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章
粮草官难以满足

人生最大的运气,是能遇到自己的贵人。那天韩信如果不是一声大吼,不是遇到太仆夏侯婴,恐怕人头早已落地。韩信是幸运的,在人生路上终于躲过生死一劫。

古人常说,世上先有相马的伯乐,而后才能有千里马,如果没有伯乐,即使有再多的千里马,也不会被人发现。这话不错,韩信的命运正和千里马一样。

救下韩信后,夏侯婴决定再做点什么。于是亲自找到汉王刘邦,向刘邦推荐韩信。刘邦对夏侯婴是非常信任的,他在刘邦身边比其他人的话更有分量。

夏侯婴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在年青时就能慧眼识人。他早年在沛县衙门养马驾车,和当时担任沛县泗水亭长的刘邦十分要好。每当他驾车办完公事返回时,就会找刘邦聊天,一聊就聊到太阳落山,然后独自赶车回县衙交差。

能在刘邦发迹前发现刘邦过人才华的,也不多见,就连刘邦的父亲,都始终认为,刘邦终不成大器。据现存的史料,在刘邦发迹前发现刘邦的,应当只有萧何、夏侯婴、吕公和张良等屈指可数的几个人。有一次刘邦开玩笑伤及夏侯婴,按秦律要受到处罚,夏侯婴帮刘邦掩饰过去。后来有人告发,加重治罪,夏侯婴挨了几百板子,关押了一年多,才了结这桩官司。

巴蜀乐舞

刘邦起兵后,夏侯婴和萧何等人首先加入义军队伍。由于冲锋在前,作战勇猛,常常在危急关头,不惜一命保护刘邦,他被赐为滕公。项羽灭秦后,封刘邦为汉王,刘邦赐夏侯婴为昭平侯。现在跟随来到汉中,又赐他太仆之职,负责刘邦的驾车和保卫工作——

其实,夏侯婴的推荐,刘邦并不认为韩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也没有把韩信当一回事,只是想给夏侯婴面子,便任命韩信为经济部门的官吏——治粟都尉,自然比起不伦不类的连敖要高出了许多。

秦汉时期的“治粟”,不仅管理粮食,还包括市场、货币、土地、运输。治粟都尉,又称搜粟都尉,主要管理军粮生产和运输,相当于汉军的后勤部长,属部别将军一类。

人们以为韩信得了治粟都尉,一定会欢欣鼓舞,感激涕零。事实上,他除了对夏侯婴感谢救命之恩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打仗是他的擅长,对粮草官从来不是什么选项。

而对刘邦来说,任用韩信是违反当时军功爵位升迁制的,让一个没有战功的人做治粟都尉已经是极限了。从刘邦的连襟、大闹鸿门宴的樊哙来看,他在跟随刘邦进入关中时,职位也就是个郎中,和韩信在项羽军中的职位是一样的,直到樊哙随刘邦平定关中后,樊哙才从郎中升迁为郎中将。

一些跟随刘邦进入汉中的老朋友,他们都是刘邦军事集团的核心和中坚,未来汉帝国的功臣宿将,职位也是如此。灌婴和樊哙一样为郎中,曹参、周勃、卢绾、郦商为将军,夏侯婴为太仆,傅宽为右骑将,靳歙为骑都尉。

巫山高,高以大,淮水深,难以逝。我欲东归,害梁不为我集?

无高曳,水河梁?汤汤回回,临水远望,泣下沾衣。远道之人心思归,谓之何!

在短暂的平静之后,韩信不会为一个治粟都尉而心满意足。他常常在想,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在哪里?人生如朝露,难道就这样碌碌无为地一天一天混下去?情之所至,他吟唱着歌谣,不觉流下泪水。

关键时候,关键人物出现了。

因为治粟都尉的工作关系,却让韩信与萧何有了面对面接触的机会。韩信不曾想到,自己这一生的荣辱成败,从此都会与萧何有着莫大的关系,也就是后人常说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萧何来到汉中已任丞相,是“赤色王国”的管理者,是刘邦最得力的助手,威望很高,他是除了刘邦之外的数一数二人物。他还与夏侯婴一样,都是刘邦未发迹时的好朋友。不过,萧何则是一个当官的。

在秦朝时,他为沛县主吏掾,相当于现在县里主管组织工作的领导。廉政勤政,每年秦地方官吏考核政绩,都名列第一。

刘邦为亭长,他又时时给予帮助。刘邦起兵后,萧何拥立刘邦为沛公,招子弟三千,组织义军,专门督促办理军中各项事务。刘邦进咸阳,诸将都欲抢夺金帛财物,萧何却将秦丞相、御史府中的律令图书全部收藏起来,使刘邦得知天下关塞,驻兵强弱,郡县户口,民众疾苦。

他还以天下苍生为已任,始终不渝地忠于刘邦的事业,至于出谋定计,指挥作战,杀伐攻取,则不是他的强项。他曾反复思考,大家跟随刘邦来南郑,只是为了暂时找个栖身之处,然后终究要打回去。最让萧何着急的是,刘邦帐下曹参、樊哙、周勃等数十将,虽起兵三年,历经大小数十战,也使汉军规模成为仅次于楚军最大的部队,但他们都不是出类拔萃的统帅人物,难以独当一面。莫说西楚霸王项羽,就是秦降将章邯也打败不了。

萧何突然想起,张良鸿门归来时,曾说过项羽那边有个胯下小子的奇人奇事,莫非就是这个被砍头的韩信?

后来的交往中,萧何与韩信谈了很多,他从韩信的口中了解了韩信的身世,知道了韩信为霸王多呈良策,不为所用,以及从汉中打还关中的作战构想,这些都是有远见卓识的。数日来,压在心头的一块石头倏然落地。

在萧何看来,有些谈吐虽不甚恭谦,但令人震撼。韩信和诸将还有一个最大不同之处,曾作为项羽的重要侍己官,对项羽、章邯和天下大势非常了解,他正是汉王所要寻找的统帅人才,也是唯一能帮助汉王登上庙堂之上的人。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韩信来归应该是天意!

韩信的陈述,不!应该叫游说。平日十分稳重的萧何后来竟拍起胸脯,请韩信多加保重,他一定会在汉王面前全力保举韩信做大将,让韩信耐心等着好消息。 kWu3Hf///LL39DiXA/UPrquKwKXUHfqMKyvTsxinMRiUFu62dB/cn/I5D0KGnuh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