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儒家说圣贤有过

中国人常这样慰勉忏悔者:“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其实,这是不求甚解的看法。圣贤又怎能说没有过失?我们所谓圣贤,可以将孔门师徒代表。孔子自己就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而群弟子记他先生,也是说“仲尼之过也,如日月之蚀焉”。至于孔子说他弟子呢,贤莫过于颜回了,孔子就说他“不迁怒,不贰过”。不贰者,第一次是有的了。孟子也称赞仲由,说他“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统观中国的儒家,是不讳言有错误的,所以有个结论:“小人之过也必文”(文掩饰也,读作问)。又说“过则勿惮改”。

现代中国的政治哲学,依然不外乎《大学》《中庸》。而学庸里面,就一再勉励人改过。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圣贤就在这一点上,警戒着自己。子路那种闻过则喜的勇气,当然是人所难有,但作人解得有个所视所指,“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掩饰,也就大可不必了。

原载1942年1月15日重庆《新民报》 DkJr43+EPK2Iw2fdeZesU8Kzc7ashSY4lNfWvfqCSKjO2LoOdRvQAqRcrs8309X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