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打獾子

据父老传说,纨绔的八旗子弟也爱充好汉,出城打猎。他们肩上架着鹰,手里牵着狗,胁下夹着枪,短衣穿袖,系着辫子,穿着快靴。甚至骑了骏马,带上一二十名壮汉,真像那么回事。可是他们并不打虎豹,也不猎熊狼,遥望西山,就在山脚下,高粱豆子地里,放上一阵鹰犬,原来是一雉兔者往焉。自然打野雉兔子,充口腹,算不了什么好汉。他们的彩头儿,便转到獾子身上。

西山脚下产生狗獾子,如哈巴狗儿大小,它们虽不免偷吃点家禽,倒是不咬人。因为它们能力小,一般惧怕虎狼,只在山脚野地里掘洞藏着。八旗子弟一来,放出猎犬,不惜费三五天工夫,找到那么一只獾子,提起丈八长矛,一枪将它刺死。于是用钢叉叉着死獾子,呼啸回城。进城之后,自不回家,大街上小茶馆里一坐,将三五只鸡兔扔在地上,叉子上的獾子竖立在茶馆门口。人和鹰犬,围了桌子喝茶。街上来往行人看到喝一声彩:“好劲头子!”你瞧他们脸上那番得意,就像薛仁贵征东回来一般。其实獾子油不好吃,皮也不能用,只可做垫褥子,他们费那么大劲去打死它,就在人行路口里,得到那声“好劲头子”。这种猎户,见了老虎,你猜怎么着?比咱们不打猎的跑得更快。

原载1942年1月4日重庆《新民报》 6weSBZ+tm6W3318fS6Kkm5eAxou6mzjd0o2Xo+xPQSHJU2fZYjPV9Em9iuFXu1n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