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章
不得不说鸿门宴

当项羽经过十个月苦战,挟持着击破秦军主力的余威,来到了函谷关下时,分别以项羽和刘邦为领袖的两支抗秦军队,终于在咸阳郊外相遇。

这时候,刘邦已经抢先进入了咸阳,继位不久的秦王子婴,自知无力抵抗向刘邦请降,盛极一时的秦王朝至此而亡。随即,刘邦传令下来,封闭关口,不论是谁一律不准进入。

“有谁敢挡者,杀无赦!”项羽得到消息后,横槊下令攻关,顷刻之间,三军应声而出,关门在重木冲击下被撞开,楚军如潮水般涌入函谷关,守军望风溃逃。项羽军一路冲杀,次日下午便来到戏下鸿门(陕西临潼东北)。

更让项羽愤怒的是,傍晚刘邦左司马曹无伤密使求见,说刘邦到咸阳后,打算自立为王,让投降的秦王子婴为相,秦宫府库中的珍宝,一律据为己有。

项羽认为,当初刘邦起事迭遭失败,连部属雍齿都背叛了他,是叔父项梁给了四千人马,使他在失败中走向成功,刘邦现在的行为,是公开与我为敌,纯属忘恩负义,就是自己称霸路上的大敌!在谋士范增的建议下,他传令众将:“明日拂晓饱饷三军,击沛公军于灞上!”

此时,项羽有兵四十万,号称一百万,驻扎在鸿门,刘邦有兵十万,号称二十万,驻扎在灞上。两支反秦盟军,一场血战,就将在眼前展开。

就在这时,因发生一意外事件而改变。

月夜楚左尹(左军司令)项伯坐卧不安,他是项羽小叔父,早年曾因杀人,藏匿在下邳张良那里,两人成了生死之交。鸿门与灞上两地相隔不远,项伯忠于友情,来到马厩牵出快马,一路直奔刘邦大营去救张良。

张良,字子房,韩国城父人。他的祖父和父亲“五世”担任韩国的丞相。年轻的张良还没来得及在政坛上展露身手,韩国已被秦国所灭。韩国灭亡后,年轻气盛的他和项羽、韩信等人一样,都是咬牙切齿的复仇者。当时家里还有僮仆三百,资产万金,他将所有的钱财都用于寻求刺客上。后来终于找到一名大力士,铸造了一把一百二十斤重铁锤,他们乘秦始皇东巡,埋伏在阳武西南博浪沙阻击,可惜误中副车,谋刺未遂。张良只身逃到下邳潜藏起来,精研十年奇书,成为有汉一代大政治谋略家。

张良知道事态严重,他竟拉着项伯来拜见刘邦。刘邦是个很现实的人,一下子惊醒过来。楚怀王熊心虽有关中王约定,但两军力量悬殊,无力同项羽抗衡,关中王人选最终并不能取决于熊心,现在除了屈服项羽之外,别无其他的选择!长袖善舞是刘邦拿手的绝技,他极力拉拢项伯,亲自为项伯设宴祝寿,让两家结为儿女亲家。他还解释说这是一场误会,答应亲自去灞上向项羽请罪。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项伯给项羽传递一个说法。

在阅读经典史书尤其是《史记》时,前后联系起来,会读出一场大戏的感觉。

项羽的剧本是,只要刘邦让出关中王位,并不想置刘邦于死地。他的头号谋士、战略家范增等人的剧本则是,刘邦一定会是争夺天下道路上的最大劲敌,必欲先除之以绝后患。历史不能假设,但可以存疑。当时,人们也不认为项、刘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项羽与杀害叔父项梁的秦将章邯都能握手言和,与同为义军兄弟的刘邦为什么不能呢?兵不血刃的进入关中,对项羽军最为有利。项伯去见张良,会不会是项羽有意让项伯去透漏风声的呢?

韩信是一个中下级武官,无法得知、也无法了解到整个事件的情况。

他虽处于大革命中心舞台的中心,得到了很好的磨砺,成长迅速,独具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但他常常苦闷于无人赏识。他思考的一些问题,提出的一些问题,一定会为形势发展所证明。不久前,韩信已被提拔为执戟郎中,官升一级,负责军营大帐护卫工作,见证了楚军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亲历了与时代一起的荡气回肠,也算是不幸之中的大幸。

锣鼓已经敲响,双方主角项羽、刘邦,配角范增、张良、项伯以及项庄、樊哙等人,一一登场,杀机四伏的“鸿门宴”,就在这样紧张的气氛中拉开了帷幕。

“传沛公刘邦进帐!”清晨,传出一声响亮而肃杀的声音,沛公刘邦战战兢兢与谋士张良通过夹道卫队,向项羽的中军大帐走来,纪信等百余随行将士被挡在外边。

只见,刘邦随张良进入了大帐,他快步走到项羽座前,低头垂目,谦恭地向项羽跪拜道:“刘三不知上将军入关,有失远迎,今日特来登门谢罪,望上将军海涵。”

项羽欠了欠身体,语气骄矜,冷笑地问道:“沛公也晓得有罪吗?”

刘邦微微一怔,很快地平静下来:“请上将军容我表明心迹。当初刘三与上将军同约攻秦,患难与共,情同手足,上将军战河北,刘三战河南,虽是分兵两路,然而上将军在钜鹿大破章邯,名震天下,刘三仰仗上将军神威,西进途中,才侥幸先行进入关中。入咸阳后,刘三考虑秦法残酷,民不聊生,不得不破除苛法,与民约法三章,此外毫无更改,目的是稳住人心,真心诚意地等待上将军前来登上关中王位。上将军未来之前,我只好派兵守关,防备盗贼。不想上将军来得如此迅速,未能及时打开关门,刘三之罪也!我与上将军的友情也不是一两天,我想,今日有幸见到上将军,坦陈真情,一定是有小人从中挑拨,离间刘三与上将军的关系,才使上将军对我产生误会。望上将军能原谅。”刘邦一边说着,一边落下泪来。

项羽听到刘邦这番申辩,与项伯所说大致相同,怒释怨无,也认为错怪了刘邦。他当即起身下座,搀住刘邦,让人摆酒上菜,设宴款待刘邦一行。

以刘邦能力,忽悠一个小年青项羽不在话下,但坐在身旁的范增却不是好对付的角儿。范增虽年过七十,为了抗秦,他先投项梁,后依转项羽,在许多重大战略行动上,表现出卓越的才识,被项羽尊称为“亚父”。

范增十分清楚刘邦的为人。以前在沛地时,刘邦嗜酒好色,贪馋张狂,现在,他乘虚入关进咸阳,却变得道貌岸然起来,秦宫的美女一概不要,封存府库,严格军纪,并派军封锁了函谷关,可见关中王位,并不是他的非分之想,他更要攫取的是普天之下。刘邦是个演戏高手,项羽日后绝对玩不过他,十年苦战也未必能够弥补!

宴席间,范增数举所佩玉玦,暗谕项羽速下决断,杀死刘邦,项羽全然不予理睬。

这可急坏了范增!他不在乎项羽真实的想法是什么,他竭尽全力辅佐项羽,只是为了故人项梁的那份情谊。他不得不使出最狠,也是最无奈的一招,派项羽的堂弟项庄直接进入大帐,让项庄舞剑助兴,趁机杀掉刘邦。

刘邦见项庄舞剑,剑锋直指自己,知道项庄是冲着他来的。张良也看出了其中道道,他能文却不能武,只好用眼神求助项伯。

项伯会意便离席,拔剑同项庄对舞起来,甚至有时用身体拦阻。万万没有想到,一场范增策划的击杀行动,就这样被刘邦“亲家”项伯搅黄了。这也就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成语故事的由来。

不久,刘邦借口如厕,叫上驾车的夏侯婴等人偷偷地溜出了楚军大营。

“粗人!”韩信目睹了这一切后,心情十分复杂。刘邦、项羽及范增斗智斗勇的过程,他们各怀鬼胎,各有图谋,强悍的一方竟没有达到目的,弱势的一方反而获胜,根本的原因是刘邦利用项羽政治上的不开窍,一番表演,骗取了项羽的信任,不经意翻转了历史。

此刻,韩信对登上鸿门大舞台的各路英雄有了初步了解,对项羽、刘邦二人也有了新的认识。

项羽虽有敢作敢为的大气量,不在乎世俗评价,刚毅豪迈,英勇无敌,对任何事,只要下定决心,必报极强的信念,克服困难,敢战必胜。但他过于偏激,目光短视,缺乏谋略和视野,缺少忍耐之心。在章邯率部归降,他不是对秦卒善加督导,反而怕其暴动,坑杀二十万之众。刘邦西进咸阳的胜利,在项羽眼中,不过是投机者的胜利。鸿门有四十万大军,力压刘邦十万之众的重大关头,他见刘邦卑曲称臣,却天真烂漫,优柔寡断,放弃一个杀掉刘邦的绝好机会。这和当年宋襄公大讲仁义又有什么区别?妇人之仁,愚蠢之至!现在,他虽不可一世,但他没有政治眼光,不能识人用人,一味刚愎自用,这样下去终究要被人战胜的啊!让人吃惊的是刘邦,有胆识,有谋略,刚柔相济,能屈能伸。特别是遇事冷静,不避虎穴,有过人的包容力和忍耐力,化危机为转机,杯盏交错之际,全身而退。其原因,主要在于他的性格因素,而项羽也在于此。

韩信清楚“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的古训,他此时已经有离开项羽的意思了。 9PcWIFYFQogmAOhLzJ++7gkGdc7dBmeLCL28iSmbj4TvP0/J5F7KwpBqcRjWh55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