自然条件及文化传统的间接反映,体现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由于长期从事农业活动,文水人形成了恋家、不喜远行的乡土观,当地至今流传着“三日不见自家烟囱,食不香甜寝不安”的民谣。同大部分北方地区一样,文水重要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立春、填仓、龙抬头、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腊八节、祭灶神等。元宵节前后,城乡皆张灯结彩、放花炮、闹红火,用炭火垒砌“塔塔火”。

文水民俗的独特之处是在农耕文化的影响下,在山西自然环境的局限下,当地百姓世世代代都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中生活,为了生存,不得不求助神灵的护佑,希望神灵能帮助自己实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愿望。于是在遇到灾旱之年,民众便会自发地组织起来向想象中的神灵祈求降雨,拯救生灵。在文水,百姓求雨的对象是一位龙女转世的民间神祇——麻衣仙姑。当地人将这一求雨活动称为“接姑姑”。接姑姑的祈雨活动最早在桑村开展,后发展到北关、堡子村、南关、私平、岳村、莫村、韩村、麻家寨、杨家寨、武家寨、乐村、桥头、东更祠、西夏祠、北夏祠、拳义镇、马村十八个村社,后来又增加了东街、西街、南街、北街、土堂、里洪六个村社,当接麻衣仙姑祈雨活动发展成为文水县内二十四村都参加的祀神活动后,各村又衍生出独具特色的红火。在我国传统的祈雨过程中,锣鼓乐是不可缺失的,于是在“接姑姑”活动中便出现了如“桥头鼓、马西镜、文水鈲子”等多种锣鼓乐。究其原因大致是鼓与雷的关联较多。在《山海经》中有多处记载,如《山海经·大荒东经》载:“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鈲子老艺人闫海树参加表演活动

社火表演

三、艺术形式

“文水鈲子桥头鼓,要看红火接麻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文水人依靠自己的智慧发展创造出多种民间艺术形式,内容多与祈雨祭祀、十八村接“麻衣仙姑”等有关。形式丰富多变,曲艺种类有文水莲花落、文水三弦书、跌杂则、顺口溜等;民间音乐有富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打击乐、吹奏乐、民歌;舞蹈类有民间舞蹈和跑豹子等。在众多的艺术品种中,锣鼓打击乐尤为丰富多彩,多与农耕文化祈雨民俗联系在一起,村村自成一派,如文水鈲子、马西铙、社鼓、桥头大鼓、闫家社福胜锣鼓等。

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社会环境孕育了独特的文化,也为文化的生存发展提供了适宜的空间条件。文水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造就了尚德崇礼、重孝崇善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加上地处黄土高原,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状态,特定的地理环境为文水鈲子这种古老民间艺术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xVmbddxFMD6Pi7dQtrEHO3bjs5lvOOyQLtrZsjA4MEKdQXUAj0cKruukxkLXU1V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