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回
楚楚歌声诗人娱老 盈盈舞态仙子无愁

锦瑟年华感逝波,

人间亦自有天河。

可怜憔悴黄花影,

一曲秋香子夜歌。

带一分憨便有情,

依人小鸟可怜生。

何期转作三秋扇,

也向西风诉不平。

不必张徽告素琴,

何须铸错怨黄金。

只愁五尺红丝弱,

难系王郎铁石心。

画里真真似旧不,

芙蓉出水若含羞。

应教解得相思味,

别是人间一段愁。

这四首七绝是小子春窗无事,花影扶栏之际,偶然有所感触,信笔写来的几句诗。这种诗,一时游戏,原说不上好坏二字。但是这一非咏古,二非书怀,却说的是电影界中,一件小小风流公案,倒也新鲜别致,人所未道。本来道途传说,眼前并无此人,但人间故事,只要说得有味,不妨妄言妄听,聊以解嘲,又何必问其有无呢?古来许多风流佳话,都是社会上捏造的。到后来偏有人找出一件似是而非的事去印证,倒像真有其事一般。就惹了一班书呆子,陪了不少眼泪,添了不小欢喜,其实还不是凭空楼阁,大家自造一种幻象来种魇吗!小子这四首七绝,正也不外乎这个例子。至于我之所以特地写出来,就以为这事有些趣味,将来有人把这事去摄制出片子来,也是一件银幕佳话。小子一遍唠叨,与有荣焉了。

这话从何说起,其事不远,传说就发生在近代北京,是民国某年间,四海升平,八方无事。住在北京城里,有一位诗人李旭东先生,读书之余,无可消遣,常常自己编了一些词曲,谱入丝管,自歌自唱,倒也有趣。因为它的体裁,套自西厢一类的文字,只重白描,不重辞藻,却也雅俗共赏。他年近五旬,没有儿子,只有一个最小偏怜的女儿。她名字叫李月英,在那个时候,已经是十四岁。因为她自小聪明,年纪虽小,已经在女子中学二年级了,所以她父亲编的词曲,她全能领会,而且她受了父亲的遗传性,最爱音乐,常拿着父亲调弄的琵琶笛鼓,仿效起来,居然能合节奏。尤其是她生了一副娇滴滴的好嗓子,把她父亲编的词曲一唱起来,悠扬婉转,十分动听。李旭东先生是年将半百的人了,摸着胡子唱那风花雪月的妙歌,究竟有些不大合适。现在月英唱得很好,正可替他代劳。因此他编了新曲子,自己将曲谱订正,就传授给月英唱,自己只拿着琵琶弹起来,与歌声相和。

这一天,李旭东编了一支《玉梨香》的曲子,坐在绿槐荫下,教月英来唱。旭东抱着琵琶,坐在一把青藤椅上。月英却坐在阶沿下一块白玉石上,手上拿了一朵玫瑰花,只管送到鼻尖上去嗅那香味。这个时候,太阳正当中天,那槐树上的新叶子,被热烈的阳光晒着,更显着清淡,由槐树里穿过来的南风,摆动着院子里的盆景。有几盆未全谢的紫丁香,被风吹着,向绿荫里散着余香,让人闻着,精神为之一爽。李旭东迎着风将琵琶调了一调弦子,觉得音调很是和谐,便道:“月英,你现在应该全会唱了,我不教你,你一个人唱着试试看。”月英将左手执着玫瑰花,右手把花瓣扯下来,将指头弹着,把它弹去。弹了一瓣,又弹一瓣,一朵玫瑰花,都让她弹完了,直让父亲问她,她才把手上的花枝儿扔去,笑道:“人家不愿意唱,老是要人家唱。”说毕,将身子一扭。李旭东道:“你唱吧,你若唱得一点儿不错,今天晚上,我带你到真光去看电影。”月英听了这话,将身子一跳,三步两步走了过来,伏在她父亲的背上,两只脚接二连三地跳着,笑道:“好极了,今天晚上,真光是李丽、吉舒姊妹俩的《乱世双姝》!听到这个消息,我早想去看,您这一说,正猜着我的心事了。”说毕,将头自李旭东的左肩上伸了过来,笑着问道:“真的吗?可不能冤我。”说时,又用手去抚摸她父亲的头发。李旭东笑道:“你别淘气,我自然会带你去。”月英听说,便在屋子里,找了一张小圆凳子,放在父亲面前,自己坐在上面,两只膝盖挺起,两只胳膊撑了膝盖。上面比齐两掌,伸开托着下颏,掩着苹果般的两颊,笑道:“爸爸,你瞧这像哪个电影明星,像不像爱丽丝?”李旭东道:“你还是这样淘气,我不带你去看电影了。”月英听了,连忙放下手来,便笑着唱道:“圆圆的月亮,照着东墙。”李旭东道:“慢来慢来,我还没有弹起来哩。”他又调了调弦子,于是父亲弹着,女儿就唱起来。那曲子是:

圆圆的月亮,照着东墙。柔软的南风,吹起玉梨香。记得去年今日,度蜜月光阴快乐的我俩。我俩,我俩手挽手儿,靠在栏杆上。他说我是梨花,我说他是月亮。这般的花香,都为月光照在花身上。

清凉的月亮,过了回廊。角门外的夜风,吹散梨香。不道今年今夜,只有一个影儿横在纱窗。纱窗,纱窗,隔着梦儿,空把他来想。开窗望着梨花,梨花不见我俩。怎能像那月儿,照着侬家也照着战场上。

一支曲子唱完,只听见当着院子门的屏风后,一阵鼓掌之声,接着转出一个人,笑道:“唱得好!唱得好!李先生编的曲词和李先生弹的琵琶,已经是好的了,加上密斯李体贴曲词,唱得这样清凉婉转,实在好听。”一看那人是群英学校的教务长陶素行先生,他也就是李月英的老师。因为她正在这个学校里读书呢!李旭东放下琵琶,站起来笑道:“日子很长,闷着无事,我又懒得出去,所以把我新编的曲子练熟,爷儿俩自弹自唱起来。”陶素行笑道:“我向来只知道密斯李舞蹈得极好,我还不知道她有这样的技能,唱得这么好的歌曲。敝校下两个星期,要举行游艺会。李先生能不能给令爱编一出舞蹈的曲子,加入游艺会。有了李先生编的脚本,加上密斯李的歌曲和舞蹈,这真可以说是李氏三绝,那天一定博得观众盛大的欢迎。”李旭东笑道:“当然可以,我是不要报酬,可以赶办起来,不过她是一个电影迷,有什么事找她,她就要人家请她看电影,为交换条件的。”陶素行笑道:“小事小事,随便哪一天,都可以照办。”说时,便走到月英面前,伸手抚摸着她的头笑道:“你爱看电影吗?可惜你不生在美国,若是生在美国,凭你这种天真烂漫的样子,就可以去做个明星。”月英得着先生这样的夸奖,将右手的食指,比着嘴唇,把一双亮灿灿的眼珠望着陶素行,只是傻笑。陶素行携着她的手道:“你要看电影吗?今天晚上,我就可以请你到真光去。”李旭东道:“今天晚上是我的东了。你要请,就另择吉期吧。”月英接过陶素行手上的手杖,将手杖在地下随意画着,低着头道:“陶先生既然请我,自己又要陪着去,虽然花了两张票,实在只有一张票是请我,我倒是不要人陪着去。最好是……”陶素行不等她说完,便接着笑道:“最好是我不必去,我自己的那张票省下来,转送给你,对也不对?”月英扔了手杖,两只手执着陶素行两只手,接连跳了几跳,笑道:“陶先生真的吗?多谢!多谢!”陶素行道:“我不但送你两张,我要送你五张呢。”月英道:“那更好了,别在院子里站着,请到屋子里坐吧。”李旭东对陶素行笑道:“怪不得在社会上办事,总要送礼,你看你的礼还没有送来的,只是口里这样说一句,已经就有被请到屋子去坐的资格了。”陶素行笑着和他爷儿俩一路进去。坐谈了一会儿,告辞走了。

到了晚上,月英果然随着父亲上真光去看《乱世双姝》的片子。回得家来,桌上放着一封信,下面置着陶缄二字。月英看见,一把便抢在手里。李旭东笑道:“不过几张电影票罢了,你何必做成这个样子。我见了,也不会就要你的。”月英拿着信,将手放在背后,笑道:“也许多了,您要留几张呢!倒不是要我的,你怕我有了电影票,就会天天去看,所以一定会拿起来的。”李旭东笑道:“你倒是不打自招,你既然知道这一层,我不留下你的了。”月英将信交给父亲拆开,就靠着她父亲同看那信,打开来果然是五张真光的影券,月英欢喜得了不得。李旭东因为《乱世双姝》这一张片子,要映一个星期,票子就交给月英。这六日之内,她是不会去的了。谁知到了次日,月英等不及晚场,日场她就复看去了。看过之后,回来吃晚饭,吃了饭休息一会儿,她又去看第三次。晚上十二点钟回来,李旭东才知道她去了真光剧场,因道:“月英,这张片子,你很爱吧?看了两次呢!”月英笑道:“你还不知道,我看了三次了。明晚上再去看一次,也许我就够了。”李旭东笑道:“除非研究电影的人,把看电影当上课,不然,没有把一张片子看上四五次的。”月英道:“也许我就是上课呢。将来我学会了演电影,做起大明星来,咱们就发财了。那个时候你也不要当教员,咱们就一块儿出洋去游历。第一,自然是先到美国。到了美国,我就用中国明星的名义,到好莱坞去参观。你瞧,那个时候,许多明星,都要来欢迎我了。”李旭东笑道:“还没睡觉呢,别说梦话了。”李先生虽然这样笑她,可是李小姐心里真有一个明星迷。说的话,好像是闹着玩,她心里未尝不想办到这个程度。

到了次日晚上,她因此又耗费了一张影票,去看第四次的《乱世双姝》。后来到了学校里去,同学有看过这张片子的,和她一谈起来,谁也没有她那样熟悉。她不但是口里说,而且手里还带着做。在课堂上,先生下了课,同班的学生,都不下课,笑着说道:“密斯李,密斯李,电影表演,电影表演。”月英听到人家这样说,她一定就站到讲台上去表演。有一天,她在讲台上表演赖婚片安娜和那私生子施洗礼的一段,也不知道在哪里借来一个洋娃娃,她环住左手,将孩子环抱在怀里,用一个大茶杯斟了一杯茶,放在讲台的桌子上,私私为抹了一点儿茶水在眼皮下,像流泪的样子;用右手溅了几点水,滴在洋娃娃的头上,自己昂着头,张着嘴,望着天花板,耸着肩膀,只管呜咽着。这时,用着个同学装着女店主,随便地坐在位子上说道:“你这孩子不中用了,四肢都冷了。”她听了这句话,发了狂似的,哭着用脸去乱亲那洋娃娃的脸,洋娃娃抱得是格外地紧了,又执着洋娃娃的小手,伸到嘴边,嘴是极力去呵热气。课堂上这些天真烂漫的女郎,倒认为是事实,一齐僵着后脑勺子,对讲台上望着,有几个真流出泪来,课堂上倒闹得鸦雀无声,静悄悄的。恰好这下一堂课,是国文,乃是陶素行代的课。他夹着书本子走进课堂来,见学生坐着很斯文,很是奇怪,向前一看,原来月英站在讲台上,正表演得入神,自己也站住看呆了。月英一抬头,见先生来了,将洋娃娃向桌上一扔,便跑回自己位上去。堂上的学生,这才一阵哄堂大笑。月英红了脸,搭讪着翻书,打开桌上的抽屉板,把脸藏在板后,不敢望着陶素行,总怕他为了这事,要申斥几句。不料他只说了一句顽皮,接上讲书,就把这件事揭开过去了。从此以后,月英表演电影越发是出了名,同学给她取了一个绰号,叫作电影迷。

不多的日子,群英学校里就要开游艺会了。李旭东因为受了陶素行的重托,给他们编了一出无愁仙子的舞蹈曲子。李旭东为着学生容易练习起见,逐日亲自到群英学校来导演,那戏里的无愁仙子一角,就是月英担任。过了一个星期,游艺会正式开幕。李月英学的无愁仙子,也就完全纯熟了。学校里因为她表演电影是有名的了,特意把这无愁仙子,搁在游艺正热闹之时候表演。表演的地点在大礼堂,又是游人最多的所在。这个舞蹈曲的情节,是一个无愁仙子看到人世寂寞,吩咐春风姐姐到人间去。吹嘘一阵,春风姐姐下了凡。花姐姐都来了,蝴蝶姐姐也来了,于是无愁仙子降到人间,给许多女郎,快乐舞蹈一会儿。春风姐姐忽然狂舞起来,她把花姐姐全带了去,剩了无愁仙子和两个蝴蝶姐姐,依然感到寂寞。唱了一个很悲哀的曲子,然后闭幕。月英在这舞蹈曲里面,有四五次舞蹈,还有两段独唱之歌曲,博得许多的彩声,尤其是她那婀娜的身材,穿着淡青色的古装衣,披着漆黑的一把头发,一舞起来衣裳飘动,活泼极了。月英本是一个圆圆脸儿配着一双乌珠似的眼睛,一带着笑容,便觉春风满面,她是脸上能有表情的人,比别一个舞蹈的女孩子,更加一层好处。所以那些参观游艺会的人,没有不得着十分愉快的。舞蹈完了,演台的紫幕,已垂下来,看的人,觉得正到好处,忽然停止,十分可惜,就轰天轰地地鼓掌。演台上的指导员,被催不过,又要求月英再演一段。绣幕重开,她又把最后的那一段表演一回。表演已完,大家依然是鼓掌,于是月英含笑走到演台的当中,两只手牵着长衣的裙摆,身子向下一蹲,向台下道谢。正在这时,幕垂下来了。这一来,大家都感到余味不尽,以为月英的动作,处处都含有美之意味。

自从这一次游艺会开会之后,无愁仙子的曲名,和密斯李月英的芳名,同时宣传于教育界。凡是教育界有什么游艺会,必定邀李月英去表演无愁仙子。李月英不能个个游艺会都到,于是别的学校里,也抄了这无愁仙子的歌曲去排演。可是据看过月英舞蹈的人说,别的歌曲,不能说定是谁演得最好,但是无愁仙子这一出舞蹈曲,谁也不能赛过李月英,因此知道有无愁仙子的,就无人不知道李月英了。当那太平时候,交通便利,大概南北各处穿的衣服,是以上海为转移。可是文化上的种种运动,无论是哪儿,都以北京为转移。这时北京各校的舞蹈曲初兴,外省少不得要来学样。李月英主演的那出无愁仙子,也就由北而南,大家都仿演起来。要说仿演得最快的,当然是上海了。有那知道这曲子来源的,都赞一声李月英,因此李月英三个字,也由北京传至数千里外去。而小小一段银幕佳话,就从此产生了。要知道怎样产生之法,且听下回分解。 6rvES0XTs2JQGx0X5VeK3zPV55g51eKSNhpxflyLtgzoJgh8q9Q/P20K6hcJz7X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